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5|回復: 0

[稗官野史] 古代皇帝出巡之後怎麼保證朝中大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6-24 00:15: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歷史上所有的皇帝都是住在皇宮裏面﹐很少有皇帝能出得了皇宮﹐即時能出皇宮也僅僅只是在都城周邊轉一轉﹐基本上中國近400多位皇帝﹐有90%的皇帝是沒有去過都城以外的城市的﹐甚至還有些皇帝直到死都沒出過皇宮半步﹐所以有人說「皇帝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舒服」。當然啦這只是一些題外話﹐我們現在要回答的是「古代皇帝出巡﹐會用什麼方法穩定朝局﹖」。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代皇帝能出巡﹐或者說是敢出巡的﹐都是手中權利穩定﹐威望也甚高﹐同時朝堂的官員們也都很穩定﹐民間也都繁榮昌盛﹐可以說這麼說能出巡的皇帝要不是開國皇帝﹐就是盛世皇帝﹐再來就是朝堂政治環境很穩定的皇帝也就是實權皇帝﹐如果這三樣都不是的皇帝﹐歷史還真的沒有哪個敢出巡的﹐其實不敢出巡的原因很明顯﹐你連自己軍政大權都掌控不了﹐官員們都蠢蠢欲動﹐民間也是怨聲載道的﹐請問誰敢出巡啊﹖保不齊還沒出都城﹐皇位就被佔了甚至都可能直接被殺了。
  所以我們要先明確一點﹐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出巡的﹐只要敢出巡的皇帝﹐那麼他所處的環境絕對是他自己能隨意掌控的﹐同時軍政大權也都是被他自己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裏的﹐如若不然﹐則沒有哪個皇帝敢隨意離開都城。那麼這些實權皇帝在離開都城巡視各方的時候﹐都會用什麼方法來穩定朝局呢﹖
  首先在出巡之時﹐一般情況下皇帝會任命自己的太子作為監國或者攝政來暫時管理朝廷上的事情﹐畢竟皇帝只是出巡﹐過個把月就回來的﹐讓太子監國也出不了什麼事情﹐而且還能鍛鍊下太子的政務處理能力﹐何樂不為呢﹖例如清朝康熙皇帝在出巡的時候就是太子監國﹐幫忙代行帝權﹐管理朝政。當然如果皇帝沒有立太子﹐則會叫幾個自己信得過的大臣來一起管理朝廷的政務﹐一般情況下皇帝至少會讓兩個以上重臣一起管理﹐藉此可以防止一人獨斷專權﹐或者說是兩人可以相互制衡﹐這樣朝局才能穩定﹐比如嘉靖皇帝就在出巡祭拜明陵的時候﹐就讓嚴嵩等內閣首輔代行權力﹐處理朝廷上的一些事物。不過如果有些皇帝的權利抓得牢﹐或者說比較勤政的﹐則會吩咐臣子們﹐若是他們不能決斷的事情就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所在的地方﹐有皇帝來解決或者來決定。
  第二﹐選擇自己最忠心的的將領來統御京城周邊的大軍﹐歷來軍權是皇帝最為看重的東西﹐向來掌控京城周邊軍權的將領都是皇帝最為信任的人﹐比如雍正時期的豐臺大營就是有雍正最信任的十三弟胤祥掌控的﹐那麼皇帝在出巡的時候﹐肯定要想好讓誰來掌控京城周邊的大軍﹐因為只要軍隊還在自己的手裏﹐皇帝就永遠不怕誰會造反。
  第三﹐明面上命令太子或者其他的輔政大臣來管理皇帝出巡之後的政務和軍務﹐暗地裏則會命令其他的人﹐如太監或者是類似明朝錦衣衛那般的只聽從皇帝的特務機構來監視著他們﹐甚至皇帝還會在臨走之前寫一道聖旨給這些人﹐並賦予他們「臨機處置」之權和「臨機調兵」之權﹐並給出這些一旦出現問題就讓朝中大臣的頂替人選﹐一但他們做出出格或者有違皇帝統治的時候﹐立馬拿下﹐並有這些皇帝之前吩咐的人頂替他們的位置﹐並迅速通知皇帝有皇帝回來處置。
  第四﹐皇帝出巡之時會帶走大量忠於自己的精銳部隊和將領及官員﹐同時會在都城也留守大量完全忠於自己的部隊和將領﹐這些精銳部隊可以說是全國最強大的軍隊﹐藉此即時皇帝不在都城﹐也可利用這些軍隊來震懾那些在都城想要造反的人﹐他們要造反就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能打得過這些精銳的部隊。
  以上大概就是皇帝們出巡的時候用來穩定朝局﹐防止他人造反的方法。但其實可以肯定是如果他們一定要反﹐不管皇帝作出什麼安排他們都會反﹐皇帝們能做的就是想盡辦法讓他們不敢反﹐或者說即使是反了﹐皇帝也能平定這些的反叛。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09:29 , Processed in 0.2367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