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0|回復: 0

[稗官野史] 玄奘在西天拜見到了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1-25 01:09: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西遊記》中,唐僧要到達的目的地是西方天竺的大雷音寺,拜見的是如來佛祖。而現實中,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沒有雷音寺,更沒有如來。真實的如來即釋迦牟尼,誕生於前六世紀,並於八十歲涅槃,而玄奘西行已經是六世紀的事情,中間已相隔千年,玄奘到那裡當然見不到如來了。
  玄奘要去的是當時令眾佛教徒無限神往的佛教聖地那爛陀寺(在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以東的巴臘貢村),它是當時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學府,在此大小乘並舉,以大乘為主。玄奘到達這裡時受到的迎接盛況和小說有得一比,那爛陀寺的僧眾聞玄奘已抵金剛座,特派四位長老前往迎接,更有二百餘僧與千餘檀越捧幢蓋花香前來迎引,在眾人的讚歎圍繞下將玄奘迎入那爛陀寺。
  玄奘到那爛陀寺時,正是德高望重的戒賢大師住持此寺。這時戒賢已百餘歲,據說是留壽等候玄奘的,可見他對玄奘異常器重。玄奘在那爛陀寺學習五年以後,又四處遊學,遊歷數十個國家,虛心向名師請教。隨後又回到那爛陀寺,向他的老師戒賢匯報學習情況,受到戒賢的讚賞。
  唐貞觀十六年(642),印度戒日朝的國王在曲女城舉行了佛學辯論大會,請玄奘為論主,參加者有五印十八個國王、三千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兩千人。當時玄奘講論,大家可以隨便提問題,但無一人能難倒他。此次辯論讓他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五年一度、歷時七十五天的大法會。會後,玄奘決定啟程歸國。
  玄奘回國的消息傳開以後,戒日王千方百計地挽留他,迦摩縷波國的鳩摩羅王表示,只要他留在印度,就為他造一百座寺院。可是這些優厚待遇並沒有動搖他回國的決心。
  小說中對唐僧歸唐的經過簡單帶過,直接由如來座下的金剛駕著祥雲護送回國。只提到師徒四人回到大唐後,受到盛況空前的迎接。現實中,玄奘歸國的路途確實是平坦無阻的,而且有人護送,但不是神仙,而是由幾個國家的國王以接力形式護送回國。貞觀十九年(645)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回長安,迎接的陣仗也是空前的,道俗奔迎,傾都罷市,無論僧俗都來迎接,以至於整個首都的市場都停了。玄奘回到長安的第二天,就在朱雀街之南陳列他從印度帶來的佛經佛像。
  《西遊記》的結局,說唐僧師徒將經書送回大唐後,又由金剛帶回西天,如來給幾個人分別授了職位。真實的情況是,玄奘回國後,唐太宗曾讓他還俗輔政,但被大師婉言拒絕,他的心思都在翻譯帶回的經書上。玄奘回國後的大部分時間放在翻譯工作上,他一生共譯佛教經論75部1335卷,無論是翻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空前的。他還創造性地發明了新譯。以前的翻譯方式叫舊譯,舊譯以真諦和鳩摩羅什為代表,舊譯者多為外國人,這些人因不精通漢語,或者過於強調意譯、直譯,往往讓中國人難以理解。玄奘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他既精通梵文,又精通漢語,所譯經典既不失原旨,又通順流暢,便於中國人閱讀。
  玄奘回國後還寫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就是《大唐西域記》,此書記錄了西亞、南亞廣大區域內的國家、地區的社會歷史變遷及當時的狀況,玄奘此書中有些資料,是其他書中所沒有的,因此,這不僅讓國人開闊了視野,也對印度考古界提供了大量史料。現在幾乎所有涉及古代印度問題的書都會引用這本書中的內容。
  麟德元年(664),一代佛學大師圓寂。在安葬玄奘那天,有一百多萬人送葬,三萬多人露宿墓旁。圓寂後,大師遺骨送往何處了,至今是個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2 01:27 , Processed in 0.1112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