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復: 0

[稗官野史] 為什麼秦始皇和漢武帝也賣官?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9-27 23:22: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中國古代﹐賣官鬻爵並不鮮見。追溯起來﹐首開賣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過﹐古代封建王朝連天下都是皇帝的﹐賣個「官兒」算啥?秦漢時期﹐買官賣官名氣最大的當屬曹操的父親曹嵩。當時已繼襲了老爸曹騰「費亭侯」封號的曹嵩﹐為了「侯升公」﹐居然用兩噸半黃金買了個太尉當!東晉以後﹐官員多頭戴烏紗帽﹐演變到明代﹐「烏紗帽」一詞便成了官員代稱﹐賣官因此被民間譏為「賣紗帽」。
  中國封建時代買官賣官應該自秦朝始。秦始皇時﹐有一年因飛蝗成災﹐秦始皇下詔書﹐向天下公開出售爵位﹕凡百姓繳粟千石﹐可拜爵一級。秦漢時官吏制度分為爵位、秩品、職務3種。「爵」﹐用來區分社會地位的高低﹐貴族的標誌﹐以別於「民」﹔「秩」是工資級別﹐收入多少依「秩」為準﹔「職」是行政位置﹐權力大小由「職」決定﹐現代幹部等級制便受到了此制影響。
  秦孝公三年(元前359年)秦國首次變法時制定20級爵位。所謂「授爵封田」的說法﹐換種方式表述就是有爵者才可以擁有「自留田」、「宅基地」。最低一級為「公士」爵﹐最高一級為「徹侯」爵。時第五爵的「大夫」可以擔任相當於今縣長級別的「縣尉」﹐據此推測﹐「公士」地位相當於地方頭面人物﹐可以擔任村幹部、小科員什麼的。
  秦始皇嬴政在位時允許買賣官爵。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在嬴政稱皇帝的第四年(前218年)十月﹐當時蝗蟲成災﹐於是政府賣爵賑災。賣價是﹕「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即每繳納1千石粟﹐可以授予爵位1級。所謂「拜」實際就是賣﹐不過比賣好聽。這行情如何?這裡來換算一下。粟不能直接食用﹐舂簸去皮後才是可供食用的小米﹐粟、米之間的比例約為﹕1比0.6﹐1000石粟便是600石小米。
  以秦量制(體積)來算﹐秦時1石等於100升﹐1升約等於現代342.5克﹔那麼﹐1石約等於68.5現代斤。600石小米就是41100現代斤﹐約21噸。如果以秦衡制(重量)算則是這樣﹕1石等於120秦斤﹐600石小米就是72000秦斤﹔秦斤比現代斤少﹐約253克﹐約0.506現代斤﹔那麼﹐1石便是60.72現代斤﹐600石小米就是36432斤﹐約有18噸。
  兩種算法相差3噸左右﹐但當時應該是以前者來計算的。600石小米在秦朝時值多少錢?沒有直接的史料可以參照﹐但可以用目前的小米行情折算出人民幣。如果以每斤3元人民幣來算﹐是10.93萬元至12.33萬元人民幣。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 06:35 , Processed in 0.0906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