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32|回復: 17

[國事論談] 天下雜誌:台灣貧富差距創新高!1%比99%的戰爭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8-28 12:15: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針對外界不斷批評台灣社會貧富差距擴大,馬英九說,事實上最近4年一直在縮小,而且多項指標顯示,甚至是10多年來貧富差距最小的時候,這代表政府近年來縮小貧富差距的各項政策,已經發揮具體成效。

台灣貧富差距 馬英九:近來是十多年來最小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40826/458629/%E5%8F%B0%E7%81%A3%E8%B2%A7%E5%AF%8C%E5%B7%AE%E8%B7%9D%E3%80%80%E9%A6%AC%E8%8B%B1%E4%B9%9D%EF%BC%9A%E8%BF%91%E4%BE%86%E6%98%AF%E5%8D%81%E5%A4%9A%E5%B9%B4%E4%BE%86%E6%9C%80%E5%B0%8F







好吧,看到這類的馬英九洗腦新聞,某個陣營的人看到恐怕是又要興奮起來。不過事實勝於雄辯。讓我們來看看下面血淋淋的事實吧。目前台灣的薪資水平已經倒退16年前 (1998年李登輝時代),奇怪的是中國-國民黨不是說很會拼經濟嗎?也許中國-國民黨拼的是自己的黨產。我倒是看到那個黨產不停上升,然後負資產的黨產就由全民買單從國庫支出。與中國-國民黨淵源深厚的三家保險企業,國寶,國壽,幸福保險公司全部負資產1300多億,由台灣全民買單

而天下雜誌也點明了為何政府和民眾,對貧富差距的看法毫無交集?答案很簡單,官方統計數字與現實情況脫節,是關鍵原因。換句話說:中國-國民黨美化數據,造假新聞,24小時不間斷的洗腦。可能有人會問那中國-國民黨是如何做假數據呢?

我們可以從下面的文章裡面得知。哦,原來馬政府收集的貧富差距數據:高所得者可以拒絕回答不納入數據。從人性上面來看,我要是高所得者當然拒絕政府的任何訪問啦。難不成我要誠實回答嗎?偶又不是白痴自找麻煩讓國稅局來查我的稅。我想馬英九當然也清楚富人是會拒絕回答他們實際的資產滴,所以當任何人開始採用這種收集貧富差距的數據手法容許拒絕訪問,本身就是一種造假

好吧,講完了馬政府造假的手法後,那世界各國是如何的收集貧富差距的數據呢?首先,富人一定是盡量使用所有的方法不讓政府知道他總資產。有些人使用非法逃稅,有些人成立空殼公司,譬如什麼慈善機構來隱避財產。哦,說到這兒。突然想到一則新聞:連戰家族的名下只有200坪土地,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之前不是報導說有2萬多坪嗎?嗯,事實是那些土地都跑到什麼類似"連震東教育基金"去了。嗯,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懂了吧。回到主題,各國收集貧富差距的數據主要來自國稅局的報稅資料。是滴,雖然某些人會使用非法手段逃稅,但是那些始終是違法。也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如此的無恥,被抓到也是有刑責滴。報稅資料雖然與實際資產有一定的低估,但是這總比馬政府刻意滴扭曲數據好太多。

現在台灣就是馬政府用虛假與美化數據治國,媒體洗腦。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詳細的報導:


1.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今年1至6月實質薪資平均為4萬8,622元,雖然有較2012年及2013年增加,但仍低於16年前的水準,主要是薪資增幅追不上消費者物價的漲幅。

追不上物價漲幅! 上半年實質薪資48K 倒退16年
http://www.nownews.com/n/2014/08/22/1381758

2.天下雜誌:台灣貧富差距創新高!1%比99%的戰爭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8705&page=7




圖片來源:江小A


是什麼樣的制度,讓台灣99%的你我,四十年來家戶所得成長遲緩,1%的富人,年收入卻一路狂飆超過1000萬?《天下》獨家取得台灣家戶稅務資料研究發現,台灣貧富懸殊,差距創歷史新高,已類似美國!但稅制不公,台灣比美國更嚴重。
因為房地產交易的資本利得,美國要課稅,台灣卻大多免稅

台灣政府課到的稅,僅來自全民財富的四成。

《天下》最新民調,近七成認為努力賺錢也難翻身。

中研院院士已指出,台灣賦稅長期不公,早已落後國際潮流,全盤稅制改革,刻不容緩。

今年三月中的一場高中同學會,讓三十六歲的外商協理黃憲宏,心中五味雜陳。

同學會的地點,在陽明山仰德大道三段,佔地四百坪,剛整修完成的歐式別墅。黃憲宏和七、八個十多年不見的老同學,一起受邀到別墅主人「小胡」的新居餐敘。

別墅前的車道,厚重的鍛造鐵門一打開,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前庭和泳池,網球場、籃球場一應俱全。別墅前大喇喇地停放著一輛最新款的法拉利跑車,車庫內還有一輛頂級賓利房車和保時捷的休旅車。

光這三台車,總值就接近四千萬新台幣。黃憲宏偷偷算了算,自己大概要整整二十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遑論陽明山上的獨棟別墅。

「除非中樂透,不然我這輩子再怎麼努力,都沒辦法過這種生活吧,」他忍不住對小胡說,「如果我不認識你,大概還不知道自己有多窮。」

同樣三十六歲,畢業於同一所明星高中,黃憲宏和小胡,如今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去年,黃憲宏年收入近兩百萬新台幣。但小胡單靠房地產投資,就已淨賺一億八千多萬元。兩人收入決定性的差距,和努力工作與否無關,而是誰有資本錢滾錢。

台灣貧富真相:階級鴻溝 史上最大

黃憲宏高中畢業後,考上名校商學院,隨後並申請獎學金赴美攻讀企管碩士,回台後順利進入知名外商。工作五年下來,他不但很快還清了助學貸款,還存下了木柵一棟老公寓的頭期款。對許多白領上班族來說,黃憲宏靠著自身努力,如今已是同學眼中高薪、有房的「人生勝利組」了。

但出身傳產家族第二代的小胡,「起跑點」卻已遙遙領先。他大學一畢業,就接手家族逾兩億元的房地產投資,先到房仲公司蹲點兩年,鑽研房市眉角,隨後自立門戶當起投資客。家族人脈、金援加持,加上大膽採用高槓桿操作,小胡在房市打滾七年,手中資產成倍數成長,如今已是台北市小有名氣的投資大戶。

「我運氣很好,這幾年在台灣,利率低、房地產又飆漲,用資本賺錢相對容易很多,」小胡坦言。如今光是台北市的房地產投資客,像他一樣身價超過十億元的,其實不在少數。

一邊是力爭上游的專業白領,另一邊則是用錢滾錢的投資大戶。黃憲宏和小胡,是「九九%」與「一%」收入愈拉愈開,形成階級鴻溝的真實案例。更是台灣近年所得分配日益惡化的具體寫照。

原因1:所得分配失衡加劇

一%富人,坐擁全台一四%所得

近年,貧富差距加速拉大,幾乎已是台灣一般民眾的「共識」。然而政府官員卻似乎普遍「無感」。不只各部會努力宣傳「台灣貧富差距在國際上不算嚴重」;總統馬英九甚至曾將「成功縮小貧富差距」,列為自己的重要執政成績

為何政府和民眾,對貧富差距的看法毫無交集?

官方統計數字與現實情況脫節,是關鍵原因。

政府衡量國內貧富差距的標準,是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根據此一數據,台灣自二○○○年之後,不論是五等分法或十等分法,最高所得和最低所得群組間的收入差異,都日趨平緩。

但包括文化大學社福系副教授洪明皇、國發會副主委陳建良在內,多位研究所得分配的專家都認為,家庭收支調查採用抽樣方式,容易因高所得受訪戶拒訪而調查失真。國際目前的趨勢,已改用相對更具公信力的稅賦資料進行研究。

若按照稅賦資料統計貧富差距,台灣所得前五%家庭,收入佔全體比重比官方數據高出一倍。



台灣的財富,更快速向金字塔頂端的一%富人集中。

根據洪明皇追蹤三十多年來台灣所有家戶稅務資料的研究,台灣應稅所得前一%的五.六萬戶富人,本世紀平均年所得僅在○一、○二年的網路泡沫和○九年金融海嘯時出現衰退,其餘時間均持續上升。截至二○一一年底為止,平均應稅所得已超過一千萬。

反觀其餘九九%的家戶所得,成長極其緩慢,至今尚未超過八十萬大關。



原因2:隱形財富難以追蹤

房產、股票資產暴增,卻不用課稅

這金字塔頂層一%的富裕家庭,二○一一年年所得更佔全台總所得約一成四。台灣所得分配集中頂層富豪的狀況,更可說「傲視」國際。

若將洪明皇的研究結果拿來和OECD的前一%收入調查對照,台灣在各主要國家中,所得集中趨勢竟僅次於美國,超過日本、法國、瑞典。



這,還只是龐大冰山的一角。因為洪明皇的研究並不包含房產、股票資產等稅務漏洞。

眾所皆知,台灣前一%的富豪面貌,除了知名上市公司大股東外,很大一部份,來自坐擁大片土地的地主家族,和靠房地產、股市致富的投資大戶。

然而,由於台灣的稅制嚴重不公,土地交易僅須按公告地價另課土地增值稅,股市交易所得也無僅課法人,造成富豪靠房市、股市交易賺取的巨額財富,過去根本不會被列為所得稅的「應稅所得」。

在研究機構靠稅賦資料統計所得差距時,無法納入巨大的隱形財富。換言之,台灣財富集中、貧富差距的真實面貌,遠比目前任何統計資料,都還來得嚴重許多倍

稅務資料都看不見的隱形財富,規模究竟有多大?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一度進行的國富調查,是目前唯一可以一窺真相的統計數字。

根據二○一二年的最新國富調查,從○七到一一年,台灣家庭五年來的財富增加,高達七成來自房地產和證券,總額更高達十一兆元新台幣。



而單是二○一一年,就有一.四九兆元,相當於全國六四.二%的財富增加,來自交易所得不會出現在稅務雷達上的房地產和證券。

原因3:資本大小決定命運

富豪躺著賺,平民難翻身

台灣資產價值飆升、五年創造高達十一兆元的潛在獲利,這一塊大餅,自然不可能屬於背負自用住宅沉重房貸,甚至仍是無殼蝸牛的一般受薪階級。

更直接一點說,以房地產交易為主,用錢滾錢的資本遊戲,早已讓台灣金字塔頂端的富豪和一般民眾之間的差距,比目前任何統計數據,都還遙遠。

而若要一探養地致富的富豪面貌,曾名列《Forbes》台灣富豪榜首位的宏泰集團掌門人林堉璘,最具代表性。「在台灣滿街跑的土地投資人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林堉璘,」宏大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董事長卓輝華說。

林堉璘看土地的精準程度,讓他在所謂「中人」,也就是專門仲介土地交易的掮客圈,擁有「偶像級」地位。一位土地仲介資歷四十餘年的鍾姓中人觀察,林堉璘早在民國七○年代,就開始大舉投資台北新重劃區的素地,

最高原則就是與政府都市計劃腳步亦步亦趨。他說,以台北信義計劃區為例,重劃前仍是一片苗圃、稻田與聯勤兵工廠。民國六十九年,市府正式公布重劃計劃,但除公家機關外,幾乎沒人敢貿然進場。

但林堉璘這位「老先覺」卻慧眼獨具。就在大家駐足觀望之際,他已在公告前後陸續就買下區內近萬坪土地。

從松壽路上的「Att4Fun」、威秀影城,直到國泰金控大樓與群益證券總部所在的交易廣場大樓,卓輝華估計,當時林堉璘的購入價格,一坪不過台幣七萬元到十二萬元不等。但如今,單以佔地二千六百餘坪的威秀影城土地為例,

市價已經漲到約每坪六五○萬,總值一六九億。換言之,二十四年間,林堉璘幾乎不用做任何事情,就賺到了整整六十八倍的財富。

林堉璘獲取更多資本後,更繼續在台北各處複製他的養地哲學。一位土地投資圈內人透露,如今包括基隆河截彎取直產生的大直重劃區、淡海新市鎮,乃至社子島,林堉璘都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地主。

「一般沒有資本的上班族,不論如何打拚,幾個人有辦法讓自己的收入,二十幾年內暴增六十八倍?又或者,你我投資報酬率都有二○%,但你有一千萬,我只有十萬元,誰比較有機會?」冠昱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方文寶直言,

在資本大量流入土地交易下,形成一般人難以跨越的門檻,也讓台灣愈來愈走向由資本大小決定收入多寡的極端不公社會。

原因4:稅制產業思惟落後

財富世襲 激化貧富差距

一%的富者愈富,財富、所得日趨集中,其實全球多數國家皆然。

從美國的「佔領華爾街」到香港的「佔領中環」,背後都是貧富差距激化,形成廣大民怨的寫照。

法國巴黎經濟學院教授皮克提(Thomas Piketty)去年出版的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引爆全球熱議。

當中就直指,近十年來,由於以歐美為首的各國,面對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時,選擇以大印鈔票、製造更多資本紓困為解方,破壞了資本主義在資產泡沫化後「重新洗牌」的自我調節機制,

造成全球財富繼續往全球少數的資本家集中,激化貧富差距。不僅形成財富「世襲」,更拉高社會對立的風險。

但台灣所得分配惡化的情況,卻遠比歐、亞諸國都嚴重,若加上土地交易等「看不見的財富」,甚至可能超過資本主義的老大哥美國。

稅制改革未能與時俱進,是背後的一大關鍵。

從一九九八年起,台灣薪資所得佔GDP比例一路下滑,和企業盈餘佔GDP比例一路上升,出現黃金交叉線。但台灣稅基卻主要由薪資工作者負擔



「全球財富高度向資本家集中,除了市場泡沫的自然調節外,就只剩下用稅制重分配一途,」前財政部長,成功大學副校長何志欽接受《天下》專訪時表示,「但近十年來,當歐美各國都開始稅改,增加資本利得稅時,台灣卻顯然反其道而行。」

台灣不僅脫離國父孫中山「漲價歸公」的主張,更往極端資本主義靠攏。

○五年,陳水扁政府以搶救SARS後的低迷房市為由,把土地增值稅減半;金融海嘯期間,馬英九政府把遺贈稅從五○%調降到一○%。執政者為解決眼前難關,陸續為高房價埋下的引信,終在游資氾濫、低利率的今天引爆。

何志欽指出,過去幾年,政府面對經濟成長趨緩、投資停滯,仍篤信「減稅救經濟」的舊思惟,不僅對佔財富增加比例最高,稅制卻長期不公的土地交易稅制毫無作為,甚至加碼大降遺贈稅。

造成十年來,所得稅結構中,來自受薪階級的「薪資所得」應納稅額,始終超過一半,來自股市和房地產交易的稅收比例卻不到一%。

「這種資本利得和薪資所得納稅額的懸殊比例,恐怕真的是台灣獨有,」何志欽說。

產業升級陷入僵局,企業主仍普遍傾向節省成本,而非創造價值,讓台灣薪資水平不但無法提升,甚至倒退,也是原因。

後果1:社會對立日趨嚴重

台灣變富人天堂 中產向下沈淪

「台商企業老闆太習慣cost down,這邊成本高,我就移到別的地方去,」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吳親恩指出,從台灣移到大陸沿海省份、再往內陸移,甚至轉戰越南、柬埔寨。「企業主將人力資源視為成本,不願投資台灣人才,

嘗試產業升級,造成薪資結構僵化,也拉大了貧富差距。」貧富差距嚴重擴大,一直是引爆社會動盪、對立、革命的關鍵因素。台灣落後國際的稅制和緩慢產業升級,等於變相鼓勵用錢滾錢的資本交易,讓台灣成為富人炒作資本的天堂。

原是支撐社會的中產階級,普遍有強烈的相對剝奪感,擔心落入「向下沉淪」的趨勢;沒有「富爸爸」的年輕世代,靠自身才能與努力翻身的機會,也愈來愈小。而富人,也覺得社會仇富,缺乏安全感。

「有一天,我碩士的指導教授、現在的院長對我說,我領的薪水其實跟他當年剛擔任教職時差不多,當下我真的呆了好幾秒,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一位民國六十六年次的大學助理教授對記者道出無奈的心聲。曾幾何時,

自己從中學時就嚮往的大學教職,在台灣已連所謂的「中產階級」都稱不上。苦學多年,更花上大筆金錢赴國外名校攻讀博士,但等這位年輕的助理教授如今終於學成歸國,完成年輕時的夢想,

他的薪資待遇,卻連負擔一對子女的養育費用,都顯捉襟見肘,更不用提在學校附近置產買房。「系上有個家境富裕的新生,開三百多萬的跑車來上學,他還問我將來要不要去他家的投資公司上班,」他苦笑著說。

「我只好告訴他也告訴自己,錢不是一切,工作的意義也很重要。」

後果2:經濟缺乏動能

資金集中房市股市 台灣奇蹟破滅

當薪資水平不進反退,房價卻在資本炒作下節節高升,年輕一代的專業菁英,不論擔任大學教職,或甚至醫師、律師,面臨的都是遠遜於過去的生活品質。

那麼,乾脆告別死薪水,勇敢創業?年輕世代也普遍面臨草創關鍵期,四處找不到錢的困境。「很多潛在金主很明白地告訴我,我們的計劃他很欣賞,錢也不是問題,但同樣的資金他拿去投資房地產,

有九成機率可以在一年內轉手獲利,我們卻至少要等五、六年才開始轉虧為盈。所以請我過幾年,公司開始獲利後再談,」一位七年級後段班的旅遊網站創業者無奈地說,「但我就是現在才需要資金啊,如果公司已經上軌道,我又何須四處找錢呢?」

資本家用錢滾錢的低成本、高利潤,不只相對剝奪了年輕世代的發展空間和居住正義,背後更大的隱憂,是形成投資集中於股、房市,而非投入產業創新的惡性循環,讓台灣經濟缺乏新動能。

「當炒股炒房的潛在獲利和風險、稅務負擔,都遠優於開創新事業、或投資研發時,企業主和資本家,為何還要投入產業升級?為何還要投資年輕世代?」何志欽直言。

曾經,台灣在七○年代,創下國民所得名列亞洲前茅,貧富差距卻最小的均富社會,被國際譽為「台灣奇蹟」。

但如今「台灣奇蹟」的新定義,已反轉為經濟成長亞洲四小龍最低、所得不均程度卻名列世界前茅。這既是殘酷的現實,更是國家競爭力和社會穩定的空前警訊。

如今,政府與其躲在官方統計數字後「自我催眠」,不如正視台灣所得過度集中的現實與警訊,徹底從土地為主的稅制改革開始,輔以完整的政策配套鼓勵產業創新、升級,提升員工薪資。

改變,已刻不容緩。

----------------------------------------------------------

小檔案:為什麼用繳稅資料 取代家庭收支調查

繳稅資料才能反映高所得狀況。

長期以來,研究所得分配的官方數據是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其表現方式為五等分或十等分的倍數比。問題是,家庭收支調查並不易反映高所得者的實際狀況,因為1.5萬戶左右的抽樣家戶很難觸及高所得者。

這也是為什麼法國經濟學家皮克提(Thomas Piketty)會改用賦稅資料來追蹤高所得者是否「富者愈富」的原因。皮克提的研究方法,已經被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等多位學者大量引用。

-------------------------------------------------------------

小檔案:所得與財富,有什麼不同?

所得是當年報酬,財富是截至目前累積的資產。所得,指的是特定時間(例如一年)內的薪資、利息、租金等報酬;至於財富則是某一時間點(例如截至2014年6月)所累積的資產價值,包括房地產、銀行存款、股票等。通常,政府統計僅針對家戶進行所得調查。

-------------------------------------------------------------

小檔案:國富調查

優點是可了解房產與證券佔全體國人財富的增加比例,但此公開資料無法追蹤計算1%富者與其餘99%的貧富差距。

主計處所做的「國富統計」,範圍包括房地產、機器設備,以及現金、證券等金融性資產。透過歷年比較,可以看出國人財富增長的狀況,其中以房地產價值的增加佔最大的比例。是目前唯一可以看到國人資產中包含房產、證券資料的調查統計。

-----------------------------------------------------------

洪明皇研究方法說明

國內取得賦稅原始資料極為困難。文化大學社福系副教授洪明皇採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克提(Thomas Piketty)的研究方法,以插補法估算台灣高所得家戶所佔比例。在實證分析過程,

也曾以1999年財政部綜所稅抽樣電子檔的高所得者所得份額數據,與插補法下計算的高所得者所得份額數據作對照,兩項資料的所得份額數據差異不大。

該研究論文已經審查刊登於中研院的學術期刊《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2013)《台灣高所得者所得份額之變化:1977-2010》。

所謂最高1%家戶總所得所佔全台總所得比例公式為:最高1%的稅籍家戶總所得�全體申報家戶總所得+潛在稅籍家戶(所得稅額未達起徵點與地下經濟)總所得。

[ 本帖最後由 快樂屠夫 於 2014-8-28 19:56 編輯 ]
發表於 2014-8-28 15:42:21 | 顯示全部樓層
金字塔頂端的那1%會給國民黨政治獻金啊,國民黨自然投桃報李掛勾再一起啊,當然對財團減稅啊,不課資本利得稅啊,國民黨高官退休後還可以去當門神,財團賺越多給國民黨政治獻金越多,國民黨當然越照顧財團,老百姓在國民黨眼裡根本不值一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8-29 12:54:09 | 顯示全部樓層
網友問題:貧富差距縮小,還是擴大?對老百姓來講很重要嗎?

回覆:

如果一個人有幾億的閒錢,在現在的投資環境下,他肯定會買多餘的空房屯積。土地是有限的。然後需要買房的人還是一樣多就會造成房子缺少,房價升高。

沒有辦法買房的人就無形中越變越多,造成不公平的社會循環。台北市起碼有2百萬人,1%是2萬人。

譬如有2萬個人每個人有幾億的閒錢,每個人多買3戶,那就會剝奪6萬戶房子的空間。然後有6萬戶的房子只有出租,永遠不賣,除非他覺得賣的話,賺的超級飽 (五倍利潤?)。大都市的房價就是這麼飆上去滴。

貧富差距越大,富人掠奪這個社會資產的力量也會越強大。現在生活在中低收入戶會無法翻身。因為房價飆高也會帶動房租升高,中產階級的實質薪水永遠追不上房價,一輩子負債纍纍。

貧富差距越大,社會治安也會相對性的越不穩定。換句話說,加入黑社會的人數會成倍數成長。結果:殺人,搶劫,綁架會是現在的幾倍以上。

所以談論一個市長的政績,這個城市的貧富差距就是他的成績單之一。

如果是全台灣民眾的貧富差距,那就是評論中央政府的政策是成功或失敗的指標。

[ 本帖最後由 快樂屠夫 於 2014-8-29 13:01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8-29 15:40:2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快樂屠夫 於 2014-8-29 12:54 發表
網友問題:貧富差距縮小,還是擴大?對老百姓來講很重要嗎?

回覆:

如果一個人有幾億的閒錢,在現在的投資環境下,他肯定會買多餘的空房屯積。土地是有限的。然後需要買房的人還是一樣多就會造成房子缺少,房價 ...
看看國民黨候選人背後就知道狀況了!
台北市連勝文背後有誰?
新北市朱立倫背後是誰?
桃園縣吳志揚背後又是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8-30 22:26:09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知道現任民進黨黨主席的蔡英文.
她是在金字塔頂端還是底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貪心鬼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14-8-30 22:44:35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4-8-31 12:14:2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貪心鬼 於 2014-8-30 22:44 發表
有飯吃,有工作......

才是人民,真正想要的


貧富差距

就是....富人讓利與否的問題


就業率

檢視政府施政的作為


對縣市而言....也是指標



首先,馬英九政府享受著台灣民眾賦予他的權力,可以動用一個國家的財政與數十萬的公職人員。藍營名嘴們反倒期待是民進黨給予可行性政策?就中央政府而言,平均每年人事費用支出大概在4-5千億元,佔整體預算的規模都在25-30%上下,與GDP的比則是在4%多,鄰近其它國家則多在1-2%上下。請問馬政府每年花費4-5千億元人民的血汗錢,那些藍營名嘴還好意思要他人提出可行性政策?那這樣子好了,馬英九做不了就下台,做不到反而還有道理哦

有好政策馬政府就會執行嗎?拜託,這個雜誌上面不是有提出來嗎?我一個小小鄉民都知道問題在哪裡。馬政府執政6年,花費3兆的人民血汗錢用於人事費,竟然還要他人指點?請注意這裡談到的100%只是中央政府的人事費而已。再來,馬金政權小圈圈可以容許他人的意見嗎?馬金體系就容不下自己黨內的人材或聲音。鸚鵡學舌嗎?藍營名嘴說謊不用本錢。提出好政策就會做?

原因1:所得分配失衡加劇 一%富人,坐擁全台一四%所得
解決辦法:稅制改革。

原因2:隱形財富難以追蹤  房產、股票資產暴增,卻不用課稅
解決辦法: 房產、股票資產課稅

原因3:資本大小決定命運 富豪躺著賺,平民難翻身
解決辦法:依房產多寡來限制房貸%,避免使用高槓桿金融原理。譬如第二套房子,只能貸款30%的房子資產。

原因4:稅制產業思惟落後 財富世襲 激化貧富差距
解決辦法:增加親子間贈予稅。


附著:很多的稅制改革躺在立法院很久了,都是中國-國民黨努力擋下。你真的以為馬政府想要人民過好生活嗎?為什麼大家批評馬政府是圖利財團,劫?以前台灣的稅制不是這樣滴,就是馬政府上任後改革的這些稅制造成貧富差距擴大。

完全執政,完全負責,原來又是一句馬政府的廢話


實在是無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8-31 23:12:20 | 顯示全部樓層
就是畫個稻草人來打, 然後把這個稻草人做的越大, 臉畫的越兇, 所有的禍源就是這個稻草人.

所以財團, 稅, 房地產, 股票, 就越畫越大, 越畫越兇, 漁民就拿步槍上刺刀, 衝阿!! 殺阿!! 說穿了不就大家貪小便宜嘛.

很多商店不收信用卡, 真的是手續費嗎? 申請免用統一發票, 真的是開發票很麻煩嗎? 課重税, 法國富人懂, 台灣富人都是蠢蛋, 新加坡不就更蠢了!!

殺豬宰羊的不怕牲口生太多, 最怕這些動物不生, 最近不是連烤肉都變貴了嘛. 哈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8-31 23:36:43 | 顯示全部樓層
沒辦法古老的傳說是城隍爺的千金說過一句話:全天下大家都"好野仔",那誰來幫偶抬轎?
但有一點臭貓必須說金字塔底下是地獄還是天堂,這比較讓人省思吧!!

光看到八成家長繳不起子女的學費,台灣的幸福指數還能亞洲第一,這很搞笑耶。
有本事也不能把別人的痛苦踩在腳上,造就自己的快樂吧。

蔣經國還會去捉尖端小辦子,但李登輝以後卻是拜這些頂端當阿公阿祖。
陳水扁跟進馬英九也不遑多讓。還拜到對岸當"阿公阿祖",這"數典忘宗"不敢碰,也做得太超過了吧!!

台灣開放大陸觀光,竟然是讓阿陸仔坐著數鈔票,台灣人還真的能忍。
除了苦笑,還是苦笑。

[ 本帖最後由 tsanchia 於 2014-8-31 23:38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1 11:04:40 | 顯示全部樓層
當馬先生說廠商還賺不夠之說
就註定雇主跟勞工天差地遠
現在好了,要選舉了,這政府
居然自動會幫勞工加基本工資
說穿了,就是怕選輸,當國民黨的歷史罪人!
怕被清算,跟阿扁一樣!
像這一款嘴臉的還好是國民黨的人
選前人民是老闆,黃金十年,選上了卻是老闆的黃金十年
勞工是卻愿恨十年,難怪貧富差距那麼大。
怪誰?怪自已的手投了一個超會騙票的人!
看到財團笑的嘴臉就直接想起國民黨騙票的嘴臉!
一樣可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6 23:14:0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5# WLIFE 的帖子

國民黨黨部中央黨員絕對是頂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7 22:02: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angfeilin 於 2014-9-6 23:14 發表
國民黨黨部中央黨員絕對是頂端

蔡英文家的祖墳也不差啊~~
重點有權貴別分藍綠,因為四大族群誰喊出來,誰又利用這議題來搞分裂,臭貓支持台獨,但不支持政客,不管藍綠。也不管是不是共產黨。
愛台灣,我們還是要堅持理念,別被政黨中的爛人牽著鼻子走。^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8 13:50: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2# tsanchia 的帖子

蔡以前也是國民黨的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8 15:59:1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angfeilin 於 2014-9-8 13:50 發表
蔡以前也是國民黨的阿

那麼蔡這種水準 民進黨也收
還當成寶 做黨的領導人
還肖想選總統
依你的說詞 民進黨真是LO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8 16:37: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4# ph3535 的帖子

棄暗投明阿
沒聽過嗎?該多念些書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8 17:57:5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angfeilin 於 2014-9-8 16:37 發表
棄暗投明阿
沒聽過嗎?該多念些書了

我聽過最好笑硬掰的言論
一樣的富有 更假藉選舉狠撈好幾億豬公錢
社會常識要有 不要讀死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8 22:21:0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angfeilin 於 2014-9-8 16:37 發表
棄暗投明阿
沒聽過嗎?該多念些書了


真不知什麼樣的人, 可以講這麼好聽的笑話, 哈哈哈!!

一個富豪的國民黨員, 坐在陽明山的豪宅家裏看韓劇, 千請萬請把人家拉出來當主席, 又千拜託萬拜託請去選總統, 到最後還要卑微的替富豪說, 她是棄暗投明, 嘖嘖嘖!!! 這是什麼情況阿, 政黨版的阿信嗎??? 呵呵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9-8 23:33: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angfeilin 於 2014-9-8 13:50 發表
蔡以前也是國民黨的阿

民進黨以前幾乎都是台版國民黨。
幹掉國民黨也一定要清除國民黨的餘孽。講一句不好聽三黨都該清黨,不然一些垃圾,並沒有藍綠紅之分。
講不好聽有一些黑道出身,還不是替選民做甲賣死。
重點不是誰是什麼黨派,而是誰當了政客,這裁該清除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2 18:49 , Processed in 0.1946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