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56|回復: 0

[兵燹錄] 為什麼20萬太平大軍卻打不過2萬湘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4-1-17 00:32: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為期整整四十六天的李秀成對決曾鐵桶的雨花臺決戰﹐作為太平天國戰史上最經典的陣地大決戰﹐一開打就顯得異常激烈而殘酷。這是一場力量極為懸殊的對決﹐曾國荃將要承受來自李秀成的攻擊波﹐而且是一次強過一次的攻擊波才能邁過這道鬼門關。
  整個戰役分成四個階段﹐期間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幅扣人心絃的戰地畫卷﹐每一次衝鋒與防守都是一次你死我活的殘酷搏鬥。第一階段為期六天﹐李秀成強攻﹐曾國荃死守﹐這一階段曾國荃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經過前線觀察﹐李秀成發現曾國荃的佈防非常嚴密﹐內外兩層壕溝﹐大壘小壘﹐層層疊疊﹐互相護衛﹐根本沒有破綻﹐真不愧「曾鐵桶」這個稱號!要想有機可乘﹐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包圍對包圍﹐用鐵桶對付鐵桶﹐用二十萬人將兩萬人層層圍住﹐再想辦法切斷糧道﹐這樣一來曾國荃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這個方案雖好﹐但是沒有可行性。一來天王催得急﹐嚴令李秀成儘快趕走曾國荃﹐不容他慢慢解決﹔二來二十萬人要想長期圍困下去﹐非得有源源不斷的糧草接應才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冬天馬上就要來臨﹐二十萬人的冬衣還沒有著落﹐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看來只有強攻了﹐憑著強大的兵力優勢﹐李秀成決定重拳出擊﹐用全面進攻讓曾國荃顧此失彼一舉摧毀天京城外的湘軍。
  1862年10月13日李秀成發動了第一次全面攻擊﹐打擊目標是曾國荃的東西兩翼。東翼是曾國荃的主力﹐西翼是曾國荃的糧道﹐只要解決其中任何一個曾國荃就得走人。李秀成率軍從東西兩翼猛攻的時候﹐曾國荃告訴手下將士讓長毛靠近了再打﹐一來打得更準﹐二來節約子彈。排炮的威力自然非同小可﹐李秀成指揮太平軍聽到炮響就臥倒﹐等湘軍打完了再身前進﹐但是這種打法說到底吃虧的還是進攻方。損失慘重的李秀成決定還是在後勤保障上做文章﹐只要能切斷曾國荃的糧道到時候孤軍深入的湘軍﹐根本用不著打餓都能餓死他!
  1862年10月15日李秀成發動第二次攻擊波﹐目標鎖定湘軍西線江心洲。李秀成指揮太平軍抄襲江心洲後路﹐意圖切斷曾國荃的交通線。曾國荃深知李秀成這招毒辣﹐趕緊命令湘軍連夜開工﹐加班加點﹐修築了十幾座營壘與太平軍在洲上對峙﹐確保糧道通暢。全面進攻打了六天﹐曾國荃營壘絲毫未動。看來還是低估了湘軍的防守能力。全面進攻看來是行不通了李秀成決定進行第二階段重點進攻。
  1862年10月18日為期六天的重點進攻開始打響﹐李秀成決定使出殺手鐗﹐集中全軍的洋槍洋炮﹐重點打擊湘軍東路曾國荃主力。李秀成長期在蘇南與洋人打仗繳獲了不少現代化的武器﹐這次李秀成把自己的家底全帶到天京來了﹐洋槍有兩萬多桿﹐還有不少開花大炮。李秀成心想﹐這回總夠曾國荃喝一壺的了。
  湘軍的裝備比清軍的先進﹐早在打下安慶之後曾國藩就奏請朝廷﹐批准開辦了中國近代史第一座現代化的軍工廠用來裝備湘軍﹐加強攻擊火力。曾國荃的部隊雖然配備了不少洋槍洋炮﹐但與李秀成比起來卻也顯得有些寒酸。李秀成憑著炮火優勢﹐指揮太平軍向湘軍發起猛烈衝鋒。曾國荃深知洋槍洋炮的厲害﹐不敢出來應戰﹐只是命令兵將死守陣地﹐投擲火球、施放槍炮﹐拚命抵抗。這種打法之下雙方雖然傷亡都很慘重﹐但是戰事仍在激烈地進行。
  1862年10月22日李秀成繼續加強攻擊力。太平軍將士在炮火支援和掩護下﹐用木板頂在頭上﹐彎腰迂迴前進﹐躲避湘軍槍彈﹐齊聲吶喊﹐衝到壕前﹐用草把填壕﹐試圖衝進湘軍陣地展開肉搏戰。曾國荃見李秀成要玩命﹐大叫不好﹐一旦太平軍突破壕溝﹐殺將進來﹐自己這點兵力肯定全部都得報銷。「兄弟們﹐跟我上!」曾國荃脫掉外套﹐衝到壕前﹐親自督戰﹐鼓舞士氣﹐拚死擋住太平軍前所未有的強大攻勢。戰火無情﹐槍炮無眼。正在督戰的曾國荃只見左臉一熱﹐隨即嘴角一陣甜味﹐還夾雜著淡淡的鹹味。鮮血和著塵土﹐沾滿了曾國荃的面頰﹐他用手一抹一甩﹐用湘鄉話狠狠地罵了一句﹐繼續組織將士還擊。統帥都上來了﹐掛了彩都不下火線﹐你看他都被毀容了﹐可還是那麼淡定沉著﹐咱們豈能做孬種!湘軍將士在曾國荃的感染下﹐雖然眼看自己身邊的戰友一個一個倒下﹐卻並沒有膽怯退縮﹐反而越戰越勇﹐終於沒有讓太平軍越壕溝一步。
  經過一天的激戰曾國荃部傷亡慘重﹐簡單處理一下被彈片劃傷的口子後﹐他帶著各營營官﹐逐營視察安慰﹐激勵士氣﹐安排加固工事﹐補充彈藥。戰鬥還沒有結束﹐明天還得繼續。曾國荃知道﹐殘酷的對決才剛剛開始﹐後續的戰事將會越來越殘酷而艱難﹐現在唯一的出路除了堅守﹐還是堅守!
  1862年10月23日雨花臺之戰開始進入白熱化的第三階段﹐為期十一天的戰鬥開始呈現出立體作戰的特徵﹐這是整個戰役的高潮部分﹐也是整個雨花臺戰役打得最艱苦最慘烈的階段。經過一夜的短暫休整﹐曾國荃帶領湘軍重新回到戰鬥崗位﹐準備迎接新一天的考驗。曾國荃心想﹐剛剛狠命對幹了一天﹐總該緩口氣了吧!曾國荃很快就知道自己有點自作多情。太平軍的攻勢不但沒有變得溫柔﹐反而更加狂野。看你曾鐵桶能撐多久!李秀成決定加大力度﹐打爛曾國荃這個鐵桶。就在戰事逐漸升溫的緊要關頭﹐侍王李世賢帶領三四萬生力軍﹐也從浙江趕來為李秀成助戰。
  兵力上進一步佔據優勢的李秀成﹐再次指揮太平軍掀起了第一次進攻高潮﹐他一邊加大正面攻擊力度﹐一邊趁著湘軍注意力被地面部隊吸引的機會﹐開始玩起了地道戰。曾國荃見太平軍四處挖地道﹐擔心防不勝防便在壕溝圍牆內再挖一道壕溝﹐再砌一道圍牆。這個辦法只能用一個辦法來歸納它﹕「絕!」就算太平軍的土營將士能夠洞穿第一道壕溝和圍牆﹐也不可能再有力氣穿越第二道防線。
  1862年10月26日為了進一步麻痺曾國荃﹐李秀成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命令木匠衙趕製大批木箱。木匠們很是納悶﹕打仗要木箱子幹嗎﹖給曾妖頭做棺材嗎﹖小了點吧﹐要不要加大尺寸﹖李秀成笑道﹕「這個嘛﹐本王自有妙用!這個小木箱﹐就是曾九妖頭的棺材!小是小了點兒﹐不過﹐等把他炸碎了﹐也就能湊合著用了!」李秀成指揮太平軍將士﹐每人帶著一個裝滿土的木箱﹐衝到湘軍壕邊﹐壘成一條木箱牆﹐作為臨時的掩體。既然地面不行﹐那就從地下過去吧!接下來李秀成開始表演「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偷偷在木箱砌成的牆體下面開挖地道。這種小兒科的土方作業﹐豈能忽悠得了曾鐵桶﹖
  面對李秀成的上下兩層的立體攻擊﹐曾國荃只好兩頭應付﹐一面組織兵力開展地面阻擊﹐一面挑選精銳破壞太平軍的地道﹐太平軍的地道戰算是廢了。曾鐵桶不愧是曾鐵桶﹐李秀成不禁暗歎。激烈的戰鬥已經進行了整整一天﹐太平軍的攻勢終於慢慢地鬆懈了下來。可是曾國荃卻絲毫沒有鬆懈下來的跡象﹐湘軍的防守依然非常頑強﹐已經進入狀態的他決定來一個反守為攻﹐他不是一個甘心捱打的主兒。
  有一種將領當他身陷險境面對強大的敵人的時候只會一味防守﹐而另一種將領卻會在看似完全劣勢的被動局面之中﹐敏銳地察覺到敵人的弱點並尋機給予對手狠狠一擊。曾國荃顯然不是被動防守型﹐他屬於防守反擊型。一直被太平軍打得喘不過氣來的曾國荃﹐一旦發現太平軍西線營盤有所鬆懈又豈能放過這樣的大好時機﹖
  1862年10月27日基本沒有還手之力的他竟然還組織了三支衝鋒隊﹐向太平軍西線營盤發動突然襲擊。太平軍猝不及防﹐十二座營盤被湘軍衝破﹐死傷慘重。曾國荃雖然獲得小勝﹐但並沒有從根本扭轉被動挨打的局面﹐在接下來的八天裏李秀成將兵力進一步集結到東路﹐再次加大攻擊力度。
  曾國荃依然兵來將擋﹐雖然擋住了太平軍一次又一次的衝鋒﹐卻也已經感覺精疲力竭﹐撐不下去了!曾國荃想到了放棄﹐還是撤退吧﹐犯不著把命送在這兒!就在曾國荃開始打退堂鼓的時候﹐意外情況發生了﹐曾國藩千方百計從上游和江北抽調的三千援軍終於抵達雨花臺前線。曾國荃再次打消了撤退的念頭﹐他長期緊繃的神經此時雖然稍稍有所放鬆﹐但是並不敢完全懈怠。因為他知道地道戰並沒有結束﹐指不定什麼時候壕溝後面的圍牆就會被長毛轟開。
  1862年11月3日李秀成攻擊波的第二次高潮開始。在前敵總司令李秀成的親自指揮下﹐湘軍壕牆被太平軍土營的火藥炸開了兩個缺口﹐太平軍將士聞聲而動﹐在一排又一排的炮火支援下﹐他們一邊呼嘯吶喊﹐一邊衝向湘軍陣地。眼看太平軍就要衝進缺口﹐李秀成喜出望外﹐可就在這個千鈞一髮的時候﹐只見曾國荃又帶著大批湘軍突然殺到﹐在缺口處用槍炮猛烈回擊太平軍。由於捱得太近﹐湘軍的武器殺傷力達到了極限。在湘軍殺傷力最大化的打擊下﹐太平軍即使付出了慘重代價﹐還是沒能衝破湘軍防線殺進缺口。
  李秀成眼看機會難得繼續組織太平軍精銳連續發動了五六次強力衝鋒﹐但是都被湘軍擋在了缺口之外。雨花臺陣地依舊牢牢控制在曾國荃手裏﹐李秀成精心策劃、為期十一天的立體(地面、地下)進攻沒能攻破湘軍陣地而最終宣告破產。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整整打了二十三天﹐太平軍也累得差不多了﹐李秀成已經沒有太多生力軍能夠再次發動對曾國荃的大規模強攻。在接來的第二個二十三天裏﹐天京會戰將進入第四階段﹐此時李秀成攻勢屢屢受挫﹐已是強弩之末﹐曾國荃開始扭轉被動局面進入局部反攻的有利時期。
  湘軍由於後勤補給線一直沒有受到致命破壞﹐後方接濟源源不斷地送到前線﹐曾國荃越打越有精神。李秀成原本派了陳坤書負責斷了湘軍的糧道﹐可是沒想到他在金柱關一帶被彭玉麟水師打得節節敗退﹐未能實現既定作戰目標﹐所以曾國荃一直能夠通過水路得到曾國藩為他籌集的糧草和彈藥與李秀成在陣地上頑強地打消耗戰。
  李秀成不想再與湘軍正面衝突﹐這種人海戰術傷亡太重﹐再這麼打下去﹐自己這點家底弄不好都得在這個鬼地方賠個精光。在李秀成以奇制勝原則的指導下﹐第三階段太平軍努力的重點是地道戰。地道戰本來是太平軍的拿手好戲﹐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總結﹐太平軍的地道已經挖得非常專業﹐可是碰上了湘軍竟然佔不到絲毫便宜。
  太平軍挖地道有兩個特點﹕一是暗中作業﹔二是廣種薄收。地道要想不被湘軍破壞﹐當然挖得越隱蔽越好﹐太平軍開挖的洞口﹐一般都選在離湘軍很遠的偏僻處﹐並且在挖地道的同時利用地面炮兵部隊進行掩護﹐讓湘軍的聽地法失去用武之地。太平軍土營的專業土方作業依然沒有騙過精明的曾國荃。他的應對辦法很簡單﹐太平軍挖﹐他也來挖。太平軍挖得多﹐他也挖得多。這就叫針尖對麥芒﹐地道對地道。
  1862年11月5日湘軍中有個叫做劉南雲的將領﹐終於第一個挖穿了太平軍的地道﹐與太平軍在地道裡狹路相逢。狹路相逢勇者勝﹐相期不如偶遇﹐湘軍和太平軍在地道裡不期而遇﹐當即就在地道裡打得你死我活。有了劉南雲這個成功的案例後﹐曾國荃就命令湘軍成天到處轉悠﹐到處開挖地道﹐竟然把太平軍挖的絕大部分地道都挖穿了。挖穿之後湘軍根本就不管什麼環保問題了﹐拼了命地往裏面又是薰煙﹐又是灌髒水。這些招數恐怕連老鼠都吃不消﹐更何況太平軍﹖結果很多地道都是半途而廢成了爛尾工程。
  李秀成趁著地道戰激烈進行的時候指揮地面部隊同時向壕溝發起了猛烈衝鋒﹐戰事在地面地下同時展開﹐形成一道獨特的戰地風景線。人多勢眾的太平軍在地面戰中依然佔據著優勢﹐可有時候意外情況的出現也能改變歷史的進程。就在太平軍快要越壕而過的時候﹐突然天降大雨﹐太平軍槍炮一下子全變成了啞巴﹐只好退出戰鬥﹐功敗垂成。
  隨著地道戰的破產太平軍的攻勢也漸趨衰竭。經受了各種危險考驗的湘軍﹐反而越戰越勇﹐竟然尋找機會﹐開始主動出擊。在湘軍小規模的反攻下﹐太平軍的地道還沒能靠近湘軍壕溝﹐就被湘軍破壞。正在作業的太平軍土營士兵﹐有很多當即就被湘軍殺死在工作崗位上。曾國荃甚至還指揮湘軍﹐對太平軍的營盤發動突然襲擊摧毀了太平軍靠近陣地的幾處營壘。
  李秀成心裏開始打鼓了﹐打了四十多天﹐該想的辦法都想了﹐能用的辦法都用了﹐部隊死傷近萬﹐彈藥耗費無數﹐糧草已經不多﹐冬天眼看也就要來臨﹐戰士們還穿著單衣﹐整天打哆嗦。李秀成不想再耗下去了﹐自己手頭的這點兵力可是太平天國最後的主力兵團﹐要是拼光了﹐別說天京恐怕天國都救不了。曾國荃這種打不垮打不爛的人﹐犯不著跟他較勁死磕。
  1862年11月26日天京會戰的第四十六天﹐李秀成以進為退﹐向曾國荃發動了最後一次強攻﹐隨後命令部隊全部撤出戰鬥。儘管李秀成的撤退佈置周密﹐可還是讓曾國荃抓住機會打了一個漂亮的防守反擊。原來早在11月25日曾國荃就得到了李秀成即將撤退的情報﹐已經做好了偷襲的準備﹐結果果然順利得手被他摧毀了太平軍十幾座營盤。
  曾國荃此時的心情其實是很矛盾。他一方面巴不得李秀成早點離開﹐這四十六天裏他已經徹底領教了什麼叫做危險﹐湘軍死傷五千﹐戰鬥力已經到了極限﹐他也再沒有力氣玩下去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就這麼讓李秀成走了。血債必須血償!這血海深仇﹐這刻骨之痛﹐豈能就這麼一走了之﹖可是現在我也累了!真的累了!還是先歇口氣吧。
  曾國荃掩埋了兄弟的屍體﹐洗掉陣地上的血跡﹐重新修築防禦工事﹐等待著再次發動進攻的那一天。筋疲力盡的曾國荃﹐因為手下將士傷亡慘重﹐所以心情很是低落﹐但他堅信為了總攻的那一天﹐這四十六天艱苦卓絕的防守是值得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9 16:26 , Processed in 0.1250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