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回復: 0

[稗官野史] 揭秘漢奸汪精衛夫婦死後留下多少私人財產?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3-3 00: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940年﹐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傀儡政權﹐自任偽政府首腦﹐周圍聚集了大批親日分子。汪偽政權統治下的國民飽受日本侵略者的壓迫﹐被剝奪了民族和人格的尊嚴﹐過著屈辱的亡國奴生活。汪精衛投靠日本人﹐為世人所不齒﹐他本人則於1944年11月10日客死日本東京。1945年在中國人民的浴血抵抗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打擊下﹐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偽國民政府也壽終正寢﹐陳公博、周佛海、陳璧君等人作為漢奸受到了應有的審判﹐其財產也被政府逐一接收﹐其中自然包括汪精衛、陳璧君夫婦的財物。
  早在南京淪陷區光復之前﹐國民政府就組織了接收委員會﹐準備對日本在華掠奪的物資財產、汪精衛政府的一切財物以及漢奸個人財物進行全面接收。這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對於苦苦堅持抗戰的人民來說﹐是對他們堅貞不屈、流血犧牲的一種獎勵與安慰。當時的南京特別市政府根據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的指示﹐成立了南京市區接收委員會(簡稱接委會)﹐直接隸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由市長馬超俊擔任主任委員﹐直接負責對南京市區內日偽財物的接收。南京市區接委會下轄七個小組﹐其成員不限於南京市政府的官員﹐中央各部門也派員加入。因為南京是首都﹐規格自然比一般城市都要高﹐所以才得到中央的特別「青睞」。南京接委會的接收時間比較長﹐從1945年10月到1946年1月﹐前後延續數月之久。
  在全國對敵偽財產的接收過程中﹐混亂無章、中飽私囊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於在某些地方﹐老百姓憤恨地把接收稱為「劫收」。不過對汪精衛財物的接收比較正規﹐畢竟汪精衛作為頭號漢奸備受大家關注﹐在這一點上接委會可不敢馬虎。南京市區接委會嚴格按照程序辦事﹐接收人員先取得接收證﹐在憲兵的監督和幫助下﹐憑證接收或查封接收﹐查封時按照日偽所造具清冊逐一點收﹐或按照所存之實物核實點驗﹐由接收機關委派軍警看守。
  根據日偽所制的「接收清冊」﹐接委會對汪精衛夫婦的財產進行了逐一點收。這些「接收清冊」詳細明了﹐每一件物品均有詳細說明﹐將名稱、件數﹐甚至新舊都一一列出﹐接收時有憑有據﹐自然方便快捷。例如汪精衛房屋的財產清冊中﹐就列出了房屋的地點、樓層﹐甚至房屋中的附屬物品﹐如肥皂之類瑣碎的生活用品﹐也被列了出來。國立中央圖書館在接收汪精衛的圖書字畫時﹐就是以《圖書字畫清冊》作為接收憑證的。
  對汪精衛財物的接收過程也是合理合法的。依照國民政府制定《漢奸處理條例》對漢奸進行認定與處理﹐汪精衛雖然身死﹐仍適用於該條例﹐財產應予接收。對汪精衛財物的處理也比較恰當﹐如圖書字畫交給國立中央圖書館﹐工藝品交給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讓相應的專門機構負責處理物品﹐使物有所用﹐以便發揮其最大價值。
  被接收的汪精衛夫婦主要財產如下﹕
  (一)與汪精衛相關之房屋大約有六處﹕
   1、汪精衛公館﹐此處包括多件衣物及器物﹐計62件。
   2、西康路18號﹐此處為汪精衛紀念堂﹐有房屋及其附屬物品若干。房屋為兩層小樓﹐內有大量沙發家俱、地毯、古畫等各種生活文化用具。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放置虎皮一張﹐虎皮在中國古代是權力的象徵﹐可見汪氏紀念堂的與眾不同。
   3、頤和路32號﹐此處房屋為汪精衛住宅﹐二層樓房﹐內有大小汽車三輛﹐並存放大量生活用品。
   4、頤和路34號汪精衛住宅房屋及其附屬物品。這處房產是汪精衛所有房屋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樓房高四層﹐僅大客廳就有五間﹐擁有大量家俱等生活用品﹐設備相當齊全﹐極具奢華。此處曾存放了大量的圖書、字畫等物品。
   5、頤和路39號﹐是一棟二層小樓﹐儲存了大量器物。
   6、琅琊路16號一處住宅﹐內有家俱等物。
  從接收的房產清單中不難看出﹐汪精衛在南京的房屋有六處之多﹐除頤和路34號是四層樓外﹐其餘多是兩層小樓﹐以當時中國的物質條件來衡量﹐都屬高級住宅。汪精衛紀念堂是汪精衛死後所設﹐如排除在外﹐汪精衛生前在南京最起碼有五處住宅﹐吃穿住行樣樣齊備﹐一般老百姓想也不敢想。房屋內還貯藏了大量的藝術品和圖書﹐反映了汪精衛生活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15:22 , Processed in 0.1124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