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回復: 0

[稗官野史] 朱元璋發明取名規範沿用至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5-24 22:08: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許多人知道朱元璋是開創明朝的人﹐但可能不知道朱元璋發明了一個命名規則﹐使用了七百多年﹐到現在還在用。在說這個命名規則之前﹐我們先來看朱元璋的名字。
  朱元璋一開始不叫朱元璋而叫朱重八。為什麼叫朱重八呢?這跟當時元朝的取名政策有關。元朝規定平民老百姓不能取正式的姓名﹐只能按排行或或者父母年紀相加來取。比如朱元璋的曾祖叫四九﹐這應該是出生時父母的年紀相加。而朱元璋的祖父叫初一﹐這就是排輩份了。朱元璋的父親叫朱五四﹐這是年齡數。到了朱元璋﹐他按輩份成為朱重八。  再舉個例子﹐朱元璋的對手張士誠﹐他的名字原本叫張九四。
  到了後來﹐朱元璋覺得自己這個重八太土氣了﹐不好聽﹐親自給自己改名為朱元璋﹐這個意思很明白了﹐就是誅元的一個璋。他確實成功了﹐滅了元朝當了皇帝。而在取名上﹐朱元璋覺得給後代起個好名很有必要﹐不能再讓子孫重八重九的這麼叫下去。於是﹐他很有系統地安排了一個取名大法。名取兩個字﹐第一個字是輩份字﹐他精心給自己的孫子們分別安排了一行字﹐以後大家就按這個字起。
  比如太子朱標這一脈的輩份字是﹕「允文遵祖訓﹐飲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一個開始﹐他是允字輩的。朱元璋沒想到的是﹐這一路出現斷崖式崩盤﹐他的另一個兒子朱棣奪權。
  朱元璋在安排工作時有偏心﹐但取名這種事還是相當公平的。朱棣這一路也有一行字叫﹕「高瞻祁見﹐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熟悉明朝歷史的人能在裡面看到很多熟悉的字眼﹐比如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以及後來的明武宗朱厚照、崇禎皇帝朱由檢等等。
  這樣的好處是名字不容易重複﹐不容易出現孫子跟某高祖的名字一樣的問題。而且這一來﹐輩份很清楚了。不像劉備﹐號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到底是不是﹐就是劉備自己也未必說得準。
  好了﹐再說名字裡的第二個字﹐這個字比較有特色了﹐是按照五行﹕金木水火土來起的。字裡必須按順序使用這種偏旁。比如父親用了火偏旁﹐兒子就得用土字偏旁。
  這個寓意很好﹐五行相生﹐源源不絕﹐但實際上很麻煩﹐因為有的偏旁字不多﹐比如土偏旁﹐金偏旁。所以朱家後來大造字﹐造了很多怪字﹐大家都不認識﹐就朱家人知道。五行取字的例子就不舉了﹐上面列的皇帝名﹐他們的最後一個字都是五行偏旁﹐不過這一規則並不適用於明太祖的侄孫靖江王的子孫﹐直到今天﹐朱元璋的後代仍在使用這一套系統進行命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6 13:21 , Processed in 0.0993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