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9|回復: 0

[外夷傳奇]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標誌並不是天皇「終戰詔書」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9-23 06:06: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多年來,中國史書和媒體在提及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歷史時,都說「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我們有必要再次審視這一提法。這背後涉及的實際上是以什麼作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標誌的問題。
  在當時的情況下,日本和同盟國間的聯絡是借助了中立國的渠道。日本向同盟國表態投降,是以通過中立國向同盟國遞交乞降照會的形式進行的。而從程序上看,日本的乞降當然須被戰勝國接受方能生效,否則戰爭是不會因為日本單方面「宣佈投降」就自行結束的。
  就歷史事實而言,當年日本政府的乞降照會一共有兩份。其中,第一份照會(1945年8月10日通過瑞士和瑞典轉交)表示希望在取得同盟國保證「不損害天皇陛下作為至高統治者之皇權」的前提下接受中、美、英三國發表的敦促其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但被中、美、英、蘇四國回絕(8月11日經瑞士答覆);第二份照會(8月14日經瑞士轉達)則是不附帶條件接受《波茨坦公告》,被四國接受。
  於是,便有了中、美、英、蘇四國政府於重慶時間1945年8月15日7時(華盛頓時間8月14日19時)共同宣佈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的歷史性一幕。正是在此之後,同盟國才向敵我雙方武裝部隊發佈了停戰的命令,使敵對行動終止。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歡慶勝利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的。
  至於日皇裕仁的所謂「終戰詔書」,不論其內容如何,僅就詔書這一公文本身及其廣播(即日本所說的「玉音放送」)而言,都是針對日本軍民的,是向日本軍民發佈的。同盟國也不會通過詔書的廣播來審查日本的投降態度。德國無條件投降同樣是由戰勝國蘇、美、英三國政府確認並宣佈的(延安《解放日報》1945年5月9日第五版、5月10日第一版)。同樣,中、美、英、蘇四國政府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才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正式被確認並開始發生效力的標誌。
  綜上所述,裕仁天皇的「玉音廣播」並不能當作日本投降的標誌。由於存在時差,美國人說:「8月14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理所當然,中國人則必然說:「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但不應說「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時至今日,在這一問題上我們不能繼續錯下去了。日本無條件投降應明確地以「四國公告」,即同盟國的宣佈作為標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6 17:29 , Processed in 0.1899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