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91|回復: 0

[稗官野史] 大宋貨幣戰爭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2-1 11:27: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南宋初期的京城,忽然發生錢荒。不知道是南宋王朝的央行提高了存款準備金率,還是戰爭形勢吃緊使然,市面上忽然流動性匱乏,各大錢莊資金頭寸開始吃緊。錢莊的夥計們都背負著沈重的納儲任務。說不定還出現存款送禮,存款返現等手段。一個偏安的王朝,被貨幣苦惱著。怎樣增大貨幣流量,把現金給逼出來?這個難題不是軍事奇才岳飛所能解決的,任務落到了內閣首相秦檜的肩上。秦檜是奸臣,奸臣也是能臣,起碼看上去是能臣。秦檜可能運用了大量符合金融學原則的舉措,然而收效甚微。某日,秦首相摸摸頭上髮,哎呀,長了,也白了,白髮三千尺,只為貨幣愁。該理髮了。
  內閣大院裏有理髮廳,秦檜叫來一個理髮師幫自己打理頭髮,剪刀聲裏,秦首相還在思索著貨幣。理髮師也納悶:「領導在思量什麽煩心事呢?」打理完畢,秦檜的眉頭舒展開來,他看著理髮師,似乎是在黑暗中看見啟明星,然後親手拿出一張五錢的貨幣給理髮師。當時理髮時價是兩錢。理髮師正忙著找錢,秦首相慈祥地一笑:「不用找啦。」理髮師正要謝,秦首相又低聲說:「師傅啊,知道我為啥不叫你找錢嗎?」消息來了!理發師豎起耳朵聽。
  秦檜於是發布最新貨幣消息:「千萬不要對外頭說,宮裏傳出密旨來,我們現在用的貨幣,過幾天就不用了,還不如早點用出去。」
  一場最新貨幣動態新聞發布會就在理髮廳完成了。信息的第一個接受者理髮師,成了秦內閣在民間的消息發布人,他立即將秦內閣的意思傳達給自己的“刀下客”,“刀下客”們又傳給桌上客,桌上客傳給坊間老友:「最新消息,據秦內閣理發廳消息人士透露,現行貨幣不日內將實行大更換,大家有錢快用啊。」於是現錢如火山爆發一般噴向市面,現金流爆炸式地增大。錢荒解決了,奸臣秦檜奸奸地笑了。
  以上消息來源於南宋張端義的《貴耳集》,可靠性不敢斷定。但是整個北宋南宋王朝缺現錢,倒是不爭的事實,秦檜也肯定面臨過這種金融難題。
  公元971年,大宋王朝統一了,然而如果從貨幣角度來看,它還是一個割裂的政權。整個金融流通區域存在兩種貨幣:銅錢,鐵錢。銅錢流行於北方,鐵錢流行於四川和江南。在以銅錢為核心的中央金融系統的“臥榻”之旁,豈容臣服地區的鐵錢酣睡?於是大宋中央政府展開第一場貨幣戰爭,不遺餘力地要消滅發動的鐵錢。戰略部署為封殺江南鐵錢,以滾滾長江為防線,禁止鐵錢北跨長江;搗毀鐵錢的生產體系,代之以銅錢生產系統,在江南地區大力開發銅礦,從源頭上消滅鐵錢;在戰爭中又區別對待,貨幣戰爭沒有覆蓋四川地區。
  從短期戰果上看,戰役似乎取得勝利,銅錢開始在江南通行;然而長期來看,嘿嘿,未必。鐵錢以四川為根據地,一直頑強地生存著。一直熬到北宋中期,終於西北起戰事了,大宋跟西夏較勁,前線就是“錢線”,打仗是耗銀子的事情,政府加大貨幣供應,鐵比銅賤,北宋政府不得不允許在戰區陜西,河東,鑄造流行鐵錢, 從江南貨幣戰場撤軍的鐵錢,曲折擴充到西北。
  一路打仗沒消停,一直打到南宋。宋國對金國,不只是岳飛,韓世忠與金軍兵刃相見,在貨幣上攻防色彩也明顯。宋金的軍事前線為淮河一帶,貨幣前線也如影隨形地停留在這一帶。銅錢是珍貴的貨幣,當然不能流入金國,但前線戰區的居民總得使用貨幣吧?於是鐵錢又有了用武之地。南宋“央行”批準前線淮河地區為鐵錢流區,禁止銅錢進入該地區,免得陷入“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的尷尬局面。按照這個標準,鐵錢應該可封為“民族英雄貨幣”,因為它就是阻斷銅錢北上流失的戰術屏障。
  上面說過,在首次貨幣戰爭中,四川地區成為金融特區,鐵錢大行其道。鐵錢的通行導致另一種貨幣的產生:紙幣。你想想,鐵錢多重啊,背個三兩貫鐵錢上市場,已經是不堪重負,買個醋打個醬油還行,如果是上千貫的交易,例如買房子付首期之類的,按照現在的房價,那還不得背座鐵山走?不急,四川人民的智慧是雄起的,化鐵為紙還不行?於是川中地區十幾家富豪聯手,在經過政府允許的情況下,創辦交子史上最早的紙幣。
  這十幾家富豪互相作保,用紙張印造交子,紙幣上也有圖案,一般都是“屋木人物”。在官方監督下印好紙幣後,每戶人家只要上交相當的鐵錢或銀子,於是就領取相應價值的交子,然後拿著交子去做交易。如果要將交子換取現金,那每貫錢收三十文的利息。然而人的本性是貪婪的,在沒有政府監督和主導的情況下,這種貪婪會侵蝕交子的價值。史載在交子的流通過程中,“亦有作偽”者,具體過程不太清楚。反正這幫奸商,等到交子使用者前來兌現現錢時,居然關閉交子鋪,卷起現金走人。官府其實還是蠻作為的,派出捕快、“特警”幫著用戶追錢兌現,結果到手時不能如數,一千塊錢只能追回七八百塊錢。
  為了整頓金融秩序,大宋王朝起初想關閉交子銀行,但是考慮到四川人民已經習慣交子交易,於是政府接手交子銀行。印造發行流通,全由政府一手操辦。起初政府還老實,庫裏有多少銀子,市面上就發行多少交子,也就是說準備金率為百分之百。三年發行一次,期滿時嚴格要求拿著交子交換實體貨幣。不過時間一久,情況就復雜了。公務員多了要發俸祿,和契丹西夏打仗要軍費,和金國作戰要擴充軍費,財政問題大了,於是就增發貨幣,在沒有準備金的情況下也增發貨幣,於是貨幣嚴重貶值。
  交子發展到南宋,被稱為會子。南宋的地盤縮水了,沒了淮河以北,估算一下,當時的控制領域大約也就140萬平方公里左右,相當於12個福建,或8個廣東,財稅來源也就福建、江浙、廣東、西蜀和江南一帶,只有北宋時期的五分之一,以北宋五分之一的財力,對抗比北宋面對的大幾倍的軍事壓力,窘況可想而知。到此也不奇怪前面所說的,市面上為何那麽缺錢了。光靠忽悠理髮匠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就增發紙幣,導致貨幣嚴重貶值,一直貶到咱們的大宋王朝滅亡。
  我們想象一下岳飛的大軍在前線一路高歌前進,捷報傳來,宋高宗就叫秦內閣拿著信用卡刷一下,捷報頻傳,於是秦內閣手裏的信用卡就頻頻地刷,刷呀刷,刷到岳飛快打開封城和黃龍府了,秦內閣一看信用卡,傻眼了,於是報告:「啟奏陛下,嚴重透支!」透支?那就撤軍!告訴岳總司令,別打啦,沒錢啦。不回來?十二道金牌把他叫回來。
  其實對於巨額的戰爭費用,海量的貨幣使用,岳飛也是很清醒的,《宋史》記載他每次申請軍事費用,總要很糾結地說:「東南民力,耗敝極矣」。從軍事角度和個人軍事才能而言,我個人絲毫不懷疑岳飛的北伐作戰企圖,但是沒錢又奈何?對於秦檜的投降主義路線,我一直是否定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認,貨幣的短缺確實也是叫停岳飛北伐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當時的記載,軍費開支已經占到南宋財政開支的七成以上。
  明朝的《七修續稿》說出了岳飛北伐被叫停的原因:「以錢谷兵甲之無所出歟?」錢糧兵器等軍用屋子沒法供應。其實這話也不是亂說的,他有考古依據,他曾經挖出一塊南宋時期的銅牌,寬一寸,長兩寸,這是奧運會運動會銅牌嗎?非也,是臨安府的臨時貨幣,抵三百文錢,郎瑛由此猜測宋政府南渡,拮據到實在沒辦法了,拿這個當貨幣來補救財政上的困境,銅牌相當於當時的交子會子之類的貨幣:「必南渡國窮,救補通變之物,交會鈔引之類。」拿著雞毛當令箭,拿著牌子當錢用,政府的貨幣危機,可想而知。
  所以推論如果繼續用兵,則將導致經濟上的崩潰,政府破產,更早亡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0 16:53 , Processed in 0.0972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