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回復: 0

[稗官野史] 敘利亞軍港曾催生蘇聯地中海艦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4-1 02:20: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俄羅斯媒體2012年12月30日報道﹐俄羅斯政府當天派遣第三艘海軍艦艇前往敘利亞。俄羅斯通社塔斯社和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不願公開姓名的軍方將領報道﹐「新切爾卡斯克」號登陸艦已經從黑海港口新羅西斯克啟程﹐預計1月中旬抵達敘利亞塔爾圖斯港。
  正如同上世紀末的科索沃戰爭﹐每當其盟友備受西方壓力之時﹐俄羅斯都熱心於派出艦船開往所在國附近海域游弋﹐以表示「老大哥」的力挺之意。對於今日的敘利亞﹐普京政府之所以選擇力挺態度﹐除了雙邊商品與軍火貿易之外﹐位於敘利亞的俄羅斯唯一海外軍事基地塔爾圖斯港也為俄敘關係增加了一個極重的砝碼。
  塔爾圖斯位於敘利亞西南海岸線﹐距離大馬士革220公里。港區由南北兩條防波堤圍成﹐堤長分別為2650米和1650米﹐入港口寬250米﹐水深10.5~13米。港內有4條突堤﹐北突堤與防波堤間是軍用港池﹐水深6~9米﹐其他港池為商港和漁港。岸上有大型裝卸設備﹐可靠泊3.5萬噸級散貨船。港區還有兩個海上泊位﹐可停泊10萬噸級油輪。
  上世紀50年代末﹐充滿阿拉伯民族解放色彩的敘利亞政府就與蘇聯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雙方在許多國際問題上保持一致﹐敘利亞也成為蘇聯對抗美國的前沿。從1956年開始﹐蘇聯積極向敘利亞提供軍事援助。1967年﹐以色列發動「六日戰爭」﹐敘利亞和其他阿拉伯國家戰敗﹐大馬士革連「門戶」戈蘭高地也丟了。為尋求自保﹐敘利亞請求蘇聯在其領土上駐軍﹐從而使以色列不敢再進一步。
  1970年11月23日﹐空軍上校出身的阿薩德奪取了敘利亞最高權力﹐他試圖打造一支思想忠誠、素質高超的「近衛軍」。為此﹐阿薩德緊緊依靠蘇聯﹐不僅獲得大筆軍事援助﹐還將蘇聯軍事顧問請到營級部隊。這對當時正試圖向地中海拓展的蘇聯無疑是「瞌睡碰到枕頭」﹐順水推舟地要求提供軍事基地。1971年﹐兩國簽署條約﹐蘇聯在塔爾圖斯修建基地﹐以便為其地中海分艦隊(第五戰役分艦隊提供保障﹐這也是蘇聯首支以外國港口為母港的艦隊。
  1974年春天﹐蘇聯第五分艦隊政治部主任巴維爾羅曼諾維奇少將率領龐大艦隊訪問敘利亞﹐並提出希望允許3艘或更多的蘇聯軍艦能常駐該基地。羅曼諾維奇在回憶錄中寫道﹕「開始敘利亞讓我們使用塔爾圖斯只是作為一個臨時停泊點。當時根本無法從事軍艦維修工作。但敘利亞也提出了自己的擔心。他們表示﹐美國第6艦隊是蘇聯關注的對象﹐而讓敘利亞最頭痛的是以色列海軍。敘方希望得到蘇方的情報以便能及時採取對應措施。同時希望能盡快得到從蘇聯購買的先進護衛艦。」
  雙方達成協議後﹐蘇聯開始大規模利用這一基地。從1967年至1976年間﹐共有361艘蘇聯軍艦前往敘利亞港口停泊。1977年4月﹐敘利亞首次允許少數蘇聯軍人駐紮在該基地﹐塔爾圖斯港對蘇聯海軍的重要性大大提高。有了塔爾圖斯這個立足點後﹐蘇聯海軍在地中海的活動也隨之活躍起來。蘇聯地中海分艦隊是專門用來對付獨霸地中海的美國第6艦隊的﹐同時負責監視以色列海軍的動向﹐這支分艦隊的規模基本按照季節有所浮動﹐冬季維持在30~40艘﹐夏季則增至50~60艘。每當有美國航母在東地中海進行飛機起降訓練﹐蘇聯都會從塔爾圖斯派遣艦艇進行伴隨監視。
  依托塔爾圖斯基地﹐越來越活躍的蘇聯海軍引起了美國和以色列的強烈戒備。1973年「贖罪日戰爭」期間﹐蘇聯為埃及和敘利亞提供的大量軍事援助都以塔爾圖斯港為物資中轉基地。為扭轉不利局面﹐10月11日夜﹐以色列海軍司令泰勒姆萊少將親自指揮導彈艇編隊奇襲塔爾圖斯港。先後有4艘敘利亞導彈艇、2部海岸雷達被摧毀﹐兩艘蘇聯商船也受傷擱淺﹐蘇聯商船「米哈尼科夫」號被炸沉。事後憤怒的蘇聯人不但拒絕以色列的道歉﹐時任蘇聯駐美大使多波雷尼還以克里姆林宮的名義就攻擊事件提出強烈抗議。
  隨後事態進一步升級。10月24日埃及第3軍團在蘇伊士運河東岸被以軍合圍。勃列日涅夫揚言﹐莫斯科不惜單方面介入中東戰事﹐強制實行停火。為此﹐蘇聯海軍不斷提供增援。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甚至公開宣稱已命令兩棲作戰部隊準備在以色列海岸登陸﹐策應被以軍合圍的埃及第3軍團。
  10月25日﹐以軍迫於美方壓力﹐暫時停止對埃軍的圍攻。但莫斯科仍命令東地中海地區的蘇軍艦隻舉行大規模打航母演習。演習期間﹐所有蘇聯艦艇直接瞄準美軍航母﹐擦槍走火隨時可能導致局勢失控。面對蘇軍這種同歸於盡式戰法﹐五角大樓毫無良策。當時還有傳聞稱﹐蘇聯已在埃及部署核導彈﹐隨時準備對以色列實施打擊。在種種顧慮下﹐華盛頓命令航母撤退﹐這無疑是白宮向莫斯科發出的明確信號﹐表明美國願意和解。直到以色列與各國簽署停火協議後﹐蘇聯軍艦才徹底取消戰備狀態。
  「贖罪日戰爭」結束後﹐筋疲力盡的埃及在美國的利誘下退出了阿拉伯統一戰線﹐與以色列單獨媾和﹐並擺脫了蘇聯的控制。無形中﹐敘利亞取代埃及﹐成為蘇聯在中東地區唯一的盟友。此後﹐蘇聯進一步加大在塔爾圖斯的軍事存在﹐並千方百計為敘利亞撐腰打氣。
  隨著上世紀80年代冷戰高峰期的到來﹐蘇聯進一步希望敘利亞能同意在境內為地中海分艦隊建設一座新的海軍基地。時任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表示﹐需要在敘利亞建設新的海軍基地﹐以向世界表明﹐蘇聯不會拋棄自己的朋友。1980年10月8日﹐兩國簽署了一份友好合作條約。其中規定﹐如果第三方對敘利亞發動侵略﹐蘇聯將介入。但蘇聯外長葛羅米科反對這一建議﹐因為在發生緊急情況時﹐無法保障駐敘部隊的安全﹐反而有可能將蘇聯拖入一場大規模衝突。最終蘇聯領導層未能就建設新的海軍基地達成一致意見。儘管建設新基地受挫﹐但蘇聯對塔爾圖斯基地的熱情日益高漲。上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海軍每年有7艘潛艇和8艘水面艦隻在該基地維修﹐基地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1988年8月22日至29日﹐蘇聯最先進的「巴庫」號航母停靠塔爾圖斯港﹐敘利亞國防部長M特拉斯上將和海軍司令M泰雅拉中將參觀了航母﹐期間共有4405名敘利亞民眾登艦參觀。1990年1月﹐蘇聯驅逐艦「鼓舞」號從塔爾圖斯出發﹐對美國「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編隊進行了長達一周的監視﹐取得大量數據。
  即便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地中海分艦隊被解散﹐但塔爾圖斯基地卻沒有被撤銷﹐只是縮編為「物資技術保障站」。1991年至2007年﹐俄艦隊每次進出地中海﹐都要經停塔爾圖斯基地進行補給。目前﹐該基地共有2個PM-61M型碼頭﹐其中一個為1999年修建﹐另外還有一個水上修理浮塢、一座倉庫和多幢營房﹐長期駐紮50名俄羅斯官兵。據稱﹐俄羅斯已在塔爾圖斯部署了S-300遠程地空導彈﹐當然該系統還能保護敘利亞南部大片領土。2010年至2012年﹐俄羅斯在塔爾圖斯大興土木﹐目的是將其升格為可停泊巡洋艦與航母等大型戰艦的現代化基地。很顯然﹐只要俄羅斯不放棄黑海艦隊以及在地中海的軍事存在﹐那麼塔爾圖斯港的戰略價值就不會下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5 04:47 , Processed in 0.1553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