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9|回復: 0

[稗官野史] 國賓接待中的逸聞趣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1-25 08:06: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是外交部禮賓司的老兵﹐三進三出禮賓司﹐在那裏任職共約20多年。我第一次參加國賓訪華接待是在1967年。當年﹐一位非洲國家總統訪華﹐對方堅持總統座車掛其總統旗﹐那時國內只有該國國旗﹐沒有那位總統的總統旗。禮賓司只好發電通過我駐該國使館﹐請對方自帶總統旗。那位總統抵達北京當天﹐司裏派我前往首都機場向總統專機上該國的禮賓官索取總統旗﹐並火速送至大北窯處﹐套掛在備用的一輛敞篷車旗桿上。那時大北窯是市區群眾夾道歡迎國賓的起點。總統進入市區﹐我國領導人陪他乘敞篷車檢閱歡迎群眾。自我第一次參加國賓訪華接待至今已有30多年了。我參加國賓訪華接待親歷親聞的趣事歷歷在目。
  1965年我一進禮賓司﹐常常聽到老前輩講述周總理對禮賓人員嚴格要求的故事﹐其中有一些故事讓我終生難忘。例如:接待國賓要做到「主隨客便」。「主隨客便」就是要尊重來訪客人的生活習慣﹐尊重他們的要求和需要﹐根據不同情況﹐調整對客人的安排﹐讓客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周總理的「主隨客便」逸聞不勝枚舉。1964年10月阿富汗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陛下和王后訪華。當天下午4時抵達北京﹐晚7時中國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為其舉行盛大國宴。晚上7時﹐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國家領導人都到齊﹐在等候國王和王后一行。但王后在賓館化妝打扮﹐找不到她喜歡的衣裝﹐而遲遲未離開賓館去人民大會堂。周恩來總理得悉原委後指示:不要去催促阿方。等到王后換完她滿意的服裝後隨國王抵達宴會廳之時﹐已是晚上7時45分。對此﹐國王再三表示歉意。
  1970年初﹐一位外國國家元首對華進行國事訪問。在他訪問北京第二天下午﹐周總理秘書通知接待辦公室﹐毛澤東主席在半小時後接見這位總統,讓禮賓官馬上通知他。這位總統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當時他剛剛在房間做禱告。總統警衛秘書告訴中國禮賓官﹐總統禱告一般需要二十至三十分鐘。中方禮賓官將此事立即報告周總理辦公室。周總理立刻電話交代禮賓官﹐不要去打擾驚動總統﹐等總統禱告結束才請他。周總理立即動身去毛主席處匯報工作﹐利用匯報機會拖延一下時間﹐以便等這位總統禱告完畢。事後﹐總統獲悉此事很受感動﹐見了周總理多次為此事表示歉意和不安。
  周總理非常重視各國的風俗習慣。他有一句話﹐我銘刻在心。他說:「尊重一個國家的傳統習慣﹐實際是對這個國家的尊重。」在他的親切關懷下﹐禮賓司人員努力做到周到細緻﹐尤其是註意尊重來賓的傳統習慣。多年來為來自穆斯林國家的國賓舉行的國宴﹐均安排清真全席。宴席上不用酒類﹐而是用飲料或茶水。在宴會上如個別外賓飲食有某種忌諱﹐還作特殊安排。有一次在宴請外賓時﹐宴席上了包子。周總理詢問制定菜單的禮賓人員﹐今晚的包子是什麼餡的﹖回答說:大概是豬肉的。周總理很不高興地說:「什麼是大概﹐如是素食者或伊斯蘭教徒﹐那怎麼辦﹖」
  周總理強調禮賓工作人員要細緻周到。1970年初有一位來自南太平洋島國的國家領導人訪華﹐他身胖體重﹐行動緩慢。訪問西安時﹐下榻省政府賓館事先也派先遣組察看﹐但百密也有一疏﹐賓館因多年失修﹐室內和衛生間的設備也陳舊﹐沒有認真細緻檢查每件設備。誰也沒料到那位國家元首一進賓館就急用衛生間。沒有多久﹐就聽到衛生間傳來一聲巨響﹐原來抽水馬桶被國家元首坐塌了﹐他股部受了輕傷。這一事故影響貴賓當天下午的活動。周總理得悉後﹐嚴厲批評這件事﹐並親自向該國家元首表示歉意。
  周總理在執行「客隨主便」和「主隨客便」原則方面是楷模﹐深受讚揚。他常強調尊重對方﹐不強加於人。他細緻周到的工作作風更令人欽佩。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賓訪華紛至沓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在禮賓司最牽情動魄並終身難以忘懷的﹐是當國賓接待處副處長的日子裏。我常和同事整天忙忙碌碌﹐要辦的事情太多太多。外交無小事的信念﹐使我戰戰兢兢﹐渾身是勁。每年約有百起國賓訪華﹐這意味著世界歷史天平向中國傾斜。想到此﹐我歡欣鼓舞。
  禮賓官工作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幾乎沒有上下班之分﹐大量的準備工作必須在國賓抵達前完成。我記得那幾年裏﹐幾乎沒有一起國賓訪華的名單和日程是一成不變的。那時沒有電腦﹐重複勞動成為我的家常便飯。國賓訪華的安全和醫療保健、賓館、乘車、贈禮方案等﹐是禮賓官必須仔細考慮之中的。國賓抵京後﹐我們就開始在釣魚臺賓館緊張工作﹐有時還得提供一天24小時的服務。幾天之後國賓離華﹐我和同事才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回家顧不上休息﹐又得迎接新任務﹐真是站不旋踵。
  1975年美國福特總統訪華﹐總數450人﹐其中正式成員37人﹐記者170人。我參加福特總統訪華先遣組接待﹐深感到禮賓人員的擔子重了﹐尤其接待美國總統訪華﹐要面對大「折騰」考驗。時間緊、人數多﹐做好接待並非容易﹐必須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嚴謹的工作作風面對大「折騰」。
  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在華訪問9天﹐訪問了北京、上海、桂林和香港。這次隨克林頓總統訪華的人數是歷來最多的﹐共有1200多人。總統夫人、女兒、嶽母以及5位部長、6位議員及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太平洋艦隊司令等。隨行人員當然還有總統的貼身服務人員和夫人希拉裏的理髮師。隨團採訪的記者有375人﹐其中200人可以隨機前往﹐團中套團。除總統專機空軍一號外﹐還要用3架客機和好幾架C-141運輸機﹐美專機在華停降93架次﹐除了運送人員外﹐還運送通訊設備83噸﹐防彈車、生活用品等大量後勤保障物品100多噸。這次隨團而來的還有兩輛黑色的專用安全通訊車、10輛防彈車、受到嚴密保護的總統標誌和防彈的放講稿小臺架及飲用水等設備與用品。一位白宮的先遣人員開玩笑地說:「幾乎要把整個白宮都搬到中國去了。」其費用難以計算。安全、後勤等先遣組先後共3批﹐每次均在百人以上﹐在京與中方有關部門舉行會談﹐看總統計劃訪問的場所﹐僅第二批先遣組在京看點就有53個。顯然組織接待工作複雜、難度大。
  一般情況下﹐禮賓官很少遇到這些大「折騰」﹐但隨著國賓訪華越來越多﹐大「折騰」是難避免的﹐認真應對﹐認真細緻﹐做好每件瑣碎平凡事情﹐才能確保國賓訪華成功。
  國賓在華活動都喜歡堂堂正正走正門﹐走有氣派或裝飾嶄新的正門。哪位訪華總統喜歡走邊門、走後門﹖在我記憶裏﹐唯獨美國總統裏根訪華時喜歡走邊門、旁門。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美國總統裏根應邀訪華﹐夫人隨同。這是中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之後﹐美國第一任在職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國家元首互訪﹐是兩國關係中的一件大事。裏根總統應邀正式訪華﹐中方當然像接待其他國家元首一樣熱情隆重﹐禮儀周全﹐並採取各種各樣安全措施﹐確保他們在華的安全﹐做到萬無一失。
  這位美國總統訪華﹐排場大﹐要求多﹐安排複雜﹐先後派了數個先遣組。各個先遣組任務不同﹐光安全先遣組就有管總統夫婦飲食起居﹐有管隨身警衛﹐有管交通安全等等。儘管外交部主管禮賓的韓敘副部長向美方表示﹐中方完全有能力充分保證總統的安全。但美方對中國安全措施還是將信將疑﹐並不斷提出可笑的要求。美方提出要派其特工人員下廚房監督中國廚師做菜﹐說他們總統吃的東西都必須經過特工人員檢查。韓敘聽了哭笑不得﹐說:「給美國總統吃的東西﹐我們領導人也同樣吃。」也許美國安全官自己也覺得這要求太荒唐﹐因此再不堅持。實際上﹐裏根總統夫婦在中國宴席上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在釣魚臺國賓館﹐總統隨行「禦廚」為裏根總統夫婦準備早餐和平時用餐。中方在總統套房備餐間安放的各種物品全被搬到了走廊裏﹐當然談不上他們吃中方準備的早餐了。可口可樂、橙汁﹐去咖啡因的咖啡等各種飲料﹐都是從美國運來的。其實﹐中方知道裏根只喝去咖啡因的咖啡﹐賓館都給他準備了﹐美方安全人員就不讓裏根喝。釣魚臺國賓館人員也感到莫名其妙。
  他們每到一處﹐中方從禮儀考慮﹐總是安排裏根總統夫婦堂堂正正走正門﹐走嶄新的正門﹐並告知中方主人將在那裏迎接。但美方的安全官總是提出裏根總統走邊門或旁門。中方負責安全警衛的同誌說:「這樣可能不太好吧﹐顯得對總統不禮貌似的。」美方安全人員說:「沒關係﹐我們總統已習慣走邊門了。」在北京時﹐裏根總統去長城飯店出席招待會﹐不走正門。車子徑直開到飯店南邊的車庫門口﹐進入車庫後﹐穿過裝修簡單的水泥走廊﹐經過兩旁廚房、庫房和服務人員辦公室等後勤設施﹐最後才到達大堂。在西安參觀兵馬俑博物館後去參觀當地一個市場﹐裏根出發前還得穿上防彈背心﹐就怕受槍擊。
  為什麼總統裏根處處成為驚弓之鳥呢﹖事出有因。原來裏根就任總統的第70天﹐曾經發生震驚世界的裏根遇刺事件。1981年3月30日﹐裏根在華盛頓一家旅館的宴會廳發表午宴演講後離開時﹐遭到槍擊。他的新聞秘書的頭部被擊中﹐以致癱瘓。裏根總統本人也中了一顆槍彈﹐幸好不是致命的﹐10多天後康復。後來得知﹐槍擊者是一名「精神錯亂者」。來中國訪問時﹐其內心的擔憂還在。此事對其安全人員壓力很大﹐來華後他們的神經仍然極度緊張﹐偏愛走邊門﹐看來也不難理解!
  按照禮賓習慣﹐不能安排國家主席在病房裏會見來訪的國家總統!在我的記憶裏有一次例外﹐病房裏兩國元首會見成為美談趣事。1990年6月26日至7月1日﹐應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的邀請﹐乍得總統哈吉侯賽因·哈佈雷來華進行正式訪問。25日﹐乍得總統抵京前夕﹐楊尚昆因患闌尾炎突然住院手術治療。禮賓司長江康緊急約見乍得駐華大使阿裏﹐通報楊主席的病情﹐並告知中方將由時任副主席的王震出面接待。阿裏表示﹐乍得總統已在來華途中﹐他本人難以做主﹐等總統抵京後﹐請中方直接告知。
  哈佈雷總統專機準時於26日下午1時45分抵京。在前往釣魚臺國賓館途中﹐陪同團長陳敏章部長向乍得總統哈佈雷通報了楊尚昆因病住院有關情況。總統聽後未作任何表示。到達賓館後﹐乍得駐華大使告訴中方:由於旅途勞頓﹐總統需要休息﹐當天下午的歡迎儀式和當晚的國宴取消﹐其他日程待商定。顯然﹐乍方對中方的安排產生了誤會。
  當晚6時﹐雙方有關官員就哈佈雷總統訪華日程進行磋商﹐但未達成共識。當晚9時﹐乍得外長奧馬爾、新聞部長賽義夫和乍得駐華大使阿裏緊急約見陳敏章等人。外長奧馬爾首先祝楊尚昆主席早日康復﹐接著宣佈乍方的決定:鑒於乍中兩國關係友好﹐這是乍得總統哈佈雷首次訪華﹐應當盡可能取得成功﹐但看起來難於實現﹐建議在正式訪問尚未開始前取消這次訪問﹐以便日後再來。
  乍方的這個計劃﹐讓在場的中方人員都感到吃驚。但陳敏章仍沈著冷靜地解釋說:楊尚昆主席生病25日晚上才被確診﹐不可能提前通報乍方。中方已為哈佈雷總統的日程安排做出很大努力﹐實質活動都未改變﹐總統抵京的消息已登報﹐國內外記者都知曉﹐突然中斷訪問定會產生更大的誤解。中方真誠希望哈佈雷總統能繼續訪問並取得成功﹐請乍方重新考慮剛才的決定。
  為了消除乍方的疑慮﹐陳敏章根據時任總理李鵬的指示﹐提出了新的調整日程方案:國賓接待規格不變﹐熱烈隆重歡迎。通過一番真誠的安排和溝通﹐最終感動了乍得貴賓。6月27日上午10時﹐王震受楊尚昆委託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主持隆重的歡迎儀式。隨後王震禮節性會見哈佈雷總統及夫人﹐會見時﹐王震代表楊尚昆和中國政府熱烈歡迎哈佈雷總統訪華﹐解釋楊尚昆因病住院不能親自接待。當天上午11時﹐李鵬前往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哈佈雷總統並舉行正式會談。中午李鵬和夫人朱琳在釣魚臺芳菲苑為哈佈雷總統及夫人舉行歡迎國宴。當晚﹐時任國務委員的李鐵映為哈佈雷總統及夫人在釣魚臺養源齋舉行便宴﹐並遞交楊尚昆的親筆信﹔28日上午哈佈雷總統參觀故宮後﹐在中南海會見時任總書記江澤民﹔28日下午哈佈雷總統到301醫院看望楊尚昆。中方的特殊安排﹐滿足了乍方的要求﹐解除了他們的疑慮﹐哈佈雷總統十分感動。
  28日下午6時話別的時候﹐哈佈雷總統動情地對王震說:「我在這次訪問中結識了中國領導人﹐深感榮幸﹐特別是楊尚昆主席在病床上﹐仍同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使我深受感動。這次訪問非常順利﹐在北京生活十分愉快﹐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哈佈雷總統在回國前﹐分別向江澤民、楊尚昆和李鵬寫了感謝信﹐新聞部長賽義夫感慨地對我陪同人員說:「如果我們在別的國家做出取消訪問的表態﹐人家不會予以挽留﹐中國沒有這樣做﹐表現出一個大國的度量。」
  釣魚臺國賓館在歷史上是著名的風景區﹐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釣魚臺於1959年正式成為國賓館﹐成了訪華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等政要人物下榻的地方。它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其中湖區面積為5萬平方米﹐是一座規模宏大、環境優美的國賓館。
  國賓館中作為國賓下榻的15幢別墅樓﹐建築造型不同﹐風格各異。芳菲苑是一座寬闊明亮、裝飾美麗大方、光彩奪目的宴會大廳﹐也可作大型集會之用。芳菲苑裏還有莊重宏偉的會談大廳、雅致舒適的會客室。國賓館設有俱樂部﹐它於1986年建成﹐設計新穎﹐環境幽雅﹐有大小酒吧、美容室、保齡球室、臺球室、橋牌室等﹐服務設施齊全。
  國賓館擁有多名廚師﹐烹飪技藝高超﹐掌灶名廚善制中、西名菜餚﹐博各系菜餚之長﹐自成國賓館菜餚獨持風格。國賓稱讚釣魚臺國賓館獨特菜餚﹐稱其「臺」菜為名符其實的「秀色可餐」。釣魚臺國賓館每年接待百餘起訪華國賓﹐見證新中國外交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進程。國賓館是國賓的家﹐根據國賓的生活習慣、特點及愛好﹐做好生活接待。國賓下榻這裏就像在家一樣﹐使客人感到賓至如歸。例如:1972年2月﹐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在此下榻。尼克松是一位酷愛音樂的政治家﹐彈得一手好鋼琴。來京前禮賓司在國賓館總統套間裏安排了一臺高級中國製造的鋼琴﹐尼克松來到賓館步入總統套間時﹐一發現這臺嶄新的鋼琴﹐還未休息一下﹐就興致勃勃地彈起來!尼克松連聲稱它:「好琴!好琴!」又如: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訪華﹐事先得知﹐他身體魁梧﹐身高超兩米﹐就請國賓館專門為他特製一張長兩米多的堅固舒適睡床。他見到它很高興﹐感謝中方細緻周到的安排。他說他可以每晚睡好覺﹐以旺盛的精力參加活動了。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1970年10月上旬金日成首相訪華﹐1986年10月12日至1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偕菲利普親王訪華等等﹐都愉快地下榻在這裏。他們都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前些年我參加外交部離退休幹部在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舉行的「共度重陽」團拜會時﹐一位老同誌對我說:「釣魚臺國賓館是你的半個家。」這句話讓我感慨萬端。我在禮賓司任職多年﹐職責所在﹐真說不清去了多少次釣魚臺賓館接待國賓。我高興得知:到2000年釣魚臺國賓館接待奧地利總統時﹐共計接待800起國賓﹐到今天已接待有1000多起國賓訪華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21:09 , Processed in 0.1004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