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5|回復: 0

[稗官野史] 為何有才華的古人寧願選擇田園生活而不去做官?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4-5 03:08: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為何好多有才華的古人寧願選擇回到田園生活﹐當一名隱士﹐也不願在朝廷做官?那是因為朝廷如同後宮一樣複雜和危險﹐為了各自的利益﹐各結黨派﹐你爭我奪。所謂朋黨﹐司馬遷曾說:「相引以勢﹐相導以利。」朋黨獄其中以文字之故陷害政敵或者大臣的鬥爭主要形式是﹐黨派之間鬥爭和皇帝與大臣之間鬥爭﹐在此筆者以宋朝和清朝為例。
  宋朝年幼的哲宗繼位﹐宣仁太后輔政﹐司馬光擔任宰相。這一時期廢除了王安石變法﹐恢復舊制。這時就出現了支持變法的政治派別﹐即元豐黨人﹐與之相對的是反對變法的元佑黨人。宋徽宗時期﹐元佑黨人的重要人物范純仁病故﹐「范純仁彌留之際﹐曾給其子范正平等人口授遺表﹐由門生李之儀整理成文。」李之儀為了表示對范純仁的感恩﹐寫一篇《行狀》。在這篇文章和人口授遺表向皇帝呈上的過程中﹐被元豐黨人蔡京發現了﹐誣陷人口授遺表是范正平偽造的﹐和李之儀的《行狀》是亂寫的﹐不符合事實。因此﹐最後不僅范正平和李之儀都被貶﹐而且連范正平的家人都不放過﹐殘害家屬十多人。
  為了更好地打擊元佑黨人﹐1098年紹聖四年﹐朝廷為此開設了「編類臣僚章疏局」﹐即將朝廷的元佑黨人的言行記錄下來﹐取回編類﹐印為一本。朝廷元豐黨派的代表人物蔡京等人按照所謂的罪證﹐分類編成一百四十三帙﹐通通對號入罪。元豐黨人就是根據他們認為的罪證﹐來一一地迫害元佑黨人﹐對他們實施殘酷的用刑﹐甚至其家屬也不會輕易放過。就這樣﹐受到他們迫害的人達到七八百人。
  在朝廷﹐各個黨派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保證自己黨派的利益不受損壞﹐不惜用一切殘酷的手段來陷害打擊與之相對立的黨派﹐這足以反映出朝廷之危險複雜﹐從而使得很多智能之士不願在朝廷當官﹐每天過著驚心膽戰的日子。
  清朝是中央集權和專制制度達到頂峰的一個朝代﹐皇帝確保自己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設立一些中央機構和地方機構﹐如軍機處﹐甚至嚴酷打擊其勢力對皇帝自己構成威脅的重臣﹐以雍正帝和乾隆皇帝為例。
  年羹堯是清朝前期一位重要的大臣﹐其擁有很大的政治和軍事上的權利﹐他不僅管轄西北和西南地區﹐而且參與朝廷內部的事﹐要其條奏的事情非常廣泛﹐如吏治民生之得失﹐朝內朝外大小臣共之優劣﹐全部包括在內﹐與其研究商量的事亦很多﹐包括研究別人的奏議﹐以及商量用人和吏治之事。正因為年羹堯的權利過大﹐其人逐漸驕傲蠻橫﹐威脅到雍正帝的統治地位。為此﹐雍正帝想藉機會來削弱和沉重打擊年羹堯。雍正三年二月﹐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好的天象﹐各位大臣紛紛向皇上道賀。這時﹐年羹堯也寫一份表章獻給皇帝﹐可是他寫的時候﹐不小心把「朝乾夕愓」寫成「夕陽朝乾」。雍正借此無中生有的錯誤擴大化﹐說年羹堯對皇帝不尊敬﹐以下犯上﹐就排斥他自恃己功﹐顯露不臣之跡﹐其乖謬之處﹐斷非無心。
  為什麼說是無中生有的錯誤呢?其實﹐在古代「愓」與「陽」是同一個字﹐並且「朝乾」與「夕愓」位置調換是可以的﹐後來連雍正也這麼用「夕陽朝乾」這個詞。因此﹐年羹堯被剝奪了軍權﹐而且被調任到杭州﹐最後還是因大罪令其自裁。
  乾隆皇帝也是繼承其父親雍正帝的做法﹐以文字形式來打擊與之對立的勢力。例如﹐乾隆皇帝為了打擊胡中藻﹐甚至置於他死地﹐就借用胡中藻《堅磨生詩抄》中「悖逆」字句﹐譬如其書有曰:「一世無日月」和「又降一世夏秋冬」﹐而乾隆皇帝卻認為:「三代而下﹐享國之久﹐莫如漢唐宋明﹐皆一再傳而多故。本朝定鼎以來… …蓋遠過之﹐乃曰﹕『又降一世』是尚有人心者乎?」。
  朝廷之危險﹐不僅僅是各個朋黨之間鬥爭﹐也是皇帝與大臣之間鬥爭。他們之間鬥爭以文字形式進行陷害打擊對方﹐這反映出在朝廷做官更加危險﹐動不動就可能危及到自己的生命﹐我相信這也是為何那麼多有才能才華的人更願意回歸田園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5 04:34 , Processed in 0.1414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