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7|回復: 0

[稗官野史] 龐統為何靠連環計讓曹操大敗而歸呢﹖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4-4-22 04:06: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龐統竟然可以把飽讀兵書的曹操﹐算計得如此、穩、準、狠﹖其實原因很簡單﹐曹操雖然熟讀孫子兵法﹐但是他卻少於研究各代帝王的發展以及他們打天下的戰略方針。然﹐龐統在熟讀兵書的同時亦在研究古代諸多帝王成就大業的戰略﹐就像龐統自己給自己的評價一樣﹐「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這個事情﹐幾乎是龐統茶餘飯後都要做的事情。
  因此﹐龐統的才華、謀略、眼光與格局﹐就與眾不同了!即使是與徐庶、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等名士相比起來﹐龐統亦高明於他們。因為龐統多了一樣研究的東西﹐那就是「帝王成業寶典」﹐這個東西就像是一本武功祕籍一樣﹐如果看透﹐那麼便是一個終極策略者。
  很顯然﹐正如龐統自評一樣﹐他正是飽讀兵書又對各代帝王成就霸業之策略進行有效分析。綜合來看﹐他便是世上最難得的輔佐大師﹐誰要是得到他﹐不是帝王都難!正如古話所云﹕「藝高人膽大」﹐照理說龐統如此好的硬件條件﹐他找孫權亦或者是曹操﹐只要報上姓名﹐吐露才能﹐相信他都可以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我們可以在赤壁之戰前龐統受到曹操的盛情款待便可以看出﹐在曹操心裏是認識龐統的。
  然而﹐龐統選擇的老闆卻是三國之中最窮﹐地盤最小的劉備。對於龐統來說﹐他就是要證明自己牛﹐自己是一個帝王的神佐﹐因此他才選擇了實力最小的劉備輔佐。龐統起初在劉備手下做事﹐因為長相太過大眾﹐甚至有些醜陋﹐他被劉備所嫌棄﹐劉備只給他一個小小的縣令。然而在經過張飛的審查之後劉備得知﹐龐統真正的實力。後來便親自去請回了龐統並且拜他為軍師﹐地位與諸葛亮不相上下!
  龐統極善帝王之策﹐他會從各個方面來審查劉備﹐到底還有哪些方面不足﹖從而﹐找到合適的方法﹐讓劉備真正有帝王之能。首先﹐劉備地盤不足只佔了荊州3個半郡。這顯然是不夠﹐怎麼辦呢﹖龐統的看法是取益州﹐然後以益州為根基﹐對孫權採取聯盟﹐共同做大事的態度來維持關係就行了。因而龐統加入蜀營後便提出了征討西川﹐恰好劉璋面臨張魯的威脅便向劉備求助。還派了法正前來親見劉備﹐哪知法正見到劉備之後才發覺劉備才是真正的雄主﹐於是打算與龐統聯手一同幫助劉備拿下益州。以此來成就大事﹐留青名於史中。
  很快地劉備受邀來到川地。這個時候龐統也才跟隨劉備2年多一點﹐對於混跡江湖多年的劉備來說﹐龐統似乎並未完全看清楚他的真面目。幸好﹐劉備此次入川選擇的是龐統而並非讓諸葛亮跟隨。一來龐統可以建立功業﹔二來也可以從各個方面來權衡劉備﹐看他劉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鳳雛是不是選錯了主公﹖
  《三國誌·龐統傳》記載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這是龐統給劉備提出的第一個建議直接趁著劉璋與劉備相會於涪城時便拿下劉璋﹐如此便可以一舉得益州。龐統這個奇謀用在劉璋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然而﹐劉備卻當即放棄了這個策略。劉備認為自己恩信不足剛到他國﹐就採取這樣的冒失行為是不理智。
  其實原本龐統的計劃的是在酒宴之上便將劉璋控制住﹐如此一來既可以保全百姓減少兵士死亡。同時亦可以退強敵張魯。《三國演義》第61回有記載﹕「酒至半酣﹐龐統與法正商議曰﹕『事已至此﹐由不得主公了。』便教魏延登堂舞劍﹐乘勢殺劉璋。延遂拔劍進曰﹕『筵間無以為樂﹐願舞劍為戲。』龐統便喚眾武士入﹐列於堂下﹐只待魏延下手。」。
  上述記載是什麼意思呢﹖很明瞭﹐說的就是龐統與法正、魏延﹐三人商量之後採取強制措施﹐利用魏延來擒住劉璋﹐從而達到兵不血刃的效果﹐如此劉備也可以不用辛苦打益州了。但是劉備卻親自喝退了魏延此計也就擱置。
  然而﹐時隔不久﹐劉備和劉璋反目﹐二人互相攻伐。幾經折騰之後劉備最終打到了昔日與劉璋相會的城池涪城。在這裏劉備終於釋放了心中的壓抑﹐他命人準備慶功酒。玄德各加重賞﹐遂即分兵前後守把。次日勞軍﹐設宴於公廳。
  劉備斬了﹐楊懷、高沛利用降兵200人成功騙開了涪城的守關﹐說實話劉備得此關﹐也實屬不光彩!但是劉備卻高興得大宴文武﹐當然了﹐這其中也包含了後起之秀武將的代表人物魏延。劉備道﹕「今日之會﹐可為樂乎﹖」﹐龐統聽到此話﹐心中就不快了﹐之前推薦使用擒劉璋之計﹐你不但不採納反觀把我大罵一番。然而﹐此時卻大擺宴席。龐統便道﹕「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從這句話來看﹐龐統是戳中了劉備的痛點﹐龐統認為劉備以攻打劉璋為樂﹐所帶之兵絕非劉備口中的仁義之兵!
  劉備無奈以昔日武王伐紂時亦載歌載舞來應承龐統。其實﹐這個時候龐統早就看穿了劉備骨子裏面絕非是大仁大義。他差的只是擴充實力的機會﹐如今機會一來﹐哪還管他三七二十一!龐統說完此話便被劉備趕出了宴席﹐其實龐統在大會之上﹐如此犯上﹐他不僅僅是為了看穿劉備﹐還在給魏延一個善意提醒。龐統希望魏延可以遵守君臣之道﹐要懂得伴君如胖虎的道理﹐否則別看劉備是賣草鞋出身﹐同樣可以治人死罪。到時候悔之莫及也!
  魏延同龐統一樣﹐都是屬於荊州派系人物。他與龐統的關係也還不錯﹐文以龐統為首﹐武以魏延為先﹐做事行動魏延遠要比黃忠要利索﹐畢竟黃忠上了年紀。魏延對於龐統的話﹐亦是唯命是從。後來龐統在落鳳坡遭遇埋伏﹐身死異處。而魏延此時跟隨劉備征戰川中立了不少功勞。
  因為功勞魏延日後被劉備提拔為漢中太守﹐此乃是魏延的盡忠職分也。不過﹐在劉備死後10年魏延亦慘死﹐為的是什麼呢﹖正是因為魏延大逆不道﹐帶兵與蜀軍交戰﹐做了犯上作亂之舉﹐雖心無謀反之心﹐但已有作亂之實!——此乃魏延之死罪也!
  看來﹐當時龐統的一番苦心提醒﹐魏延是徹底忘了個空。倘若﹐聽取龐統的意見﹐一直深記伴君如伴虎的教條﹐做好本職工作﹐魏延豈會被誅滅三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9 08:22 , Processed in 0.2025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