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9|回復: 0

[稗官野史] 明代賢后誠孝張皇后為何她一死明朝立刻大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1-24 01:11: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仁宗張皇后,歷史上有「女中堯舜」之譽。她一生經歷了燕世子妃、皇太子妃、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幾個封號,她支撐過三個皇帝,見證了明朝逐步走向巔峰,她的死,也為明朝的強盛劃上了休止符,她絕對堪稱「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最初,她是燕王朱棣的兒媳、世子朱高熾的妻子。後來,朱棣登基,世子成為太子,她自然成了太子妃。在太子妃任上,她嚴守婦道,甚得公婆喜歡。當時太子地位不穩,因為他身體肥碩不能騎射,而弟弟高煦卻如其父一樣英勇果敢,且屢立戰功,於是成祖經常有廢長立次的念頭。每遇這種危機,張氏就努力從中周旋,為保住太子立下了莫大功勞。
  等到被立為皇后,對朝中內外政事,她無不周知。仁宗登基,不到一年即死,宣宗登基,張氏則升級為皇太后。宣宗登基之初,閱歷尚淺,軍國大事多聽從張氏的裁決。張太后為人慈愛、處事公平,親近當時的賢臣張輔、夏元吉等,所以上下一心,也將國事處理得井井有條。
  後來宣宗繼續勵精圖治,臻至「仁宣之治」。宣宗在位十年而駕崩,太子方九歲,當時宮中訛傳將立年長的宣宗弟弟襄王為皇帝。在此關頭,張太后馬上召集諸大臣到乾清宮,指著太子道:「這就是新天子!」於是,群臣情緒得到了穩定,對著太子高呼萬歲。流言平息,太子即位,張氏成為太皇太后。大臣請求張氏垂簾聽政,張氏拒絕,說:「不要破壞祖宗之法。朝廷委任得力的輔佐大臣就可以了。」
  其實,英宗初年的政治,根本無法擺脫張氏的巨大影響。正因為張氏給予了楊士奇、楊溥、楊榮等內閣大臣充分的信任與支持,「三楊」才能展開拳腳,維持朝政的清明與社會的穩定。當時太監王振雖受英宗寵愛,但攝於張氏的權威,也不敢過於張揚。英宗登基的第八年,張氏去世,王振日益放肆,「三楊」失去了「背後的女人」支撐,在與王振的對抗中步步落敗,朝政大壞,終於釀成土木之變,明朝由盛轉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4 12:58 , Processed in 0.1464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