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8|回復: 0

[稗官野史] 唐朝太監李輔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8-20 16:4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李輔國,本名靜忠,曾賜名護國,後改輔國。少時被閹,充當宦官高力士的僕役,四十餘歲時始掌閒廄(主管宮廷的馬匹簿籍),後入東宮侍太子李亨。
  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叛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直逼京都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太子李亨則奉命在後安撫百姓,安土重遷的百姓們希望太子留下抗擊叛軍。李輔國也以國家大義勸說太子留下抗敵,太子遂與玄宗兵分兩路,北上靈武。李輔國又勸太子迅速稱帝,以安民心。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肅宗為人性格懦弱,此刻見李輔國忠心擁戴,便視其為左右臂,賜名「護國」,後又改名「輔國」,把軍政大事都委託於他。
  公元757年,唐玄宗回到了長安。起初過著無所事事,但尚算自由的生活。肅宗與李輔國都怕玄宗復位,因此在肅宗的默許下,李輔國對玄宗步步緊逼。初則把玄宗喜歡的三百匹馬收回大半,僅留下十匹;繼則強令玄宗遷到皇宮內宮,留下幾個老弱病殘之人伺候玄宗;然後又把對玄宗忠心耿耿的心腹太監高力士流放,強令玄宗的親信官員陳玄禮致仕。唐肅宗曾數次想看望重病中的玄宗也因李輔國的阻撓而未成行。
  李輔國大權在握,天下大事幾乎全決定於李輔國,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經他手然後才告知肅宗。為了更準確地瞭解朝中大臣的動向,李輔國還專門派幾十人負責監督官員的一舉一動。對於不順從的官員加以嚴厲打擊。李輔國根據自己的好惡處治全國的訟案,並以皇意相標榜。地方上的節度使也是李輔國一手委派。李輔國權傾朝野,宰相及朝中大臣想見皇帝都須經過李輔國的安排,皇帝的詔書也需要李輔國的署名才能施行,群臣不敢提出不同意見。宗室貴人對李輔國也以「五郎」尊之,當時的宰相李揆更稱李輔國為「五父」。
  對於李輔國的不法行為,宗室李峴多次舉報給唐肅宗,然而在李輔國的操縱下,唐肅宗卻把李峴貶出了京城。一手遮天的李輔國企圖做唐朝的第一位宦官宰相。此舉遭到了宰相蕭華的激烈反對。李輔國懷恨在心,多次在皇帝面前誣陷蕭華,並威逼皇帝用自己的親信元載取代了蕭華的相位,最終將蕭華逐出京城。
  李輔國之所以為所欲為,還得益於與肅宗皇后張氏的勾結。張皇后與李輔國內外相應,控制政權。他們對不利於自己的人,無論是高官還是顯貴都是除之而後快。肅宗的次子建寧王李炎聰明過人,盡心輔佐太子廣平王李豫,深得皇帝的歡心。然而由於張皇后與李輔國的中傷,以致最後皇帝下詔賜死了建寧王。
  李輔國與張皇后的狼狽為奸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可是在肅宗病重期間,李輔國與張皇后在決定由誰繼承大寶的問題上發生了尖銳的衝突。李輔國支持太子李豫登基,而張皇后支持越王李系。張皇后為了便於自己將來繼續插手政局,密謀準備殺掉太子,策劃越王繼位。此舉被李輔國的同黨發現,李輔國等首先把太子保護起來,然後衝進皇宮,抓獲了越王及其支持者百餘人。張皇后逃入重病中的肅宗寢宮,被李輔國抓住。肅宗因受到驚嚇而在當天駕崩了。李輔國趁此混亂時機,將張皇后、越王及參與者一併斬首。太子李豫在李輔國的擁戴下即位,是為唐代宗。
  從夏朝到清代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宮中宦官太監,成千上萬,且不去說好壞忠奸,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印跡者不多,像李輔國這樣的宦官宰相,只他,前無古人再無來者。大凡亂國梟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術,李輔國是此中聖手。阿諛奉迎,溜鬚拍馬,他不學就會。翻雲覆雨,落井下石,他無所不能。謀害同類,殘殺異已,他從不手軟。從親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時可成為手中權杖,無用了則手起刀落,痛殺乾淨。李輔國一生忙碌,謀權固位,巧取豪奪,擁城國之富,最後落了個身首異處,屍棄荒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5 23:15 , Processed in 0.1052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