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34|回復: 0

[稗官野史] 中國古代重視食品安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5-6 16:4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禮記》記載周代對食品交易的規定:「五穀不時,果實未熟,不鬻於市。」為了杜絕為牟利而濫殺禽獸魚鱉,國家還規定,不在狩獵季節和狩獵範圍的禽獸魚鱉也不得在市場上出售。
  唐朝時,嚴格杜絕有毒有害食品流通。根據《唐律疏議》記載,如果食品變了質,食品的所有者必須立刻銷毀食品,否則要被杖打90下;不銷毀有害食品,送人或繼續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處徒刑一年;如果這種食品致人死亡,食品所有者則要被判處絞刑。別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了本應被銷毀但未被銷毀的有害食品而造成死亡,食品所有者也要按過失殺人來處罰。
  南宋的法律也繼承了唐律的規定,對腐敗變質食品的銷售者給予嚴懲。
  老祖宗已經很明確地告訴我們了,有嚴厲的法律,並將之嚴格實施。法與執法,原本是共生同存的,但是在我們這裏卻成了一對矛盾。我們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是法律存在的真正價值。
  當然,還有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就是我們的食品生產者以人為本,以生命為重,從良心與道德上給我們奉獻一碗健康的飯菜。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2 02:16 , Processed in 0.1259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