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回復: 0

[稗官野史]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冊封為王的太監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12-17 03:25: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童貫﹐開封人﹐字道夫﹐號稱北宋六賊之一。童貫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般的悲喜劇色彩。他的一生中﹐開創了幾項中國歷史之最。如中國歷史上握兵時間最長的太監﹔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最大的太監﹔中國歷史上獲得爵位最高的太監﹔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國的太監﹔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冊封為王的太監。
  人們對童貫的印象﹐大概都來自於《水滸傳》。當時童貫官拜掌控朝廷軍事大權的樞密使﹐圍剿梁山草寇責無旁貸。然而﹐當他統領八十萬大軍去梁山泊鎮壓宋江起義軍的時候﹐卻中了十面埋伏﹐被殺得隻身逃回了汴京。但是至於童貫長得什麼樣﹐書中就沒有詳細描述了。其實翻一翻 《宋史》﹐首先就能看到對童貫的外貌描述。
  其人有三大特點﹕第一是 頤下生鬚十數﹐頤﹐便是下巴﹐也就是說童公公的下巴不同於一般公公﹐他的下巴是生鬚十數﹐可畢竟還是比不過一般的成年男人﹐所以鬍子可以數的清楚﹐只有稀稀拉拉的十數。但如果按照古人鬚長為美的審美標準﹐童公公僅憑這十數便足以笑傲群宦了。第二是狀魁梧﹐偉觀視﹐說明這位童公公不但英俊﹐而且很魁梧﹐看上去還很偉岸﹐委實是一個長身麗人。第三是皮骨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黑﹐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不像是閹割後的宦官。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歲才淨身有關。
  童貫為人出手相當慷慨大方﹐只是他仗義與疏財的對象都是那些後宮嬪妃、宦官、宮女﹐以及能夠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身邊的近臣。這樣皇帝耳邊經常可以聽到關於他的好話。更重要的是﹐這樣一個陽剛外形的人﹐卻性情乖巧﹐心細如髮﹐對皇帝的心理具有極強的洞察力﹐每每能夠事先預知皇帝的意趣意圖﹐於是說話做事很少荒腔野板﹐從而大得皇帝歡心。
  童貫淨身入宮時﹐便拜在同鄉、前輩太監李憲門下作徒弟。這位李憲是神宗朝的著名太監﹐在西北邊境上擔任監軍多年﹐頗有些戰功。童貫讀過四年私塾﹐有些經文根底﹐跟隨李憲出入前線﹐又打下了軍事上的根基﹐很有點能文能武的味道。加上他曾經十次深入西北﹐對當地的山川形勢相當瞭解。這使他在宦官中很不尋常。不過﹐看起來李憲對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提拔照顧﹐致使童貫進宮二十餘年﹐始終沒有出人頭地。如果不是趙佶這種性情的人作了皇帝﹐或者換句話說﹐如果神宗皇帝能多活二十年的話﹐他說不定會默默無聞地老死在皇宮裏。
  從時間上推算﹐徽宗入繼大寶時﹐童貫已經四十八歲。這個年齡﹐正是人生經驗、閱歷、精力臻於巔峰之際。徽宗以內廷供奉官的名義﹐派他到杭州設明金局收羅文玩字畫﹐第一次為他打開了上升的通道。一般說來﹐內廷供奉官大體相當於皇宮的採購供應處長﹐並不是一個多高的職位﹐卻是一個很有油水的肥差。童貫沒有滿足於撈取好處﹐他對這次機會的利用﹐稱得上老謀深算﹐意味深長。
  據《宋史》記載﹐童貫進宮後﹐以其辦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薦﹐頗得徽宗重用﹐頓時風生水起。西元1111年﹐即政和元年童貫進太尉﹐領樞密院。從此﹐童貫位列三公﹐宣和七年﹐童貫因收復全燕之境﹐封廣陽郡王﹐統率大軍重鎮邊疆﹐駐紮大原。當時﹐金已滅遼﹐大舉興兵南侵。童貫見大勢已去﹐由大原遁歸汴梁﹐且不聽欽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隨徽宗南巡。於是﹐大學士陳東等上書劾蔡京、童貫等六人為誤國六賊。童貫的主要罪名是 結怨遼金﹐創開邊隙。其實遼金之怨非童貫所結﹐邊隙亦非童貫所創。童貫掌握兵權二十年﹐在與夏、遼﹐金戰鬥中﹐有勝有負﹐但還算盡力﹐並無投敵誤國。北宋之亡﹐根本在於朝庭腐敗﹐經濟崩毀。童貫為眾矢之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太監﹐朝中大臣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貫驕恣而為﹐上下結怨。徽宗禪位﹐欽宗登基﹐童貫失恃﹐靖康元年﹐也就是西元1126年﹐被一連三貶。
  雖然童貫被貶謫﹐人們仍畏他詭詐﹐畏他勇力﹐所以﹐張澄奉詔追斬童貫﹐不敢輕意動手。張澄一路追到南雄州﹐先派隨員上門拜謁童貫﹐假稱有聖旨賜給茶葉、藥物﹐要童貫回京擔任河北宣撫﹐明天中使即可到來傳旨。童貫信以為真﹐拈鬚而笑﹕「還是少不了我!」並留下張澄派來的隨員。第二天上午﹐張澄來了﹐童貫欣然出迎﹐跪接聖旨﹐張澄當即宣詔﹐申斥童貫十大罪狀。待童貫省悟過來為時已晚﹐被張澄派來的隨員—刀砍下頭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9 23:14 , Processed in 0.1047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