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84|回復: 0

[稗官野史] 李清照她爸是樓市預測高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6-15 20:06: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李格非是個悲觀的看空者,對於中心旺地洛陽的走勢,他很悲觀,認為經濟中心的位置必然導致也是戰爭的中心位置,是各種軍事力量的必爭之地,蓋四方必爭之地。有事則洛陽必受兵,國家沒事的話還好說,但如果基本面動盪,政治經濟形勢不穩定,發生軍事衝突,那麼洛陽必定是軍事衝突的第一波及地段。
  李格非講述了過去洛陽房地產興盛時期的概況,時間段是在唐貞觀、開元年間,也就是大唐盛世時期,當時的官僚和貴族在洛陽地區興建豪宅、別墅和園林的,據說有上千所。數據上顯示的規模很宏大,就個例而言,這些樓盤也豪華到超乎想像,例如唐朝政府的執政內閣首腦牛僧孺首相,在這裏就建有歸仁園,據李格非的報告書考察認定此處樓盤佔有整個洛陽的一個街區那麼大,大概有四五百畝地的面積,換算成當今的計量單位就是30多萬平方米。
  這可不像某些房地產廣告,把毫不相關的什麼花園果園也扯到自己樓盤裏來,歸仁園的果園花園那可是自個擁有的,而且也不會忽悠住戶一番,然後拔了樹木花草再建樓盤。當然,那是唐朝,素質跟現代人不一樣。當時的樓盤林園設計相當科學精緻,李格非提到了一處名為「湖園」的樓盤,是唐憲宗時期的名相裴度建的,它的設計做到了六個兼顧:在規模宏大的同時能保持幽邃的氣氛;人工而不傷天然,雖然都是人力造出來的,卻有古樸的特質;雖然園內水池瀑布多,但不妨礙進行整體上的眺望。這個樓盤,當年白居易也來考察過。
  當然,白居易在這裏也有自己的宅子,名為「大字寺園」,根據白居易自己的記載,該樓盤居住面積五畝,園林面積十畝,綠化也很到位,「有竹千竿」。能有這樣的豪宅住,當然樂觀啦,幹嗎不叫自己為「白樂天」呢。此外,在這裏有地產的還有唐朝初期軍界老大李靖,也就是傳說中紅拂女的男朋友,他的豪宅名曰:「仁豐園」。
  講到這裏就不囉嗦了,也沒必要替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賣房地產廣告,羅列這些情況,只是說明處於中心旺地的洛陽,確實是豪宅雲集之地。這麼多政界軍界商界的重量級人物,將宅子選在這裏,當時洛陽的地價房價可想而知。然而,願景並不因為一時的繁華而走好,對於房地產,不能光考量地理因素、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放長了考量,還要考慮到戰爭因素。
  八世紀中期,郭子儀、李光弼軍隊與安祿山叛軍的決戰,就是在洛陽一帶展開的。戰況對於洛陽樓市的破壞中樓盤裏的綠化地段,例如「池塘竹樹」,都慘遭軍用作戰車輛踐踏,變成了廢墟;而那些建築物也在戰火中化而為灰燼,唐朝這個政權的基本面不好,洛陽的樓市也跟著下跌,甚至走向毀滅,李格非感嘆洛陽的樓盤與唐共滅而俱亡。
  總結一個規律房地產的走勢,就是洛陽興衰的象徵,園囿之興廢,洛陽盛衰之候也。然後,進一步總結國家的基本面好不好,就看洛陽的基本面好不好,洛陽的基本面好不好,就看洛陽的房地產市場。形勢好不好,看中心地段,中心地段好不好,看房地產。總結出這條規律,李格非說明了自己的意圖,我做這份報告不是閒著沒事幹,而是事關天下興亡的,則《名園記》之作,予豈徒然哉?我難道是白白地寫這篇報告嗎?
  樓市有個衰而復興的過程,它往往跟政治經濟戰爭這些基本面緊緊相扣。唐朝和五代的戰亂過去了,洛陽樓市跌到谷底,又慢慢上拉,關於這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我就不贅述了,到了宋朝,和平再次降臨中心地段,洛陽的豪宅樓盤又旺起來。報告書中講到,北宋的保守黨黨魁司馬光,在洛陽就有一處獨樂園樓盤。不過,這處樓盤比較小,卑小不可與他園班比較。反映了園主清廉的品格。不過,這麼一位保守黨黨魁都在此置業,洛陽房地產的行情可想而知。
  宋朝上了級別的領導幹部,一般都喜歡在東京開封城上班,去洛陽休閒度假,如果政治上失意了,更喜歡待在洛陽進行休假性退休,司馬光在這裏待了15年,完成了超長學術專著《資治通鑒》。還有保守黨的精神領袖之一,笵仲淹變法的老搭檔富弼。富老也在洛陽置業,樓盤叫「富鄭公園」。洛陽首富董老闆的樓盤分為「東園」和「西園」,人走在裏面會迷路,而屈曲深邃,遊者至此往往相失。
  而更重要的是,房產調查報告書的作者李格非,與這些園林樓盤的關係也很緊密,李格非的老婆,李清照美眉的媽媽就是洛陽大樓盤環溪樓盤業主,大宋狀元王拱辰的孫女。這樣的身份很利於李格非進行樓盤的考察。李清照外公家的環溪宅院,宏大壯麗,洛中無逾者,洛陽城裏沒有能比得上的,一個廳子裏能坐幾百人,簡直是個大舞廳,開大型派對沒問題。佈局也利於觀瞻,可以看得清洛陽十幾裏風景和皇家宮殿的千門萬戶。
  然而,李格非並沒有被眼前的繁華地產景象所迷惑,他似乎很悲觀,是什麼使他對北宋的樓盤悲觀呢?在報告總結書裏他這樣分析,如果大宋王朝的官吏們放縱自己的一己之私,心裏沒有裝著國家,天天將心思放在自家樓盤園林上,前景恐怕… …李格非似乎看到洛陽樓盤的基本面不太好,這種基本面上的隱患可能殃及到洛陽那些富麗堂皇的園林。
  因此李格非做出很悲觀的預估照這樣下去,宋王朝的大員們想要退下來在洛陽享受生活,還有可能嗎,唐朝末年的跌落局面恐怕又要在洛陽重演,欲退享受此,得乎?唐之末路是已。這是一份極其悲觀的關於北宋樓市的報告書,李格非的身份雖然和這些豪華樓盤捆在一起,但沒有違心唱多,而是客觀地提出了自己的擔心。什麼叫專業眼光?什麼是叫人文精神?這就是。
  報告發佈20多年後,金兵鐵蹄踏入中原,洛陽的花花園林,豪華樓盤,又像報告總結書中所言「化而為灰燼」。李格非的專業眼光受到業界的肯定,《宋史》就這麼評價:「其後洛陽陷於金,人以為知言。」後來洛陽陷落金兵之手,大家都認為李格非有精確的預測評估水平。
  李格非的洛陽地產分析報告之寶貴之處在於,他能從宋王朝官吏的工作狀態、精神狀態看到國家基本面,從而從基本面唱空當時的樓市,並且將戰爭因素考慮在內,因此,這份地產報告書能管二十多年。報告書發佈的當年,李清照21歲,報告書應驗的那年,李清照年過40。從周旋於洛陽的豪宅大院,到流落江南煙雨,李清照對故國的懷念,恐怕不只是那裏的山河大地,應該也包括洛陽她外祖父那豪華壯麗的樓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3 23:53 , Processed in 0.0897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