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回復: 0

[稗官野史]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4-8-10 00:47: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桃園三結義這個事件是從《三國演義》裡流傳開來的﹐描寫了劉關張三人意氣相投﹐結拜生死的故事﹐有武俠小說的傳奇色彩。《三國演義》這部書﹐由於大部分事件與史實相符﹐所以不自覺地會把它當作真正的歷史來看﹐由於其描寫的事件特別有感染性﹐人物性格異常鮮明﹐受人喜愛和追捧是自然的。但是歷史學家們對這部書並不感冒﹐認為其只是文學作品﹐若當作史書來讀只會產生誤導的作用。
  那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桃園三結義﹖否定者基本上有以下兩個理由﹕
  1、有人考證得知﹐關羽的實際年齡比劉備還要大﹐《關侯祖墓碑記》中說﹐關羽生於漢延熹三年(160)﹐也就是說比劉備大一歲﹐而張飛的年齡要比關羽小好幾歲﹐也就是關羽最大﹐劉備第二﹐張飛最小。所以說﹐劉關張的順序是錯誤的﹐應該是關劉張﹐自然而然﹐劉備不可能是大哥﹐應該是關羽大哥。但是這個論點﹐首先一點﹐年齡的考證並不靠譜﹐這個碑文是清朝時期的﹐距離關羽的時代本身就有1000多年﹐然而真正接近關羽的時代﹐並沒有文獻予以佐證﹐所以我們並不能依靠這個碑文﹐就完全地認為關羽比劉備年齡大﹐就好比我們現在給關羽做一個碑﹐上面寫上關羽生於某某年﹐那麼幾百年後後人發現了這塊碑文﹐是不是也要把這塊碑文上關羽的年齡當作是真實的年齡呢﹖所以對於年齡問題﹐我們只能存疑﹐不能一口咬定其大小順序。
  2、《三國誌》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這裡寫的是恩若兄弟﹐並不是結拜為兄弟﹐還有「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這句話抓住的是劉將軍這個稱呼﹐關羽稱劉備為劉將軍﹐所以是對主子的尊稱﹐並未稱兄長﹔另外張飛傳中說﹕「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這裡說的是張飛稱關羽為兄長﹐而並未稱劉備為兄長。所以從這些記載中﹐認為其三人並未結拜為兄弟。從這個觀點來看﹐很多人贊同他們的關係很好﹐但是結拜不存在。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觀點還都只是臆測﹐第一句劉備和關張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我們可以體會一下這種關係﹐這裡說的不僅僅是關係好﹐而是劉備和關張親近﹐以當時劉備的地位身家﹐和關張這種豪氣干雲的人在一起應該是志氣相投﹐以兄弟相稱﹐一起飲酒共論天下大事﹐喝醉了自然倒頭就睡﹐所以在那個摸爬滾打的時代﹐這三人的確是患難兄弟﹐如果說沒有過磕頭結拜﹐那也肯定有鏗鏘的誓言﹔後面那句「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人們都看到了前面的劉將軍﹐但是沒有看到後面的「誓以共死」﹐這句話很關鍵﹐怎麼能忽略呢﹐這裡不是說關羽願意給劉備效犬馬之勞﹐而是說發誓共存亡﹐這個「共」字﹐就說明了劉備是和關羽一起發誓的﹐並不是關羽單方面的﹐而關羽稱劉備為劉將軍﹐這則是在曹營的特殊環境下所說的﹐關羽身在曹營﹐他在張遼面前稱劉備為劉將軍一方面是一種尊敬﹐另一方面也是聲明一下劉備的地位﹐劉備是左將軍﹐關羽在敵營之時稱呼劉備為劉將軍並沒有什麼不妥。至於第三點﹐說張飛以兄事關羽﹐我們看一下《三國誌》的全文再來分析﹐「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張飛和關羽是一起投的劉備﹐也就是說張飛與關羽還是先認識的﹐那麼張飛先稱關羽為兄長﹐這是符合邏輯的﹐並不是說劉關張三人﹐張飛只稱關羽為大哥﹐不稱劉備。
  所以通過以上兩個論據來證明劉關張沒有結義﹐是站不住腳的。一個是不可考的﹐一個是斷章取義﹐自成其說﹐都是為了證明結果而匆忙找到的。但是為什麼大家要懷疑結義這件事情﹖因為《三國誌》沒有明確說明!也就是說結義這件事情﹐在歷史上是不被承認的。
  但是我們也知道﹐像結義這種兄弟情義的事情﹐歷史又怎麼會去關注呢!歷史關注的是政治﹐是權力﹐而不是所謂的情感!考證結義這種事情﹐從歷史的角度去考證本身就不太合理﹐而《三國演義》通過對史實的生動加工﹐對人物性格情感描寫的填補﹐創造出一個千古傳誦的事件﹐也不能一定就說是錯誤的。
  上面的幾個記載不僅不能說明劉關張三人沒有結義﹐反而更說明了﹐其三人曾經誓同生死﹐情如手足。《三國誌》費詩傳中﹕「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升﹐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這裡費詩也提到﹐關羽和劉備是手足兄弟﹐甚至於說劉備打的天下等於就是關羽打的天下﹐沒必要去計較官職的高低上下。這個不也是說明劉備和關羽之間的兄弟關係嗎﹖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張飛在劉備打袁術的時候﹐鎮守徐州﹐當時劉備是將妻子留在徐州由張飛照看﹐關羽在徐州為曹操所擒之時也是和劉備的妻子一起﹐所以關羽和張飛二人﹐與劉備內室之間也應該是非常的熟悉﹐所以﹐劉備並沒有避諱這些﹐這方面也可以看出關張二人﹐並不只是一般的君臣﹐也不只是恩若兄弟﹐而就是兄弟。
  我們無法從史書中找到三人結拜的事實﹐但是從這些細節上我們完全可以推測出﹐關張與劉備的關係是發過誓的兄弟﹐而且很鐵很鐵﹐像關羽這樣傲慢﹐張飛這樣率性的人﹐劉備若不是拿出真感情(至少是裝出真感情)﹐關張二人又如何會這般死心塌地﹐心悅臣服地為劉備所驅使﹖所以﹐我們根本找不到理由來否定三結義這個事情﹐結拜這種事情依照關羽的表現和性格﹐完全是有可能存在的﹐至於《三國演義》的桃園﹐在這裡結拜又有什麼不妥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9 14:28 , Processed in 0.0851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