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4|回復: 0

[稗官野史] 明朝名相張居正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11-22 19:58: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謚號「文忠」,生於江陵草市,死後遺體隆重葬在江陵城東門外,世人稱他為「張江陵」。他在為官期間,大膽地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改革,使國家安定,經濟發展,一時出現清明富強的景象。
  張居正5歲入學,七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了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寫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廣巡撫顧轔有意讓張居正多磨練幾年,才未中舉。16歲中了舉人,23歲經會試、殿試取中進士,並選為庶吉士,25歲升為翰林院編修,43歲進入內閣,當了大學士,48歲當了宰相。那時,封建統治階級昏庸腐化,軍政敗壞,財政破產,農民起義,此伏彼起,階級矛盾尖銳,危機嚴重。他為了鞏固明王朝的統治,一方面,以得盜即斬的手段加強鎮壓,一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使民足食足衣革新政治的措施。
  (一)精簡機構,裁汰冗員。當時行政機構雍腫,人浮於事。張居正把能合併的都合併了。如天下錢谷在戶部原分屬13個司掌管,他把它作了必要的歸並,實行了統收統支;對不盡職或只拿錢又無事可幹的官吏,盡行淘汰。據說,僅萬曆九年,即裁中央冗官419人;地方冗官902人。在精簡機構時,還進一步劃清了政府各部門的權限職責,嚴格官吏考核制度,加強了人事管理。這樣一來,既減輕了朝廷支出,又鞭策著官吏們更好地工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嚴肅法紀、信賞必罰。張居正認為「賞罰功罪,須至公至平,人心乃服,人心服,而後可責其用命。」因此,在他執政期間,凡是違法犯紀的人,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地方豪強,一概繩之以法。徐階曾任過首輔,也是推薦他入閣的人,但當徐階的親屬對清丈全國大地主隱瞞的莊田進行破壞時,他也決不寬恕。黔國公沐朝弼累次犯法,因是功臣世家,別人感到難辦,但他仍然將沐朝弼逮捕治罪。他一面大刀闊斧地整肅吏治,一面帶頭不搞行賄受禮。比如被他推薦用的遼東總兵李成梁,後來被封為寧遠伯。李為了報答他的推薦之恩,曾派人給他送去錢財。他嚴肅地對來人說:「而主以百戰得功勳,我受其金,是得罪高皇帝也。」堅決不受。因此,他主持頒布的一切政令,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三)蠲免積負,減輕人民負擔。他對神宗說:「今尚有一事為民害者,帶徵稅糧也。夫百姓財力有限,一歲之入,僅足供一歲,不幸歲歉,目前尚不能辦,豈復有餘力更完累歲積逋乎?有司避責,往往將今年所征,抵完舊逋,即今歲所欠,又為將來帶徵矣。」要求神宗責令戶部「核萬曆七年以前積負,悉行蠲免」。神宗採納了他的意見,免去了農民在萬曆七年以前積欠國家的錢糧田賦。
  (四)重視人才,知人善任。他曾上書神宗說:「今後用人,但問功能,不可拘資格。他曾引用李成梁鎮遼東,戚繼光鎮薊門,使得「荒外讋服,邊境坐拓。」他又用潘季馴黃河,使得「堤工早完、轉漕無患」。所以史書稱他「善知人」。在他執政的10年期間,「邊境義安」、「太倉粟可支十年」、「太僕寺積金四百餘」,「一時政績炳然」。正當張居大力整頓吏治,實行政治革新的時候,御史劉台在神面前告了他一狀,說他「專擅威福、罔上行私,橫黷無厭」。張居正知道了,對神宗說;「臣之所處者,危地也;言者以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將巽順以悅下耶?則負國;竭公以事上耶?則無以逃專擅之譏。」對那些攻擊他的人以迎頭痛擊。萬曆五年,他的父親去世。按照封建禮教,他應該回家「守制」。但他考慮到國事紛繁、主上年幼,仍然「吉服視事」,沒有回家守制。這又引起了一些人的攻擊,說他「忘親貪位」。吏部尚書張翰甚至捶胸長歎道:「三綱淪矣!」但在他的堅決抵制和皇帝的支持下,這些攻擊他的人,都一個個受到了撤職的處分。
  1582年,張居正去世了,過去因攻擊他而受到處分的人,一個個官復原職。中官張誠在神宗面前說他與馮保「交結恣橫」。並說他家「寶藏逾天府」。御史羊可立指責他構陷遼王。遼妃又上書為遼王辯冤,並說遼府金寶以萬計,全部入居正家。神宗被這些讒言迷惑了,遂公佈他的罪狀,下令削去了他的官秩,剝奪了他的謚號,查抄了他的家產,幾乎劈棺戮屍,他的長子張敬修被捕人獄,其他親屬都被送到煙瘴地面充軍。
  抄家的結果,才知他的家產不及嚴嵩的二十分之一。到1621年熹宗朱由校即位,恢復了張居正的官秩,重新予以葬祭。直到崇禎三年(1630)禮部侍郎羅喻義等為他鳴冤,他的冤案才逐步得到了糾正。他的子孫也官復原職。張居正不僅熱心於革新政治,還留下了一些內容豐富的政治論文和感情真摯的詩篇。有《張文忠公全集》傳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7 06:00 , Processed in 0.1533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