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回復: 0

[稗官野史] 大唐盛世毀滅的源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2-9 00:02: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無疑地大唐帝國最好的時候是開元盛世,那個時候,國力強盛,人民富足,給貴族們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的生活奠定了豐裕的物質基礎。再加上玄宗李隆基對王室貴族眷顧有加,隆遇不斷,只要你政治上能夠表忠心,站穩立場,緊密團結在帝國老大周圍,即使生活奢侈,私生活糜爛,平日裡大搞權錢交易什麼的腐敗問題,玄宗李隆基基本上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的,而這些貴族們也清楚知道,即使中央再搞什麼轟轟烈烈的反腐運動也不會剝奪他們的特權,因此開元年間,帝國上下豢養了一大批的寄生蟲,貴族們無憂無慮的生活在人間天堂。
  唐朝貴族們在奢靡享樂方面的創意可謂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玄宗的大哥寧王李成器,本來是最有希望PK皇帝繼承人的不二人選,但是這個人政治上很成熟,審時度勢、激流勇退,而把聲名如日中天的老三李隆基扶上了皇帝寶座,而自己則心甘情願做個富貴王爺,寧王自此沉迷於窮奢極侈的享樂之中,不問政事。玄宗的這個大哥寧王可能是史上最早發明口香糖的人,因為驕貴且自視甚高,寧王每次在與賓客們高談闊論之時,事先總會咀嚼一塊沉香和麝香混合的東西,以此清潔口腔,清新口氣,因此每次開口發言之時,香氣四溢,滿室芬芳。此謂典型的貴族作派,頗有魏晉名士之風。
  而寧王宮中,則金碧輝煌,燭光璀璨,所有的殿堂帷帳前,都羅列著用名貴木材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矮小女婢,並用彩繪裝飾,手執華燈,王府上下通宵達旦,燈火輝煌,此謂之為「燈婢」。喜好雅致生活的寧王尤為喜歡聲樂,其風流作派,其他諸王望塵莫及,比如春天到來時,寧王會命人在後花園中,以紅絲線為繩,上面密密麻麻縫綴上金色的鈴鐺,然後繫於花梢之上,每次鳥鵲雲集,飛到後花園上空時,寧王就會下令王府花匠扯繩響鈴以驚擾之,讓這些鳥兒們不能憑空飛抵花叢中,以免糟踐了自己心愛的名貴花草,這個惜花的功夫可謂下得精巧,其他的皇家貴族們也紛紛效仿。
  玄宗的二哥申王李成義也是一個頗識時務的人,在既大哥李成器放棄皇位爭奪權後,也及時跟進,毫不猶豫的掐滅了自己做皇帝蠢蠢欲動的火苗,樂得做一個衣食無憂富貴溫柔鄉里的安樂公,此公於醉生夢死之中發明了許多獨具匠心的享樂方法。其一叫做「醉輿」,申王每次喝得酩酊大醉時,就會讓宮婢用彩色織錦編造成一個大兜子,然後命令眾婢女抬歸寢室。其二叫做「妓圍」,每年到了寒冬臘月,風雪苦寒難耐之時,申王就讓自己那些宮婢樂妓們圍坐在自己身邊,靠這些女人身上的熱氣取暖而抵禦寒氣。其三叫做「燭奴」,申王每次與諸位王室貴族和妃妾們聚餐歡宴時,就會讓童僕們穿上富貴明艷的綠衣袍,繫上隨風飄動的衣帶,手執龍檀木雕刻的燭柄,排列於宴席兩側,因為養眼而且排場浩大,京城富貴之家爭相效仿。
  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中還記載,這個申王是個大胖子,估計是衣食無憂,肥吃海喝造成的重度肥胖症。由於大腹偏偏,肥肚子垂至小腿,因此申王每次出門都要用彩色的布條把肚子兜著。每年到了夏天,則熱得像狗那樣不停的喘著粗氣。唐玄宗李隆基知道後,就賞賜給他南方的兩條幾尺長的不咬人的白冷蛇,讓他手握著就像冰棍一樣。申王的胖肚子上還有好幾道肥褶,夏天的時候,正好把這兩條蛇盤繞在褶縫裡,於是也不覺得煩燥和炎熱了。以冷血動物蛇來解暑,此蔚蔚奇觀也可謂是中國貴族第一人了。
  岐王李范,是唐睿宗的第四子,玄宗的大弟弟,此人名如其人,很有文藝范兒,喜歡文學青年,擅長書法,工於詩詞,經常與一幫文人雅士賦詩飲酒,是貴族沙龍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因為特文藝所以其雅好也別具一格,岐王在宮中,經常於青脆欲滴的竹林中懸掛晶瑩透亮的玉片兒,每夜微風拂來,玉片兒隨風相觸,發出清爽悅耳的叮叮噹噹之聲,即知此夜有風,因而命名為「占風鐸」。此可為貴族中最早流行的風鈴了。岐王還有玉鞍一面,乃稀世珍寶,每年冬月就會拿出來享用,不管天氣多麼嚴寒酷冷,岐王坐於其上,全身暖洋洋的,異常舒服。大凡文藝青年都喜歡美色,岐王也不例外,這位荒唐的王爺御寒之法可謂曠古奇聞,每年的冬天手冷了,不烤火,而是把手經常伸進妙齡女子的懷中藉以取暖,而且還起了一個很通俗的名字,叫做「暖手」。
  三位王爺如此荒唐孟浪,皇帝的外戚也不含糊,競相在享樂方面攀比和大搞發明創造,楊貴妃族兄楊國忠,取暖方法既別出心裁又豪奢浪費,此人發明了「鳳炭」,即把烤火用的碳碾成粉末狀,然後用蜜攪拌,以模具做成雙鳳形狀,每年冬天降臨時,先以白檀木鋪於爐底,然後燃於爐中,這種精緻的寓居生活也只有這樣做派的貴族才能想得出。楊國忠靡費巨大,還曾經用非常名貴的沉香木建造樓閣,以檀香木建造欄杆,以麝香、乳香與泥土攪拌融合而砌成牆壁,每年春天牡丹花開之時,就會大宴賓客於此閣樓之上,即使皇室禁苑之中沉香閣,亦不及楊家公館這座雄偉而壯麗。
  不獨如此,楊國忠自恃有貴妃照應,用度極盡奢靡,每年春天踏青之時,都會在巨大而豪華的馬車上披掛綵色的絲帛,彷彿一座宏偉壯觀移動的綵樓一樣,上面載滿各類擅長器樂的婢妓,從府邸浩浩蕩蕩一路絲竹聲樂駛來,驚艷遊園,惹得路人爭相觀看。這位耽於淫樂的國舅爺還效仿申王的「妓圍」,每年冬天,遍選體態豐腴,身大體胖的美婢團團環繞在自己身前,以遮風擋寒,靠這些女人的體溫而取暖,還取了一個俗不可耐的名號,叫做「肉陣」。
  有了這位楊家老大的引領作用,楊氏那些紈褲子弟們個個不甘落於人後,這些京城大少們仗著官二代、富二代的身份極盡榮華富貴,在貴族之中盛行著這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樂主義,其排場之大耗費之巨讓人瞠目結舌,楊家子弟們每年春天時遍求天下奇花異草,然後種植於木檻中,放在以板於底,以木為輪的古拙豪華馬車上,讓手下人牽引著四處遊蕩,隨時駐足觀賞,並命名為「移春檻」。盛夏之時,楊家闊少們會在北地長途跋涉取運大冰,然後使匠人琢冰為山,放置在宴席之間,寒氣侵人,坐中賓客雖有醉酒者而膽氣俱寒。為了結黨營私,楊家闊少們還把這些極寒之冰命匠人雕刻成鳳獸形狀,裝飾以金環綵帶而送給王公大臣。而到了每年的元宵佳節之時,就會點亮上千盞燈燭,恍然如白晝,圍於樓閣殿堂之旁,可惜這種點亮工程只是貴族們炫富的一種本能,而京城之中老百姓是沾不上光的。
  因為楊貴妃得寵於玄宗,因此她的姐妹們也一榮俱榮,這些貴婦人們也極盡豪華奢靡,以及放蕩的貴族生活,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有一顆碩大的夜明珠,將其擺放在廳堂之中,不需要點亮蠟燭而光照一室,今人所見的唐人張萱所繪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就可從中一窺這位唐朝上流社會貴婦人的驕奢、淫逸的貴族生活,以及當時楊氏一家勢傾天下的霸道。楊貴妃還有一個姐姐叫做韓國夫人,這位有樣學樣,韓國夫人曾經放置了百枝燈樹,此樹以現代方法計量竟高達20多米,像一座火樹銀花的燈山,元宵佳節之夜,京城百里之內一片光明。
  上行下效,富足的唐朝社會到處都是拜金主義和享樂之風,當時長安城中,那些游手好閒的少年郎們每到春天來臨,就會呼朋喚友,三五成群,結伙野遊,每個人都牽著自己心愛的馬兒,裝飾上黃金打造的馬鞍,鋪上錦鍛織成的坐墊,來到花樹下,使僕人捧著濃郁甘冽的美酒,隨時駐足觀花而暢飲。每年到了盛夏時分,長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在林亭內植畫柱,以錦鍛遮為涼棚,便邀長安城中的名妓前來打情罵俏,且美其名曰「避暑盛會」。而長安城中的妙齡美少女們,也步出深閨芳閣,遇名花而設榻為席,脫下五顏六色的各式花裙,搭建成彩色的帷悵,盡情歡樂,這種奢逸之風遍及盛唐天下。
  成由勤儉敗由奢,蠹蟲就是這樣誕生的,它一點一點的腐蝕著大唐帝國的基座,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自上而下的安逸和享樂使唐朝人忘了憂患和危急,無論歷史上多麼富足強盛的朝代,當他的帝王和他治下的貴族社會以及底層民眾都盲目的沉浸在盛世的喧囂和人為的海市蜃樓之中時,這個王朝離分崩離析和破敗就已經不遙遠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清醒的詩人一廂情願的吶喊,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則是打破所有沉浸在繁華盛世美夢中的警世鐘,唐朝由盛轉衰的箇中原由很多,無疑過度奢靡和享樂是重要的誘因,又有哪個朝代吸取了這個教訓?想起了小杜那句古話,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4 20:56 , Processed in 0.1000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