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回復: 0

[稗官野史] 諸葛亮說劉璋闇弱是正確的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4-12 07:32: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公元207年﹐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曾經這樣描述劉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諸葛亮認為劉璋「闇弱」﹐什麼叫做闇弱呢?糊塗﹐不能夠正確的判斷形勢﹐懦弱﹐不能勇敢的面對強敵?
  劉璋真的闇弱嗎?未必。劉璋並非劉焉的長子﹐在父親劉焉去世之後﹐劉璋那也是在血泊中殺出重圍﹐才登上益州之主的寶座。而登上寶座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兵征討意圖在漢中割據的張魯。張魯率領的部隊﹐原本是益州的部隊。在劉焉在世的時候﹐張魯的母親和劉焉有私情﹐劉焉照顧自己情人的兒子﹐給張魯派了一個差事﹐率軍是安定漢中。可是張魯到達漢中之後﹐就割據自立﹐劉焉當時病重﹐沒有精力處理這件事情。而劉璋上台之後﹐馬上進攻﹐又怎麼能夠說是闇弱呢?
  其實﹐我覺得諸葛亮對劉璋的評價﹐應該換一個字﹐才比較恰當﹐不叫「闇弱」﹐叫「仁弱」。因為過於仁慈﹐而顯得懦弱無能。仁慈﹐對於一個凡人是美德﹐對於一個君王﹐仁慈或許就是一種罪惡。在益州有位叫龐羲的將軍﹐和劉璋是老朋友﹐又曾經救過劉璋的幾個兒子﹐於是劉璋很看重龐羲。可是龐羲這人屬於給點顏色就開染坊的主﹐藉著劉璋對自己的信任﹐在益州橫行不法。劉璋知道﹐也比較厭惡﹐但是又拉不下臉來治龐羲的罪。
  還有一位將軍叫趙韙﹐兵強馬壯﹐後來興兵作亂﹐也源自劉璋的仁慈。當初中原混亂﹐有幾萬戶百姓來到益州避難﹐劉璋徵召其中一些人當兵﹐號稱東州兵。本來﹐劉璋是一片好心﹐收留這些來自遠方的難民﹐可是這些東州士兵卻欺壓當地百姓﹐劉璋又總是下不了狠心整治﹐益州民怨很大。此時趙韙出面統領東州兵﹐沒想到趙韙勾結荊州的劉表﹐又聯合益州的豪強﹐共同叛亂進攻劉璋。雖然叛亂最後平定﹐卻導致十多個郡縣﹐幾萬人死亡。
  劉備能夠入川又何嘗不是源自於劉璋的仁弱?當劉備入川之時﹐已經有不少大臣﹐比如說黃權﹐比如說李嚴﹐多番建議劉璋﹐不要請劉備入川。劉備此人有一個特點﹐經常轉換門庭﹐前後經歷許多主人﹐可是每一個人除曹操外都沒有好下場。而且當時的形勢是劉備強大﹐而劉璋弱小。雖然說劉璋擁有益州﹐可是益州沒有上將﹐可是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名聞天下。益州十多年也相對太平﹐軍隊缺少訓練﹐雖然號稱有十多萬軍隊﹐可是戰鬥力怎麼比得上久經戰火的荊州軍團?
  可是﹐劉璋依然接受了劉備入川。他一廂情願的相信劉備﹐兩個人同是漢室宗親﹐劉備必然不會奪取自己的基業。一些大臣強諫﹐還被劉璋驅逐﹐乃至處死。當劉備兵臨城下之時﹐劉璋手中其實還有三萬精兵﹐城中糧草可以支撐三年。並且背後還有益州幾百座城池﹐上千員將領﹐十多萬兵馬做後盾。可是劉璋依然放棄了益州﹐理由竟然是不想因此傷害到百姓!
  劉璋愛惜百姓﹐不忍嚴懲奸邪﹐心底可謂仁慈﹔劉備借口消滅張魯﹐實際奪取益州﹐手段確實猥瑣。只是﹐劉璋的仁慈﹐使得益州百姓一直承受豪強的欺凌﹐捲入更大的傷亡﹔而劉備的奸猾﹐雖然個人品德有虧﹐不符合劉備一貫的仁德口號﹐但是取得益州之後﹐卻給了益州百姓難得的幾十年的安定。
  看歷史滄桑變幻﹐有時候是非對錯﹐善惡美醜還真是很難判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9 21:49 , Processed in 0.1072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