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8|回復: 0

[稗官野史] 林徽因與婆婆關係緊張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4-28 16:17: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林徽因出生於1904年6月10日,在老一輩眼裏,她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一位美麗的女詩人、多才多藝的建築學家。那麼,在孩子眼裏,林徽因是怎樣一位母親呢?在《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一文中,林徽因之子梁從誡寫到了他眼中真實的母親形象。
  1929年8月,林徽因的第一個孩子梁再冰在瀋陽出生。此後不久,林徽因回到北京香山養病。初次做母親的快樂和北平朋友們的真摯友情,使她心裏充滿了寧靜的欣悅和溫情,也激起了她寫詩的靈感。從1931年春天,她開始發表詩作。1932年,兒子梁從誡出世,林徽因懷著兒子出生的喜悅,為兒子寫下《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閃爍著母愛的光輝,成為經典詩作。
  林徽因雖然性格獨立不羈,與婆婆關係緊張,不愛忙家務瑣事,但她仍是一位熱心的主婦,一位溫柔的媽媽。三十年代,林徽因的家座落在北平東城北總布胡同,是一座租來的有方磚鋪地的四合院,裏面有個美麗的垂花門,一株海棠,兩株馬纓花。中式平房中,幾件從舊貨店裏買來的老式傢俱,一兩尊在野外考察中拾到的殘破石雕,還有無數的書,體現了她的藝術趣味和學術追求。當年,每逢假日,林徽因的親友就在這四合院裏高談闊論,笑語喧聲,熱鬧非常,讓孩子們也享受到良好的熏陶。
  盧溝橋事變後,林徽因一家開始了九年的顛沛生活,他們從長沙輾轉來到昆明,梁從誡這時上小學二年級,林徽因非常擅長朗誦,她教《唐睢不辱使命》,自己讀給兩個孩子聽。一篇古文,被她讀得繪聲繪色:唐睢的英雄膽氣,秦王前踞而後恭的窘態,聽來簡直似一場電影。
  三年後,他們又從昆明輾轉來到四川宜賓附近的一個小江村─李莊。戰爭和疾病擊倒了她,但她在病榻上讀了大量的書。她讀了許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她非常喜歡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而且要求十二歲的兒子梁從誡也當功課去讀,還要梁再冰和梁從誡一句句地去體味屠格涅夫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於英文書《米開朗琪羅傳》,兩個孩子讀不懂,林徽因就朗讀並講解給他們聽,詳細動情地描述米開朗琪羅為聖彼得教堂穹頂作畫時的艱辛。
  林徽因興致好時,間或喜歡讓兩個孩子坐在床前,輕輕地為他們朗讀她舊日的詩文。梁從誡在回憶中寫道:「她的詩本來講求韻律,由她自己讀出,那聲音真是如歌。她也常常讀古詩詞,並講給我們聽,印象最深的,是她在教我讀到杜甫和陸遊的』劍外忽傳收薊北』、』家祭毋忘告乃翁』,以及』可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等名句時那種悲憤、憂愁的神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2 02:17 , Processed in 0.1101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