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回復: 0

[稗官野史] 范蠡與西施愛情結局如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0-8 04:39: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范蠡是越王勾踐成功復國的一個功臣﹐是為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為越王勾踐身邊的一名謀士﹐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為人博學多才﹐謙遜有禮﹐懂得明哲保身﹐深受世人好評。相信西施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吧﹐她是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然而她的愛人卻是范蠡﹐在史上范蠡與西施是千古一出之最諧和的男女組合﹐他們的愛情故事也被人傳頌﹐他們的故事究竟是怎樣的。
  西施有多美麗﹐史書記載的楚楚動人與飄逸神韻的歌舞﹐嬌羞的面龐與婉轉動聽的聲音﹐這些都是迷惑吳王的強大武器﹐要不就是哭哭啼啼的﹐弄得吳王神魂顛倒。據說西施的愛人范蠡是設計實施這次復仇計劃的主謀﹐捨得絕代佳人西施﹐圖的是滅掉吳國﹐振興越王勾踐領導下的國家﹐這一招夠靈也夠毒的﹐范蠡在這一點上真是少有的大度了﹐天下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半分。復仇的目的達到了﹐聰明的范蠡知曉越王會殺害有功之臣的﹐就帶著美麗的西施歸隱江湖去作買賣了﹐成了富可敵國的陶朱公。
  對西施最終是生是死的結局﹐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歸納起來﹐大體有四種版本。
  一、沉海說。傳說勾踐滅吳後﹐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騙出西施﹐將石頭綁在西施身上﹐爾後沉入大海。而且更有甚者傳說從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種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說這是西施的舌頭﹐所以稱它為「西施舌」。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在福建時﹐亦稱讚長樂「西施舌」是閩菜中最佳的一種神品。
  二、隱居說。這種說法也是十分風行﹐最早它見於東漢袁康的《越絕書》。裡面記載說﹕「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明代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也有類似說法﹐認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吳國覆亡後﹐范蠡帶著西施隱居起來。明代的陳耀文《正楊》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絕書》認為西施跟隨范蠡隱居。
  三、落水說。或許是善良的人們並不希望西施這位無辜的弱女子有個悲慘結局﹐於是找出初唐詩人宋之問《浣紗》詩﹕「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若耶﹔鳥驚人松夢﹐魚沉畏荷花」為依據﹐認為吳亡後西施回到故鄉﹐在一次浣紗時﹐不慎落水而死。此說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證據。
  四、被殺說。這種說法可以說純粹來自傳說了。傳說吳王自刎而死時﹐吳人把一腔怒火都發洩在西施身上﹐用錦緞將她層層裹住﹐沉在揚子江心。據《東坡異物誌》載﹕「揚子江有美人魚﹐又稱西施魚﹐一日數易其色﹐肉細味美﹐婦人食之﹐可增媚態﹐據雲系西施沉江後幻化而成。」
  總之﹐圍繞西施的故事很多﹐關於西施的死﹐疑謎也不少﹐究竟哪一種說法既符合史實又合情理﹐由於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西施的歸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 11:53 , Processed in 0.1205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