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01|回復: 0

[兵燹錄] 抗戰規模最大最慘之淞滬會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9-13 00:42: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在侵佔北平、天津以後﹐日本準備對上海發動大規模進攻。8月9日﹐日軍蓄意製造事端﹐派遣士兵乘軍車闖入虹橋中國軍用飛機場﹐開槍打死1名機場衛兵。中國軍隊自衛﹐擊斃日軍官兵2名。日本遂以虹橋事件為借口﹐向上海大舉進攻。
  淞滬會戰爆發後﹐日軍以松井石根大將為總司令﹐先後投入陸、海、空軍與特種兵部隊近30萬人﹐動用艦船130餘艘、飛機400餘架、戰車300餘輛﹐狂妄地宣稱1個月內佔領上海。中國先由馮玉祥、後由蔣中正(兼)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下設左翼軍(總司令陳誠)、中央軍(總司令張治中、朱紹良)、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先後調集中央部隊﹐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部隊和稅警總團﹐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以及部份省市保安總隊﹐總計兵力約70餘師﹐奮勇迎戰。
  戰爭一開始﹐我軍採取進攻態勢﹐猛烈攻擊日軍在滬據點﹐壓迫敵軍滯於黃浦江左岸狹隘地區﹐予敵重創。8月下旬﹐日軍大批援軍在吳淞、川沙登陸﹐我軍在寶山、月浦、羅店、瀏河等地與日軍反覆爭奪陣地。至9月17日﹐我軍退守北站、江灣、廟行、羅店、雙草墩一線﹐堅持防禦﹐直至11月5日﹐日軍在杭州灣北岸的金公亭、金山嘴等地登陸﹐封我上海陣地的側背進行遠後方的迂迴﹐我軍才被迫於11月9日開始從上海周圍撤退。至12日﹐上海除租界「孤島」外﹐全部淪陷。
  寶山是淞滬抗戰的主戰場。慘烈無比的羅店爭奪戰、藻濱兩岸的陣地戰都發生在這片土地上。在淞滬會戰第一階段作戰中﹐中國軍隊在楊樹浦、寶山、吳淞、劉行、羅店、瀏河多處與日軍展開血戰。其中打得最有名也最慘烈的當屬羅店爭奪戰。
  8月25日淩晨﹐第67師201旅在旅長蔡炳炎帶領下奉命向陸家宅之日軍第11師團一部3000餘人發動攻擊。日軍是重炮、飛機開路﹐步兵緊隨其後衝鋒﹐我軍官兵殊死相拒。激戰中﹐蔡炳炎旅長向全旅官兵立下軍令﹕「本旅將士﹐誓與陣地共存亡﹐前進者生﹐後退者死﹐其各淩遵!」
  戰至午後﹐全旅傷亡殆盡﹐402團團長李維藩及多數營、連、排長陣亡﹐蔡炳炎情急之下率領惟一的特務排和1個營殺入敵陣﹐正當此時﹐一發子彈飛來貫穿蔡旅長的胸部﹐當即倒下﹐犧牲之前兀自揚手高呼﹕「前進!前進!」多年後﹐蔡炳炎兒子蔡浙生在回憶父親的文章中說﹐父親率全旅官兵於8月20日抵達常州洪廟待命。父親深知此去意味著什麼。8月21日、22日他連續疾書四封家書﹐兩致妻子趙誌學﹐一致長女慕蘭﹐一致次女惠蘭。在給妻子的信中﹐他寫道﹕「殊不知國難至此﹐已到最後關頭。國將不保﹐家亦焉能存在﹖」他詳細安排了身後事﹐包括家裏日常用度的管理﹐甚至連大女兒的婚姻、小兒子的撫育都做了考慮。可謂兒女情長﹐丈夫氣概。
  8月27日﹐戰況更趨慘烈。當夜﹐羅卓英調集部隊由月浦、新鎮、羅店、蒲家廟之線繼續向登陸日軍衝擊﹐日軍主力第11師團以大炮、飛機、坦克應戰﹐小小的羅店再度被炮聲、殺聲淹沒﹐雙方來回拉鋸﹐反覆衝殺。我軍主力彭善的第11師和李樹森的第67師﹐攜手作戰﹐輪番上陣﹐堅守5晝夜之久﹐無數次打退日軍進攻。在給敵以重創的同時﹐兩個師的官兵承受巨大的傷亡﹐數字達到令人驚駭的地步。相繼陣亡1個旅長、2個團長﹐營、連、排一級的軍官戰死更是數不勝數﹐第67師師長李樹森負重傷後﹐無法繼續指揮﹐黃維被從德國緊急應召歸國指揮戰鬥。
  日軍在後繼部隊到來之後發動更猛烈的攻勢。28日堅守羅店的中國軍隊與敵連日激戰後﹐因傷亡過大﹐陣地被敵突破。29日黃維率第67師重新奪回﹐受到敵人強大火力轟擊﹐尚未站穩又被迫撤出﹐羅店終告陷落敵手。後來有軍事專家評價﹐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是一架「絞肉機」﹐淞滬會戰中的羅店則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血肉磨坊」﹕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整個城鎮片瓦無存﹐惟餘焦土﹐慘酷之狀﹐不忍卒睹。
  臨江公園至今還保留著幾處戰場遺跡。1937年淞滬會戰時﹐任第18軍98師292旅583團第三營副營長的姚子青率部在此戰鬥﹐堅守城垣。全營600多名官兵最後全部壯烈殉國。犧牲時﹐姚子青年僅29歲。臨江公園的陳化成紀念館西南側的草坪上豎立著「姚子青營抗日犧牲處」石刻紀念碑。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坐落於臨江公園裏。目前﹐淞滬抗戰紀念館的新展館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今年8月13日﹐新館將正式開放。目前正在向社會各界徵集文物﹐已徵集到3000多件。
  1937年日本有海軍航空隊、陸軍航空隊的各種飛機800多架﹐而當時國民政府空軍能作戰的飛機約有300架。日本擁有飛機生產工業﹐國民政府的空軍裝備卻完全依賴進口或外援﹐日本空軍不但在數量、質量上佔優勢﹐還擁有戰時消耗後自行得到補充的絕對優勢。但即使如此﹐當時的中國空軍仍然頑強應戰﹐血拼到底。
  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首次參戰。第一次戰鬥就取得擊落日機6架、擊傷1架﹐而我方零傷亡的輝煌戰果。日軍梅津航空隊隊長為此憤而剖腹自殺。當時的國民政府為紀念首次空戰的勝利﹐也為了進一步激勵前線士氣﹐鼓舞人民鬥誌﹐將這一天定為「空軍節」。
  鄭振鐸在《我空軍炸敵目擊記》中則寫道﹕「『我空軍出動了!』這是今晨﹐最可紀念的『九一八』以來的一個早晨﹐所聽到的雷似的歡聲。『我空軍出動了。』含垢忍辱已久的吾軍﹐自今晨以後是改取攻勢了!是要以蓄養已久的空軍的威力﹐來轟炸敵人在上海的根據地與他們的進入中國海的艦隊了!……上午﹐我在法租界的西區辦公﹐聽見陸陸續續的炮彈的炸聲。『這是高射炮!』一位同事說。另一位同事剛從外面走進﹐歡容滿面地說﹕『我空軍出動了!』立刻﹐全辦公室裏的人都交流著喜意﹐久郁的憤悶彷彿為之一舒。」
  西藏路橋﹐光復路。夕陽下﹐人來人往﹐熱鬧平和。今天看來普普通通的西藏路橋﹐過去曾是租界和華界的分界點。1937年﹐在大橋北堍的四行倉庫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激戰。「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歌中的謝團長就是謝晉元。「八一三」淞滬抗戰中﹐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帶領400餘人﹐號稱「八百壯士」﹐據守四行倉庫。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日本軍隊﹐「八百壯士」孤軍奮戰4晝夜﹐從10月26日戰至30日﹐斃敵240餘人﹐直至接到撤退命令後﹐才衝出重圍﹐退入英租界。
  「晉元決心殉國﹐誓不輕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計……余一槍一彈﹐亦必與敵周旋到底。」這是激戰中謝晉元留下的文字。在八百壯士英勇行為鼓舞下﹐上海人民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各界人士捐贈了大批食品、藥品……女童子軍楊惠敏冒著生命危險﹐設法送入國旗一面。後因國旗太小﹐父親打電話﹐由市商會派人送去特大國旗一面﹐長竹竿兩根和旗繩……當代表國家尊嚴的國旗壓倒周圍的太陽旗在晴空中飄揚時﹐租界觀戰的民眾紛紛脫帽敬禮﹐歡聲雷動。」
  1937年11月5日﹐日軍在杭州灣北岸的金公亭、金山嘴等地登陸﹐我軍11月9日開始從上海周圍撤退。至12日﹐上海除租界「孤島」外﹐全部淪陷。11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上海同胞書聲明﹕「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中國軍隊以60%的精銳部隊損失慘重的代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話語﹐淞滬會戰落下帷幕。李宗仁曾這樣評價﹕「淞滬會戰﹐是我國抗戰八年﹐犧牲最大、戰鬥最慘的一役……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歷史上﹐鮮有前例。」
  上海戰事爆發後﹐在中共推動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根據國共兩黨協議﹐在西北的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9 23:37 , Processed in 0.1076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