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63|回復: 0

[稗官野史] 楊開慧生前做的一次媒是哪對夫婦?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0-25 18:44: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此之前,劉少奇有過一次婚姻。1916年他只有十八歲,正在長沙讀書,母親做主,經媒妁之言,為他選擇了一位本地周姓的姑娘為妻,然後謊稱“母親病重”,將劉少奇從長沙騙至家中成親。新婚之夜,劉少奇對周氏說:「對於這樁不合理的包辦婚姻,我是反對的。我雖然同情你,但是我有我的事業,今後我們不能生活在一起,希望你能找到一條好的出路。」說完,劉少奇便調頭睡自己的大覺去了。周氏聞言,潸然淚下,獨自空坐到天亮。劉少奇一覺醒來,打起背包,又回了長沙。
  幾年以後,周氏因抑郁而成疾,英年早故。
  1922年10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窿外主任劉少奇,在長沙清水塘22號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書記毛澤東的家中邂逅而遇他的第一位自由戀愛妻子何葆珍。長沙清水塘22號當時對外是湖南第一師範附屬小學校長(毛澤東的掩護身份)毛潤之(即毛澤東)和夫人楊開慧的私宅,地處長沙市郊小吳門。劉少奇到毛澤東家中述職。兩人談興正濃時,毛澤東的夫人楊開慧和正在長沙自修大學學習的張瓊領著一位漂亮姑娘走了進來。毛澤東對劉少奇說:「那是小何,何葆珍。在衡陽女三師讀書,因為揭露校長歐陽駿治校無方和貪汙腐化被開除了,無家可歸,現在住在我家。」劉少奇打量了一下姑娘中等個頭,身穿一套合體的青色學生服,渾身上下透著靈氣,面對陌生青年男子,雖顯矜持卻不乏剛毅的氣質。劉少奇心中油然升起一絲歡喜。毛澤東轉過頭對何葆珍說:「這是從安源來的劉少奇,是莫斯科東方大學的留學生,剛剛回國不久。」劉少奇對何葆珍微微點了一下頭,隨手指了指身邊的一把椅子請她坐下。
  就這樣,他們相識了。在談笑中,楊開慧半開玩笑地說:「少奇,小何很有學問,是女三師的高材生,現在在自修大學深造,是不是可以讓她跟你一起到安源去工作,給你當個秘書還行吧?」兩天以後劉少奇辦完了在長沙的工作,啟程去安源,何葆珍與他同行了。臨行前,毛澤東笑著勸劉少奇:「你陪小何在此地多住幾天回去也不遲。」
  劉少奇說:「不,那裏有許多工作等著我。」
  何葆珍比劉少奇小四歲,1902年出生於湖南道縣城裏的一個小商販家庭。兄妹三人中她為長,下有一弟一妹。父親雖然是個秀才,但只靠做小買賣維持生活,五口之家也難得溫飽,妹妹被父親送給一個李姓人家作了養女。何葆珍自幼聰明好學,才華出眾,12歲進了新辦的縣立女子小學讀書。校長蔣松甫見她活潑伶俐,成績優異,家庭又很困難,就以20畝地做抵押和以免費讀書為條件,將她許配給自己的侄孫為妻。何葆珍始終不理會這樁婚事,只管一面跟隨“婆婆”做家務,一面努力求學。小學畢業後,她以優異成績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從此踏上追求自由解放的廣闊道路。
  毛澤東多次到衡陽進行活動,宣傳新思潮。何葆珍受到很大影響,說服父母賣了兩間舊屋,湊錢還了蔣家的債,退了田契,解除違心的婚約。1922年何葆珍在衡陽女三師首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並被選為團支部負責人和湖南省學生聯合會委員。到了安源後,何葆珍成了少有的女秀才,在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子弟學校擔任教員,同時兼俱樂部書報科委員和工人夜校的課。
  在工作中何葆珍與劉少奇相戀了。1923年4月春,兩人在安源工人俱樂部舉行了簡樸的婚禮。不辦酒席、不收彩禮、不拜天地,只開了一個茶話會,就算辦完了終身大事。婚後生活是溫馨的。白天劉少奇奔走於礦上井下、俱樂部內外,何葆珍講課、批作業、辦理文書;晚上劉少奇不是外出開會,就是批閱文件,何葆珍除了夜校工作外,還幫劉少奇抄抄寫寫。
  一年以後,他們的兒子允斌出世了。但是兒子不到一歲,黨組織決定調劉少奇夫婦去廣州工作,劉少奇讓二哥劉雲庭把兒子抱回老家寧鄉撫養。從1925年至1934年,劉少奇和何葆珍生有二子一女,長女劉愛琴,次子劉允若。因為父母親奔波革命,幾個孩子各有一個辛酸的童年。劉愛琴曾經這樣回憶她的童年:「為了革命工作,父母親把我寄養漢口一個工運積極分子的家裏。到了這家,奶媽剛生了一個男孩,她用乳汁和眼淚撫育著外面兩個瘦弱的孩子。她心地善良,對我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開始,黨通過父親的親屬和舊誼,經常給奶媽一些經濟補貼,日子還過得去。幾年以後,這個關系斷了。生活的重擔逼迫著奶媽,眼看我餓得皮包骨頭,不得不在我七、八歲的時候,把我賣給武漢的一家去當童養媳討碗飯吃。臨走的前一天,奶媽像被剜了心頭肉一樣,哭了整整一夜。
  1938年周恩來從武漢找回了劉愛琴。同年長子劉允斌也由湖南老家被接到延安。允斌從安源離開父母以後,在老家由劉少奇名義上的“元配夫人”周氏撫養了一段時間。因為當時的家境每況愈下,稍一懂事,允斌就放牛幹活,經受了不少生活的磨難。當他們回到父親身邊的時候,母親已在四年前犧牲了。愛琴和允斌回到父親身邊以後,先在延安保育小學學習了一段時間,第二年他們被送往莫斯科國際兒童院學習。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對蘇聯發動閃電式突然襲擊,蘇德戰爭爆發,此後他們在蘇聯度過了很長時間的極其艱苦的時日,直到1949年和1957年才分別回國。愛琴回國的第二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系學習。畢業後,先在國家計委工作,後到內蒙古自治區支援邊疆建設。晚年從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教授崗位上離休。二子允若在母親被捕後,被送給一個貧苦農民作養子。十二三歲時流落上海、蘇北等地,賣報、當學徒、揀破爛,吃盡生活苦頭。1946年才從蘇北農村回到父親身邊。中學畢業後,入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1960年夏回國後,從事國防科技研究。允斌和允若在“文化大革命”中雙雙蒙難。
  劉少奇和何葆珍是在1932年冬訣別的。劉少奇化名唐開元離開上海,經廣東汕頭進入位於中央蘇區,擔任中華全國總工會蘇區中央執行局委員長。何葆珍留在上海擔任全國互濟會負責人兼任營救部部長。她四處營救革命同志,引起國民黨特務的注意,1933年3月被敵人逮捕,並押解到南京第一模範監獄。在獄中,她英勇不屈。1934年秋,32歲的何葆珍在南京雨花臺刑場犧牲。
  1945年3月22日,劉少奇為《革命烈士傳》寫下了以下文字,永志哀思:「何葆(寶)珍,女,湖南道縣人,湖南衡州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學生,1922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後轉入黨。因反對學校當局的學潮被開除學籍,1923年到安源工會所辦之工人子弟學校教書,是年與我結婚。和我一道參加過長沙、上海、廣州、武漢、天津、滿洲等地黨的、工會的、婦女群眾的許多工作。生二子一女,於1933年在上海被國民黨憲兵逮捕入獄,被判徒(刑)15年,由南京第一模範監獄執行。因她與獄外黨的組織發生聯系,被發現,第二次判決在南京槍斃。」
  對於和何葆珍的這次婚姻,後來劉少奇對人說:「我們是楊開慧做的媒,可惜她犧牲太早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0 04:29 , Processed in 0.1009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