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回復: 0

[稗官野史] 揭秘古代土豪有多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6-16 16:58: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土豪」原是指地方上有錢有勢的家族或個人,如今有了新的內涵,指代一些有錢又很喜歡炫耀的人。
  孟昶是五代後期後蜀最後一個君主。孟昶其人,貪酷無比,生活更是奢侈無度。他在位三十一年,把蜀地搞得民怨沸騰,國力雕敝,國家也最終被宋主趙匡胤所滅。滅蜀後,蜀國宮廷中的寶物珍玩自然也就悉數落入了趙匡胤的腰包。有一天趙匡胤檢視所得,見庫中有一物甚是稀奇,周邊飾以寶石、金、玉之類,仔細一看才發現,這原來是孟昶曾經用過的溺器。啥是溺器,通俗地說那就是孟昶平日裏用來撒尿的尿罐子。趙匡胤看罷不由長嘆:「自奉如此,欲求無亡,得乎?」於是下令將此物連同其他繳獲而來的奢侈品一併焚燬了事。
  北宋名臣寇準,許多人的腦海裏馬上就會浮現出那個剛正不阿、心憂國難的寇老西兒形象。殊不知寇準雖忠卻也奢靡無度。據《宋史·寇準傳》中描述:「(寇)準少年富貴,性豪侈,喜劇飲,每宴賓客,多闔扉脫驂。家未嘗油燈,雖庖所在,必然炬燭。」試想,在那個尚點燈燃燭的年代,寇準整晚醉生夢死,大點燈燭,那是何其的浪費。《錦繡萬花谷》又記載說,寇準一生都奢侈無比。他到各地為官,一旦離任,後任官員收拾房子,一準能看到廁所裏結垢成堆的蠟油。後來司馬光教育兒子時,就幹脆以寇準的故事作為反面教材,動輒以「近世寇萊公(準)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等為說教之詞。
  如果說孟昶、寇準那是大「土豪」,他們生活奢靡本就稀鬆平常的話,但是那些古代的小「土豪」的奢侈行為照樣會讓人瞠目結舌。據宋代筆記《夷堅誌》記載,南宋紹興年間鎮江府有一酒官,生活富足,無日不會客,飲食也極為講究。下面的差役們要請他吃飯,如果不是他自己指定的飯店他都不會去,就是到了飯店,飯菜如不出於自己相熟廚師之手,也不會動筷子。最叫人難以想像的是他非常喜歡吃羊肉,但是吃羊肉「唯嚼汁,悉吐其滓」。眾人不解,他則笑答:「食肉,以汁為精,吮其汁則足矣。肉,醃之物,固當捨之。」就是這樣一個大富翁,幾年後卻因敗家而流落街市,「著破布裘,裘半為泥所汙,跣足行,形容不可辨」。有老朋友偶爾碰到請他吃羊肉,其見肉即食,大快朵頤。大家笑問為何食肉,他又振振有詞:「羊肉,肉中珍物,捨之可惜。」眾皆大笑,以譏其敗家之行。
  五代、宋朝的土豪們已然如此,明清時期的土豪更為誇張。王士禎在《居易錄》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說弋陽有個人叫汪少偉,因為人仗義、好客灑脫,見盡了世面。有一次朋友請他吃飯,但飯桌上只上了半碗米飯。汪少偉以為吝嗇,稍顯不悅,但一嘗才發現此米香滑異常,為平生所未見。原來這種米產自四川,是將稻穀種在鷓鴣鳥的尾巴上,一根尾羽所產之米,一年只取兩粒食用,其餘則捨棄不用,明年再種再收。汪少偉恍然大悟,方覺此人竟富貴至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2 06:23 , Processed in 0.1466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