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4|回復: 0

[稗官野史] 宋朝時期的結婚整個過程和古裝劇有什麼區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9-16 00:47: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生活在北宋的京城開封是件很幸福的事﹐左鄰右舍之間每天互相送茶﹐互相詢問﹐遇到喜事或喪事﹐鄰里都會湧到他家相幫。不認識的人被官府拘捕了﹐有些市民就主動去官府說話請求寬恕﹐有時還自己花錢請官員下個館子喝個小酒﹐也不怕麻煩不怕破費。你如果在開封租了門面做個小生意﹐逢年節房東過來說﹕「兄弟﹐生意咋樣﹖不行了哥給你免兩個月。」。
  從大年初一到臘月開封城裏的人好像總是忙著過節過會。不說除夕元旦連著玉皇會和元宵節﹐也不說冬至官民同賀﹐皇帝出巡﹐給大家說幾個沒聽過的﹐二月初一挑(挖)菜節﹐出城挖個薺菜都要講排場﹐弄幾個下酒菜﹐幾壺酒擺一桌子。十月一日出城上墳燒紙﹐回來還要開「暖爐會」﹐搞個生火爐儀式﹐叫上幾個朋友高興地喝幾杯﹐哪時是允許燒柴火的。十月初十天寧節﹐也叫聖誕節﹐有朋友會問﹐是給耶穌過生日嗎﹖難不成他也投奔北宋政府了﹖此聖非彼聖﹐此聖是大宋天子也。在宋朝凡是皇帝的生日都是節日﹐各單位照例放假一天﹐皇帝們的生日都叫聖誕節。沒嚇著您吧﹖二十多個皇帝就多出來二十多節日﹐多虧宋朝亡的早﹐不然如果有三百多皇帝﹐哪不天天聖誕節。
  除了過節熱鬧﹐結婚生孩子也是熱鬧事。宋朝人結婚儀式並沒有《禮記》裏面記載的哪麼複雜﹐什麼「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親迎」都沒有。首先是互相送「草帖子」﹐應該類似於今天的求職簡歷﹐姓名、年齡、學歷、興趣、愛好有什麼特長學的什麼專業等﹐性別就不寫了。
  第二步是互送「細帖子」﹐初審通過後﹐雙方都要寫個家庭簡歷﹐包括太爺爺爺父親叫個啥﹐在哪個單位任職﹐是否長期擔任正職。家裏有幾套房是否獨立產權﹐鄉下有沒有田畝﹐有多少畝。還有哪些親戚在朝廷當官或事業單位上班等等﹐宋朝時親戚在哪個部門當官都會在簡歷裏公示。
  有的男方還要求相媳婦﹐相當於今天的面試。不管「九八五」還是「二一一」﹐學歷再高拿不出手可不行。面試官一般是男方的重要親戚﹐他大姑他二姑三妗等﹐史料裏沒說﹐但我估計是女的。有時男方的母親會親自出面去女方家面試新媳婦。如果男方的姑姑或母親對於女孩子滿意﹐就給女孩子送一把釵子插頭上﹐面試通過皆大歡喜﹐以後就是一家人了。這釵子類似於今天的訂婚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鍊。如果沒有相中﹐面試失敗氣氛就尷尬了﹐男方這時會給女方留下一匹或兩匹綵緞﹐用於安慰女孩子受傷的心靈。綵緞在古代也價值不菲﹐這大概是古代的精神損失費。
  有時看新聞﹐男女青年相親在一起吃飯﹐結賬時男的要求AA制﹐這如果發生在宋朝﹐一條巷子的人大概幾個月都抬不起頭﹐嚴重有辱巷風。宋朝的媒婆也分等級﹐頭上戴蓋頭(頭巾)身上披紫色馬甲的是頭等媒婆。看清了是紫馬甲﹐這標誌就像今天的高級職稱證書一樣﹐不是誰想穿就能穿得﹐記著以後不要穿紫馬甲。北宋都城開封的人們對於啥人穿啥很在意的﹐唸書的﹐幹農民工的﹐賣狗皮膏藥的各有各的裝束。就是要飯也有要飯的打扮﹐要是穿西裝打領帶面前放個二維碼討飯﹐保管有人會來砸場子。官員的帽子上也有等級標誌﹐從二個到九個長方形銅片不等﹐王爺和宰相帽子上有九條銅片。如果你去大宋朝逛街﹐看到帽子上有三道槓千萬不要以為哪貨是阿迪達斯﹐哪是官老爺上朝呢。
  有高級職稱的媒婆的客戶只有官宦人家﹐做媒的對象都是領導幹部子女。你說你娃馬﹐別人沒有啥我屋啥多﹐對錢沒概念﹐想給兒子找個官員女兒。媒婆八成會把你的見面禮扔大街上﹐「你還外星人吃龍肉想的美!」富人和貴人哪是兩個星球的人﹐連搭不上。其他級別的媒婆咱就不介紹了﹐反正記住門當戶對就行。
  新娘子被迎進新房後坐到床上﹐這叫作「坐富貴」。新郎坐在客廳(中堂)一個高腿椅子上﹐要拿捏穩穩的臉擺得平平的﹐沒有進新房的意思。明明自己結婚﹐還不著急見新媳婦﹖古代結婚講究的是「合兩姓之好」﹐這是主要目的﹐你咋能兒女情長呢﹖即使你認為結婚就是兒女之事﹐也不要說出來﹐要一本正經地「高坐」。
  女方著急了﹐新媳婦乾坐著總不是事﹐怎麼辦﹖媒人很眼色﹐端著酒騰騰騰跑過去「姑爺﹐敢緊入洞房了﹐新媳婦等你過去呢!」「不進去!」新郎很堅決。新媳婦的姨和妗子一看不行﹐端著酒騰騰騰跑過去「娃呀﹐趕緊入洞房了﹐外面客人還等著開席呢!」「著啥急呢。」新郎還是不動彈﹐就像焊到椅子上了。丈母娘坐不住﹐端著酒過來說「姑爺﹐把這杯一喝趕緊進去﹐嫑叫你媳婦等了﹐媽還有事再等一下還要回去呢。」新郎這才跳下椅子進新房。
  宋朝的新媳婦不蓋蓋頭﹐而是戴著花冠﹐傳統戲曲裏可以看到﹐這和我們電視上看到的不同。反而是新郎官頭上戴花勝﹐遮擋在面前。花勝大概是一種刻花或雕花的簪子﹐繋一條小綵綢。司馬光對新郎這種打扮很不滿﹐「新郎官戴個簪子﹐綵帶把臉扇住﹐沒一點男人的樣子!」怪不得宋朝打仗老輸﹐男的都趨於女化了。
  新郎入洞房﹐請新娘出來拜家廟﹐參拜列祖列宗回洞房﹐爭先拜對方即夫妻互拜。我們常在電視電影中看到古代婚禮儀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對拜。宋朝人結婚咋不拜天不拜地呢﹖天地不重要嗎﹖重要﹐非常的重要﹐因為重要所以不能拜。這是什麼道理﹖
  在古代神靈是不能亂拜的﹐孔子說「非其鬼而敬之諂也。」叩頭拜奠別人的先人﹐就是諂媚主人﹐這是極其可恥的行為。如果敬祭別人的祖先只是被輿論譴責﹐哪麼普通人祭拜天地山川可能要殺頭的。你啥意思﹖這天地是你拜的嗎﹖天地只能由皇帝來拜。地方領導也只能拜當地的山河﹐你家裏芝麻粒小的事也要天知道﹖把天忙死了誰負責﹖去家廟給你先人說去。這方面印度過來的神仙就好﹐比如觀世音菩薩﹐不看門第貴賤﹐誰來禮拜求幫忙辦事她都應承﹐所以信徒弟子遍天下。
  新郎、新娘互相參拜畢﹐喝一盞對方敬的酒﹐叫「交杯酒」﹐然後夫妻雙雙出來拜謝親戚﹐拜謝完親友才能坐下喝酒吃菜。第二天五更﹐相當於現在的凌晨3點﹐新郎新娘就早早起來了參拜家裏的長輩和親戚。長輩們趕緊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布匹鞋襪等送給新婚夫婦﹐說﹕「趕緊起來﹐又沒有電暖氣空調﹐看把我娃凍著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9 23:42 , Processed in 0.2278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