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復: 0

[稗官野史] 史上最離譜的皇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7-12 07:54: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歷史上﹐漢景帝劉啟是第一個開創廢皇后先例的皇帝。他把皇后的位置轉給了再嫁夫人王美人王娡。一個拋棄丈夫女兒再嫁、被稱為「二婚頭」的平民女子﹐能取得皇帝的歡心﹐專寵後官﹐已是不容易﹐她竟還能擊敗後宮所有的對手﹐一步一步登上皇后的寶座。王娡的發跡﹐除了她個人的智慧與手段之外﹐也同漢景帝的個人性格﹐以及漢初時期選皇后不重門第出身有關。從王娡的發跡史﹐可見到宮廷生活陰謀重重、勾心鬥角的一面。
  漢文帝時﹐距長安百里之外的扶風槐裡(今陝西興平)有一戶人家﹐父親王仲早年亡故﹐母親臧兒生一男二女。因家貧難以度日﹐臧兒改嫁長陵田姓﹐又生下兩個兒子。過了幾年﹐長女王娡出嫁﹐臧兒便與三個兒子王信、田蚧、田勝以及小女兒王兒妁一起過活。
  田家也非豪富﹐臧兒一人拖兒帶女頗覺艱辛。但這個老媼不是等閒之輩﹐她終日想著如何讓一家人出人頭地。原來﹐她就是當年曾被項羽封為燕王的大將臧荼的孫女兒。臧荼因反劉邦被殺﹐子女落魄他鄉﹐臧兒便在槐裡嫁了人。但是她無法遺忘幼年時的富貴﹐總想有朝一日重振家族。
  有一年﹐太子的東宮在民間採選美女﹐臧兒聽說太子劉啟愛美好色﹐便在自己的兩個女兒身上打主意。那天﹐長女王娡歸寧在家﹐臧兒把她著意打扮整齊﹐連同未出嫁的小女兒王兒妁一同送到官府。王娡本就貪戀富貴﹐愛慕虛榮﹐見有向上騰達的機會﹐也就顧不上名節﹐拋棄了丈夫和剛出世的女兒﹐入宮去了。官府懾於東宮威勢﹐不敢為王娡的丈夫金王孫做主。
  劉啟的太子宮中﹐已經搜集了不少的美女﹐除正妃薄氏是文帝生母薄太后的侄孫女外﹐還有美女栗姬、程姬等。栗姬出生齊地﹐姿色絕倫﹐又為劉啟生了長子劉榮﹐很得寵幸。但是壯年好色的劉啟一見王娡姐妹﹐又被深深吸引了。尤其是姐姐王娡﹐生得粉面桃腮﹐眼波似水﹐像有勾魂攝魄的魅力。她為了邀寵巴結太子﹐更是使出百般媚態﹐把劉啟弄得神魂顛倒。不多時﹐她被封為美人﹐宮人都稱她為王美人。
  公元前156年﹐劉啟即皇帝位﹐史稱漢景帝。這一年﹐王美人在接連生下三個女兒之後﹐又一次懷孕了。她日夜祈禱生一個兒子﹐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有一天﹐她編了一套話﹐對漢景帝說:「臣妾昨夜得一奇夢﹐見神女捧日﹐投入臣妾懷中。」景帝大喜﹐以為是貴兆﹐他想﹐王美人若生兒子﹐必定是個奇男。十月懷眙﹐一朝分娩後﹐王美人果真生了個兒子﹐景帝又驚又喜﹐對這個兒子格外倚重﹐取名為「徹」。
  景帝即位的第二年﹐太皇太后死了﹐她的侄孫女兒薄皇后也跟著遭到了厄運。景帝從來就不愛這個皇后﹐是由祖母做主婚配的﹐看在太皇太后的面上﹐才維持著皇后的名位。太皇太后一死﹐景帝立即反攻倒算﹐藉口薄皇后沒有生育﹐不配正位中宮﹐把她廢黜了。
  中宮虛位以待﹐大家都在猜測﹐誰最有希望繼承寶座。慾火燒得最旺的莫過於栗姬了。她想﹐皇帝曾同自己有約﹐生子當立為儲﹐何況兒子劉榮又是長子﹐一旦兒子被立為太子。皇后寶座則非己莫屬。但是﹐很快她就發現﹐王美人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
  封建王朝把立太子視為國本﹐異常重視。景帝也一樣﹐為此事用心良苦。在劉榮和劉徹之間誰取誰捨﹐他頗費躊躇。立長子劉榮本來順理成章﹐但劉徹相貌英武﹐聰明可愛﹐而且他心中對王美人說的夢兆深信不疑。他想改立劉徹﹐又怕栗姬哭鬧﹐更怕廢長立幼遭眾大臣反對。這件事一拖就是兩三年﹐到前元四年(前153年)﹐在大臣們的一再催促下﹐加上栗姬用足了功夫﹐才說動景帝下決心冊立劉榮為皇太子﹐同時又封才四歲的劉徹為膠東王。
  栗姬暫時領先。她以為做了太子母﹐坐上皇后寶座、領銜六宮粉黛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立太子的第二年夏天﹐一天午後﹐王美人略感身子不適﹐懶洋洋地躺在綺蘭殿休息。忽聽宮女來報:「長公主駕到!」她趕緊一骨碌翻身坐起﹐整了整衣衫雲鬢﹐打起精神出門迎接。
  館陶長公主劉嫖﹐是漢景帝的同胞姐姐﹐因姐弟之間從小親暱慣了﹐景帝即位之後﹐她仍經常出入宮鬧。竇太后的寵愛﹐景帝的縱容﹐使這位長公主在漢宮中成為—個不可小視的人物。王美人進宮之後﹐十分巴結長公主﹐兩人關係日益親密﹐竟至無話不說。
  這天﹐長公主進宮看望王美人﹐還帶著女兒陳嬌。劉嫖的丈夫陳午是開國功臣陳嬰的孫子﹐襲爵堂邑侯。王美人一看到陳嬌﹐便極口誇獎陳嬌聰明美麗﹐又命內侍領兒子劉徹﹐讓兩個小孩做伴一起玩耍。敘了一會兒。不覺已是黃昏。長公主起身告辭﹐看見窗外院子裡﹐一對幼童依偎在魚池邊﹐唧唧噥噥﹐十分親密的樣子﹐她不禁脫口而出:「好一對佳兒佳媳!」
  王美人一聽﹐乘機說道:「阿嬌堪配太子為妃﹐只恐我兒無福﹐不能得此佳婦。」
  這句話﹐王美人是故意說給長公主聽的。果然﹐長公主沉下了臉﹐冷笑著說:「廢立乃是常事﹐焉知太子名位已定?她既不識抬舉﹐我也顧不得許多了!」原來﹐不久前長公主曾向栗姬提親﹐欲把陳嬌許配給太子劉榮﹐但被栗姬婉言謝絕了。
  長公主提出﹐把阿矯許配給膠東王劉徹吧﹐看他倆青梅竹馬多要好!王美人一聽正中下懷﹐一口答應下來﹐忙令劉徹拜見未來的丈母娘。長公主越看越喜愛﹐一把拉住跪在地上的劉徹﹐將他抱在膝上﹐撫摸著他的頭﹐問:「徹兒願娶媳婦嗎?」
  劉徹雖然才五歲﹐卻十分聰明伶俐﹐他只是看著長公主嘻嘻笑著不說話。長公主故意指著一名宮女﹐問他是否合意﹐他搖搖頭。長公主又指向阿嬌﹐問:「阿嬌作兒婦可好?」
  劉徹答道:「若得阿嬌為婦﹐當築黃金屋貯之!」
  長公主一聽﹐心花怒放﹐當下便同王美人議定了親事。景帝起初不太同意這門婚事﹐認為劉徹年紀還小﹐況且阿嬌還比劉徹大幾歲。但聽到王美人告訴他劉徹「金屋藏嬌」的許諾﹐不禁大笑起來﹐心想這小小的孩子就懂這些﹐怕是天定的緣分﹐就同意了。
  一天﹐竇太后在長樂宮舉行家宴﹐為人朝覲見太后的梁王、她的小兒子劉武洗塵﹐景帝和長公主也陪坐在側。席間﹐太后問起冊立皇后之事因何遲遲未決。景帝答道:「擬立栗姬為後﹐不日即行冊後大典。」
  長公主一聽急了﹐連忙進讒道:「栗姬生性忌妒﹐獨寵後宮﹐容不得皇帝召幸別的美人。每與諸夫人會面後﹐往往以惡語相咒。」
  太后素來相信自己的女兒﹐便訓誡景帝說:「若得此悍婦為後﹐恐又重演『人彘』慘禍了!」
  景帝聽了也有些不快。散席後﹐他踱到栗姬住的宮院﹐故意用話試探栗姬道:「朕千秋萬歲之後﹐後宮諸位夫人若有生子者﹐你將如何對待?」
  栗姬這幾天正為長公主同王美人聯姻一事不高興。她生性忌妒﹐當初拒絕長公主就是因為恨她經常把美人進獻給景帝﹐不料王美人乘機撈了外快﹐她預感到自己已處於不利的地位﹐今見景帝問這話﹐她猜想一定有人在背後說了她什麼﹐不由心下惱火﹐臉上露出怒色。景帝等了好久﹐見她拉長了臉不理不睬﹐心下十分氣惱﹐咳了一聲﹐拔腳就走。隨後景帝又似乎聽見身後傳來怨罵聲﹐更加生氣。從此﹐他不再走進栗姬的宮院。
  長公主處心積慮要讓王美人當上皇后﹐常常進宮在景帝面前說她母子的好話﹐無非是講王美人如何謙虛有德﹐膠東王如何聰明仁孝。加上後宮妃嬪宮人﹐大多受過王美人的好處﹐眾口皆碑﹐使景帝越發相信王美人的賢德了。一年多過去了﹐冊後之事仍然懸而未決。忽然有一天﹐禮官上殿奏請﹐說是母以子貴﹐如今太子生母栗姬尚無位號﹐應立即冊為皇后。
  景帝一聽大怒﹐斥道:「如此大事﹐豈是你們這些人議論的?」他懷疑是栗姬指使禮官提出來的﹐竟不容分說﹐立即下詔將劉榮的太子廢掉﹐貶為臨江王。太子的師傅、魏其侯竇嬰等再三勸諫﹐說太子並無過失﹐廢之不當。景帝就是不聽。他一向剛愎自用﹐最討厭別人對他提什麼建議﹐更何況此時的他﹐已對栗姬懷有深深的惡感了。他哪裡會想到﹐這件事又是王美人搞的鬼。
  原來王美人蓄意爭奪寶座﹐早有謀劃在胸。她見長公主進讒多次﹐景帝日漸怨怒栗姬﹐知道已到火候﹐於是又施出一計﹐派心腹太監去找禮官﹐囑他向皇帝奏請立栗姬為後﹐以此激怒景帝。果然一舉成功。多時失寵的栗姬已經抑鬱不歡﹐兒子突然被廢﹐使她受到沉重打擊﹐從此一病不起。前元七年(前150年)四月﹐景帝下了一道詔書冊立王美人為皇后﹐膠東王劉徹為皇太子。詔書一下﹐猶如一道催命符﹐立即要了栗姬的命。
  本來﹐立儲與冊後之事﹐景帝可能不會這麼快就決定。只因後來他的弟弟梁王覬覦儲位﹐說動竇太后逼迫景帝立他為皇太弟﹐景帝便決心及早冊立太子﹐以杜絕梁王的非分之念。因此﹐梁王此舉無意問為王美人奪取寶座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除栗姬外﹐這場鬥爭的另一個犧牲者劉榮的遭遇更慘。失母之痛未平息﹐他又被父皇勒令離開長安﹐孤苦一人來到封地江陵。一年之後﹐他見王宮不夠寬敞﹐想動工修建﹐因宮外沒有空地﹐鄰近只有一座文帝廟垣還寬敞﹐劉榮便在廟垣邊上建造宮室﹐不料又有小人向景帝告發﹐說他侵佔祖宗的廟地。景帝不顧父子之情﹐將劉榮押回長安下獄治罪。劉榮悲憤至極﹐便在獄中懸樑自盡。
  長安城內﹐花團錦簇。寬闊的通衢大道與密如蛛網的小街細巷交織相連﹐無數香車寶馬川流不息。車流中﹐有一輛四匹馬拉的龍銜寶蓋華車﹐車內坐著的不是別人﹐就是剛剛登上帝位不久的當今天子漢武帝劉徹。這天﹐十六歲的劉徹微服出宮﹐去尋訪一個在他看來是十分重要的人物﹐故而他在車中神情嚴肅﹐正襟危坐。
  原來﹐劉徹登位不久﹐就發現他的母親、已當上皇太后時常悶悶不樂。他問了幾次﹐太后就是不肯說。後來﹐他身邊的幸臣韓嫣悄悄告訴他﹐太后當初未進宮時曾嫁有一夫﹐姓金﹐並生有一個女兒﹐距今已有二十多年未曾見面。如今太后富貴已全﹐萬事稱心﹐想必還有這件事未能如願。武帝生性孝順﹐忙照著韓嫣的指點﹐派人去太后故鄉一帶尋訪。後在長陵查實﹐確有一個姓金的女子﹐身世同韓嫣所說相符。武帝決定親自去長陵迎回這位同母所生的大姐﹐讓太后稱心如意。
  一路行來﹐長安街市令武帝目不暇接。他從小生長的深宮﹐雖是畫棟飛簷﹐金碧輝煌﹐卻哪裡比得上眼前這般雜色紛呈。他忍不住掀開車簾﹐貪婪地觀賞起來。這次長陵之行﹐把漢武帝的心引出深宮內院﹐競至構寫了又一段宮廷艷史﹐這是後話。
  到了金氏家門﹐武帝下車一看﹐三間瓦屋簡陋異常﹐門庭冷落一片淒涼。這鄉鎮小民家從未見過世面﹐突然間有如此氣派的豪貴找上門來﹐嚇得全都躲進了裡屋。經隨行武士大聲呼叫﹐才戰戰兢兢走出一個人﹐這人是金氏的丈夫。武帝盤問了幾句﹐問不出什麼來﹐又命小黃門進屋搜尋。
  過了片刻﹐一名衣衫不整蓬頭垢面的婦人被連拖帶拽地拉了出來﹐見了武帝﹐忙不迭地叩頭。武帝明白這婦人便是自己的同母姐姐﹐心下酸楚﹐連忙將她扶起﹐好言安慰說:「大姐何必如此膽小﹐朕若知道大姐深藏在此﹐早就來接你了!」稍待﹐命人把金氏扶上車快馬加鞭馳回長安。路上﹐金氏問起隨行的小黃門﹐方知這位少年就是當今天子﹐又驚又喜﹐猶如置身夢中。
  進了皇城﹐看不盡的亭台畫閣、瓊樓玉宇﹐曲曲彎彎﹐走進一座華麗的宮院。過一會兒﹐一群珠翠環繞、身穿五綵衣裙的宮女把她引進裡面﹐只見上首坐著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婦人身邊站著去長陵迎接她的少年皇帝。金氏心領神會。急忙跪下﹐口稱:「母親在上﹐受女兒一拜。」
  見到一別二十多年的親生女兒﹐皇太后又悲又喜﹐母女相抱大哭一場。收住悲聲後﹐太后問起前夫金王孫的情景﹐知道金王孫自從妻子人宮一去不返之後﹐曾去找岳母臧氏評理﹐又去官府告狀﹐自然是無人理會﹐他最後只得忍氣吞聲作罷。後來金王孫不曾再娶﹐把女兒撫養成人﹐於前幾年病故。金氏無兄無弟﹐招贅一個夫婿進門﹐生有一子一女﹐只是家境貧寒﹐度日艱難。太后聽了﹐又傷心起來。
  正敘話聞﹐武帝已命人擺下盛宴﹐慶賀皇太后骨肉團圓。席間﹐太后又傳令三個女兒平陽公主、南宮公主﹐隆慮公主一起出來同長姐相見。第二天武帝下詔﹐賜金氏女號修成君﹐賜錢千萬﹐良田百頃﹐奴婢三百人。金氏女沾了母親再嫁的光﹐忽而一步登天﹐從此世世富貴不絕。王娡心滿意足﹐當了十四年皇太后﹐於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六月病逝。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15:38 , Processed in 0.0869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