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32|回復: 0

[稗官野史] 永貞革新是曇花一現的改革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31 16:07: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安史亂後,君主不信朝臣,重用宦官。唐德宗出奔奉天,因竇文場、霍仙鳴護駕有功,歸以二人為神策中尉,宦官掌管禁軍成為制度。此後,宦官手握軍權,干預政治,使得朝政愈加腐敗。如何抑制宦官勢力,奪回朝廷軍權,成為李唐君臣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永貞元年(805)正月,太子李誦即位,史稱唐順宗。他在東宮二十年,很關心朝政,對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認識。唐順宗即位時已得了中風不語症,但還是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改革。順宗任命王叔文為翰林學士,參與朝廷大政的決策。為了打擊宦官勢力,革除政治積弊,王叔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
  在位二十六年的唐德宗,是唐朝在位比較長的帝王,可晚年姑息縱奸。《新唐書•憲宗本紀》就指出是德宗遺留下來的禍患造成唐滅亡的。《唐鑒》裡分析德宗弊政一是姑息藩鎮;二是委任宦者;三是聚斂貨財。為了聚斂貨財,德宗設宮市,名義上是替皇帝採買東西,實際是明搶明奪老百姓的財物。這些替皇帝採買東西的人,由太監充任。他們依仗皇帝的權勢,往往隨意抑價。甚至白取白拿。白居易的《賣炭翁》詩,就是說宮市之苦的。
  與宮市一樣霸道的,還有五坊。這裏說的五坊是替皇帝飼養打獵用鷹犬等物的地方。這裏當差的借權勢,為非作歹,到處殘害百姓。《資治通鑑》記載說:「貞元末,五坊小兒假借在老百姓住的地方張網捕鳥雀,用橫暴手段搶奪老百姓的錢物。」有的小兒甚至把羅網張到人家門前,不許人出入;還有的把網張在井上,使人沒法打水。如果有人靠近,小兒說:「你驚擾為皇帝供奉的鳥雀了﹗」不是打就是罵。直到人出錢物求謝,他們才離去。
  早在順宗做太子時,就想對德宗建議取消宮市,當時王叔文擔心德宗懷疑太子收買人心,而危及太子的地位,所以勸阻了順宗。永貞年間,宮市制度和五坊使被取消。這二項弊政被取消,因而深得民心。
  京兆尹李實是個大貪官。貞元二十年(804)春夏,關中大旱,顆粒無收,李實依仗自己是皇族,卻虛報豐收,租稅一點不減,逼迫百姓賣房賣地。有個叫成輔端的藝人編了順口溜諷刺李實,被李實扣上「誹謗國政」罪名杖殺。順宗下詔歷數李實罪狀,貶為通州(四川達縣)長史(輔佐官員)。詔令一下,天下歡呼。
  節度使通過進奉錢物,討好皇帝,有的每月進貢一次,稱為月進,有的每日進奉一次,稱為日進,後來州刺吏,甚至幕僚也都效仿,向皇帝進奉。唐順宗下令,除規定的常貢外,不許別有進奉。
  浙西觀察使李錡,原兼任諸道鹽鐵轉運使,使「鹽鐵之利,積於私室,而國用日耗」。革新派將他解職,將財政大權從藩鎮收歸中央。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派支度副使劉辟求總領三川(即劍南東川、西川及山南西道),並揚言:「若與某三川,當以死相助;若不與,亦當有以相酬。」王叔文大怒,想殺了劉辟,嚇得劉辟匆忙逃跑。
  革新派在三個月裡,革除了一些弊政,受到了百姓的擁護。但當時最強大、最頑固的宦官勢力和藩鎮武裝,革新派卻沒有迅速觸及,就為後來失敗埋下了伏筆。宦官和藩鎮手中掌握實權,而革新派只不過是一幫文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重病在身的唐順宗。但是唐順宗早就在宦官們的監控之中,實際上革新派還是逃不出宦官和藩鎮們的手掌心。
  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宦官們支持太子李純逼迫唐順宗禪位,是為唐憲宗,改元永貞,史稱「永貞內禪」,唐憲宗即位後,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戶,永貞革新宣告失敗,革新失敗後,其主要人物十人均被貶斥,史稱」二王八司馬」。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3 07:46 , Processed in 0.0861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