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回復: 0

[稗官野史] 歷史上和太監偷歡慘遭雷劈的皇帝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1-13 19:11: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愛新覺羅家族是一個善於騎射,勇於征戰的家族。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有百步穿柳枝,連射五箭,都攢在一處的絕技。清朝入關在北京定都以後,也一直重視和繼承祖先刀馬射箭的傳統。在清宮起居注檔案及內務府檔案中,就有多處記載有關射箭、摔跤、冰嬉等內容,並以此為家法垂訓後世,告誡子孫後代。
  嘉慶曾言:「秋獮大典為我朝家法相傳,所以肄武習勞,懷柔藩部者,意至深遠。」可見嘉慶帝非常看重和喜歡木蘭秋獮的,「木蘭」一詞是滿語,它的意思是哨鹿用的哨子,秋獮即秋天打獵。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時候,他就曾跟隨乾隆帝一起到避暑山莊進行木蘭圍獵。嘉慶皇帝的登基可謂是一波三折,當他終於送走乾隆帝自己開始親政後,清朝吏治腐敗的問題已經開始顯現了,查抄和珅、反抗白蓮教起義、治理洪災、遭遇刺客、科考舞弊... 嘉慶帝親政後接過的可謂是一隻沉重的權杖,面臨著多難之秋。直到嘉慶二十四年(1819),這時期清朝統治相對比較穩定,國立和財力也逐漸恢復,不久即將迎來自己的周甲之年,嘉慶帝非常高興,決心要轟轟烈烈地慶祝一下。可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這卻是他人生中最後的一次壽辰慶典,不到一年的時間,他便與世長辭了。
  在嘉慶二十五年(1820)的盛夏,這年嘉慶帝已經是六十一歲高齡,他決心到承德避暑山莊外的木蘭圍場去秋獮。皇次子智親王綿寧、皇四子瑞親王綿忻、皇孫貝勒奕緯一同陪嘉慶帝隨駕出行。一些文武大員、名優藝伎一同排成長長的列隊向木蘭進發,不久抵達熱河,安頓於避暑山莊。從北京城到熱河經過了7天的長途跋涉,年逾花甲的嘉慶帝雖然有些勞累,但身體並沒有什麼異常,用他自己的話說:「朕體素壯。未嘗疾病。雖年逾六旬。登陟川原。不覺其勞。」在路途中嘉慶帝日行數十里路之外,還要處理一些國家行政事務。在嘉慶帝到達避暑山莊後,才隱隱感覺到身體有些不適。
  在二十五日他仍然堅持組訓到寺廟去燒香行禮,皇次子綿寧、皇四子綿忻跟隨在身邊,他們發現父皇的臉色不太好,但是誰也沒有在意。可是誰也沒有料想到,嘉慶帝回去之後就一病不起,而且病情突然加重,危在旦夕。他身旁的皇子和王公大臣們慌忙去請御醫。並召大臣賽沖阿、托津等入室。誰知每過多久,嘉慶皇帝就不會說話了。太醫們沒有見過如此怪病,都感覺束手無策。到了晚上八九點鐘,忠厚的嘉慶皇帝便在電閃雷鳴中神秘的死在煙波致爽殿的龍床上,享年六十一歲。
  嘉慶皇帝從病倒到死亡僅僅是一天的時間,好好的皇帝為何會突然死亡呢?這不免令人產生疑惑,除了天災人禍等突發事件使人驟然離世,有什麼疾病會讓人死的如此之快呢?民間傳說嘉慶帝嬖寵一個宮中的小太監,兩個人經常在一起尋歡作樂,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搞「同性戀」,這在當時可是大逆不道,違背倫理的行為,甚至引起朝廷中一些文武大臣們的議論。嘉慶帝到達避暑山莊以後,兩人更是變本加厲。在七月二十五日這一天晚上,兩人正在尋歡作樂的時候,避暑山莊上空忽然下起了大雷雨,一時間雷電交加,一道閃電擊中小樓,嘉慶帝當即觸電斃命。龍顏被雷電燒的面目全非,龍體也變成了一堆焦骨,已經無法收殮入棺。後來有人說這是上天對嘉慶帝行為不端的懲罰。
  關於嘉慶帝的死因,也有的說法是,七月二十五日嘉慶帝在木蘭圍場打獵,忽然天空電閃雷鳴,正巧擊中嘉慶皇帝,皇帝當場死亡;還有一種對於嘉慶皇帝的死因,官方上說是因病而死。嘉慶皇帝的突然病故,可能是因為加上天氣炎熱,皇帝年高體胖的情況之下過度憂慮疲勞,痰堵塞了氣管,導致呼吸困難,御醫們手忙腳亂進行搶救,最終也沒有效果。
  嘉慶帝到底是因何而死,據一些皇室人員口傳,都說嘉慶皇帝是遭雷擊而死。可清宮的各類檔案記載中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即使嘉慶皇帝真的是遭雷擊而死,官方的記載也不敢提及此事。因為皇帝若真是和太監尋歡時遭雷擊而死,無異於宮廷之最大醜聞,是大逆不道,遭到了天譴。誰寫了這樣的事情都會犯大忌諱。
  在嘉慶帝死後,避暑山莊便開始閒置,直到1860年農曆八月十六,嘉慶的孫子咸豐帝,逃難至此,避暑山莊才迎來了又一位皇帝。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 19:01 , Processed in 0.0911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