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回復: 0

[稗官野史] 薛岳將軍三戰長沙成就虎將之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0-24 00: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薛岳,國民革命軍將領,軍事家。在抗戰期間,率兵奔赴抗日前線,先後參加過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更以3次指揮長沙會戰享譽中外,被認為是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而正是他的三戰長沙成就了其虎將之名。由此綽號「老虎仔」,日軍稱之為「長沙之虎」,那麼薛岳將軍三戰長沙時殺了多少日本人呢?
  1939年9月14日,日軍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日軍精銳部隊18萬多人,在海空軍的配合下直取長沙。大敵當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軍委會從戰略考慮決定棄守長沙。薛岳堅信長沙一定守得住。毅然抗命,電呈軍委會,表示「誓與長沙共存亡」的決心。日軍從贛西、鄂南和湘北3面發動進攻,打得最激烈的是湘北戰場。9月18日早晨,日軍第六師團及奈良支隊集中炮火,向新牆河北岸的守軍前線警戒陣地進行猛烈炮擊。胡春華營與史思華營拚死抵抗,一場激戰由此展開。
  在接下來的3天裡,日軍不斷地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擊。守軍陣地的防禦工事幾乎全部被毀。戰至21日下午,胡春華營幾百個活生生的小伙子,只剩下不到50人了。黃昏時分,日軍終於攻佔了胡春華營與史思華營所在的警戒陣地,兩營官兵全部壯烈殉國。中國守軍有計劃地順利撤退,激怒了岡村寧次。圍殲第九戰區主力於新牆河畔的預定計劃已經落空,岡村寧次只有急令緊追不捨,死死咬住後撤中的中國軍隊,以求決戰。然而渡過新牆河後,被中國軍隊和民眾破壞了的交通道路,使他的機械化優勢無從施展,只能在中國軍隊的屁股後面徒步跟進。
  岡村寧次特地乘飛機觀察戰場。他從空中俯瞰,長沙城就在眼前,但他的目光停留在幕阜山、九嶺山的崇山峻嶺時,他隱約感受到其中隱藏著的中國軍隊隨時都要跳出來「捶他」,使他生出莫名的心驚。他頓然醒悟,他的對手薛岳將軍並非抵擋不住,其手裡還有眾多有生力量,足以以長沙城為中心,擺開一個口袋陣,張網以待!而他的各路部隊被中國部隊沖得七零八落,再這樣打下去,部隊將被一個個切割、包圍、吞沒… …他竭力克制著悵然若失的情緒,下達命令:「全線撤退!」
  薛岳得知日軍撤退,馬上下達全線追擊令。於是全線殺聲四起,中國軍隊猛追猛打,給日軍致命的打擊。第一次長沙會戰打退了日軍輕狂進攻,共殲敵3萬餘人,成為日軍侵華以來遭受最大損失的戰役,對日軍士氣打擊嚴重。
  1941年阿南惟畿接任日軍十一軍司令官後,制定出一個「加號計劃」,決定集中12萬精銳兵力,力爭殲滅中國軍隊第九戰區主力。這一年的9月18日,是「9·18」事變十週年紀念日。阿南惟畿便決定這一天為正式進攻日。對於日軍再次要來攻打長沙,薛岳自然心裡有數,但他在判斷日軍兵力部署及進攻方向上,卻犯了一個嚴重錯誤。他認為日軍還是按第一次長沙會戰的老套子,從贛北、湘北、鄂南三路進攻,於是「照本宣科」,在軍力安排方面,基本上把第一次長沙會戰時敵進攻路線作為己方重點防禦方向。由於分散用兵,這仗還沒打,薛岳就先輸了一陣。
  18日晨,日軍如期發動全面攻勢,當天便突破新牆河防線,如入無人之境,三路隊伍齊頭並進,直指汨羅江。薛岳思慮再三,一邊急電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請求增派3到4個軍增援;一邊急電湘北各部隊迅速行動,計劃在汨羅江一線與日軍一決雌雄。孰知,薛岳下達的作戰命令在電波傳送中被日軍截獲,並被破譯。
  阿南得到這難得的情報,興奮異常,立即變更原定在湘江兩岸消滅中國軍隊的計劃,改在撈刀河以北捕捉我軍主力,然後直取長沙。而第九戰區的各部隊卻不知電令已洩露。在接到命令後,馬上向各自的指定方向開進,一個個落入了日軍早已設好的陷阱。在第九戰區的部隊中,有兩支王牌部隊。這就是素有「泰山軍」之稱的第十軍和以「抗日鐵軍」聞名的第七十四軍。
  第十軍接到增援命令後,經過3天日夜行軍,趕到金井地區,恰好落入了阿南的包圍圈。第十軍預備第十師、第一九○師先後遭到日軍的突然打擊後,官兵們奮起反擊,但傷亡巨大,其中一九○師師長朱岳重傷,副師長賴侍湘犧牲。與此同時,第十軍軍部也遭到一股精銳日軍的包圍。軍長李玉堂親率特務營,捨命向西北突圍,一直跑到青山鋪才脫離了戰場。
  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中國軍隊沒有一個整師被擊潰的記錄,而現在在短短的1個星期內,第九戰區第二十六、第三十七、第十軍3個主力軍便先後被日軍擊潰,薛岳不得不命令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從長沙撤往湘潭。此刻薛岳手裡還有一張王牌,這就是第七十四軍。9月25日,薛岳電令第七十四軍以先頭部隊兩個師急速挺進黃花市,保衛長沙城。然而這電令再次被日軍破譯。阿南明白了薛岳的意圖後,立即改變部署,打算先吃掉中國最精銳的第七十四軍再進攻長沙。
  見日軍已搶佔了制高點,第七十四軍軍長王耀武命令第五十七師不惜代價拿下春華山,另令第五十八師變被動挨打為主動進攻,先掃清春華山附近各日軍據點。經過3天的苦戰,第七十四軍終於突出敵圍,免於全軍覆滅。29日日軍第四師團開進長沙。薛岳要守住長沙的願望被打破。正當阿南的大軍向長沙長驅直入時,其後方卻屢遭緊隨而來的中國軍隊的四面打擊,後勤補給線幾乎全部被切斷。雖然眼看勝利到手,但阿南由於兵力不足,重複了他的前任岡村寧次曾下達過的命令:「全線撤退。」
  薛岳見狀,迅速指揮中國軍隊各部對撤退中的日軍進行包圍。日軍完全是在苦戰之中艱難北撤的,傷亡極為慘重。因此中國軍隊最後可謂反敗為勝,但薛岳並沒有盲目樂觀,而是痛定思痛,在總結第一、二次長沙會戰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利用湘北複雜地形,與敵後退決戰的「天爐戰法」,讓日軍聞之喪膽。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8日,美、英兩國對日宣戰。為了配合盟軍作戰,蔣介石命令薛岳,從第九戰區抽調第四、第七十四軍南下,擬配合第四、第七戰區進攻廣州,以消解日軍攻取香港的打算。日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聽說薛岳的兩支精銳部隊南下,決定再攻長沙。薛岳早已把他的「天爐戰法」打造成熟,並迅速把南下的第四軍、第七十四軍和駐常德的第七十三軍調回參加會戰。12月23日晨,日軍正式發動大規模進攻。薛岳指揮我軍按照計劃逐次抵抗,給日軍極大消耗,為決戰贏得了時間。
  1942年1月1日,薛岳下達了總攻命令,並給守長沙的李玉堂第十軍下了道死命令:「命令你軍固守長沙,務求成功,嚴令部隊作戰,不得退縮,擅自後退者殺無赦,重傷兵亦不得後撤。」1月3日,長沙城的守衛戰進入了最艱苦的階段。日軍兩個師團集中步兵強攻,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猛烈的衝鋒。中國軍隊第一九○師師長朱岳、第三師師長周慶祥和預備第十師師長方先覺等親往一線督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
  就在戰鬥進行到最為激烈的時候,薛岳站在一間四面都掛滿了軍事地圖的作戰室內,不斷地下達著新的作戰命令。他已連續幾天幾夜不眠不休,兩眼紅腫如銅鈴。戰鬥拼到最後一刻時,薛岳不顧自己的安危,把身邊的兵力全部調到了前線。這時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一股日軍特種部隊,摸到了薛岳在愛晚亭邊的指揮部。僅剩的一個警衛營拚死抵抗,打退了這股偷襲的日軍,這才保證了最高指揮官薛岳的生命安全。
  1月3日,正當第十軍死守長沙時,第九戰區的大軍正迅速向長沙外圍合攏,以9個軍的優勢形成了一個從東南、東北、西面及北面對日軍的包圍圈。為防止日軍逃跑,薛岳當機立斷,通令各部,限於1月4日晚全部進入第二次攻擊到達線。日軍第十一軍參謀長木下勇已感到死神的威脅。他率眾參謀齊集阿南臥室,懇請阿南下令撤退。阿南開始還有些猶豫,畢竟長沙城就差一步之遙。但在眾參謀一再苦求下,他知道攻下長沙已不可能,再不走就有全軍覆滅之危。他咬著牙,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1月15日,日軍各部在付出沉重的代價後,逃回新牆河北岸,擺脫了中國軍隊的追擊。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擊斃擊傷日軍56944人,俘虜日軍中隊長松野榮吉以下官兵139人,繳獲一大批槍支彈藥和物資。就歷次中日戰爭中的戰場成果與記錄而論,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戰績應是最為輝煌的,而薛岳將軍更是因此被日軍稱之為「長沙之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7 03:51 , Processed in 0.1269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