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5|回復: 0

[稗官野史] 趙武靈王被困沙丘長達數月﹐期間為何沒有一個人來救﹖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4-29 00:28: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趙武靈王是一代英雄﹐是戰國時期﹐趙國的第六代君主﹐從年少英雄到壯年﹐他一直胸懷抱負﹐一心一意壯大趙國。他真的是為整個國家考慮﹐以至於走彎路﹐讓人鑽了空子。被從小寵愛的兒子﹐親手立的趙國下一代君王﹐給活活餓死在沙丘宮﹐無人來救援。
  就連梁啟超也說他是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因為他大刀闊斧的舉措和改革﹐他和史上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一樣﹐是少數能戰勝強悍的遊牧民族的君王。可這樣的英雄﹐卻早早退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又不甘權利被架空﹐最後竟是以那種方式離開。
  如果說起趙武靈王的結局﹐那自然也離不開給他造成這種後果的幾個人了﹐第一個就是他的小兒子﹐是他第二位夫人吳娃所生﹐也就是下一任趙國君王﹐趙惠文王趙何。他在位以來﹐政治清明﹐有廉頗、藺相如﹐趙奢等文武大臣輔佐。還有趙武靈王的大兒子﹐公子章﹐是第一位夫人所生。並且一開始趙武靈王給趙國立下的太子便是公子章﹐但後來他的母親死了﹐吳娃又得到了趙武靈王的寵愛。臨死前﹐從沒求過趙武靈王的女人﹐這一次懇求他立自己的兒子趙何為太子﹐趙武靈王只好同意了。
  另一個頗具影響力的便是趙國忠心的大臣﹐肥義﹐他對趙國是忠心耿耿的﹐一心一意輔佐君王﹐為整個國家長遠發展做出考慮。所以﹐即使他對趙武靈王﹐這個先君託孤的孩子﹐有著很深的感情﹐但在新一任的趙國君主面前﹐他還是選擇了趙惠文王﹐也就是趙何。
  其他的便是間接害死了趙武靈王的人﹐也就是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因為趙武靈王在位時﹐頒發的舉措雖然利國利民﹐符合當時的形勢﹐但卻損害了一些趙國貴族的利益。他們自然不希望有這樣的君主在﹐所以在趙惠文王和趙武靈王中﹐他們選擇了前者。
  趙武靈王的父親趙肅侯﹐生前時﹐也是勇猛好戰的君王﹐時不時的進攻其他國家﹐偏偏其他國家拿他都沒辦法﹐只能忍氣吞聲。後來等他一去世﹐魏、楚、秦、燕、齊五國各派奇兵銳師前來參加葬禮﹐這想想便知道了﹐這哪裏是參加葬禮的﹐分明是一雪前恥的。那時﹐趙武靈王才剛剛十五歲﹐剛一登基就要處理父親的大事﹐還要面臨五國來襲﹐周邊小國的虎視眈眈。趙肅侯英雄一世﹐曾好戰打過許多國家﹐這時候﹐人人都想參與一腳。但趙肅侯臨終前﹐託孤給重臣肥義﹐因此﹐肥義也是盡心輔佐趙武靈王。
  這種雙重壓迫之下﹐年幼的趙武靈王決定和他們來個魚死網破﹐命令全國戒備森嚴﹐嚴陣以待﹐同時還聯合了宋國和韓國﹐因為這兩個國家位於魏、楚、秦、燕、齊這五國之中﹐使趙、韓、宋形成品字形結構﹐除了燕國這其他四國就處於兩面受敵或三面受敵的狀況。而燕國的實力是這五國最弱的﹐趙武靈王便拋下巨大的誘餌﹐賄賂樓煩去攻打中山和燕國﹐樓煩和中山都是狄族部落﹐那裏的胡人精馬強悍﹐善通騎射﹐雖國小﹐但武力值大。位於幾國之間﹐立於不敗之地﹐隨時都有可能聯合其他國家﹐去攻打另一個國家。
  現在樓煩部落與趙武靈王聯合﹐如此一來﹐對趙武靈王的威脅便少了﹐在五國到來那一天﹐少年天子趙武靈王便態度強硬﹐要求他們的軍隊不得跨入趙國邊境﹐而且趙、宋、韓這幾個國家已經結成聯盟﹐於是其他五國不得不歇了攻打趙國計劃。
  少年天子初掌國﹐便完美化解了這次危機﹐然後大刀闊斧般實行改革﹐他要求全國都實行胡服騎射﹐因為他發現每次與中山國打仗﹐皆是敗仗而歸。他們裝備精良﹐精通騎術﹐彪悍不已﹐而自己軍隊還是用著傳統武器﹐大大的耽誤了戰鬥。於是下令全國人民從長袍寬袖到穿著胡服上朝﹐還淘汰戰車﹐全民學習騎馬射箭﹐在後來﹐這騎兵也在中國成為了重要的兵種。不止如此﹐趙武靈王招募胡人充當教練﹐為自己國所用﹐甚至用他們來當自己的兵﹐為中原國家服務。
  趙國皇室與狄族的通婚率要遠遠大於其他國家﹐並且他們重視遊牧文明。趙武靈王即位後﹐就重用樓煩這個部落﹐就連身邊的肥義﹐先王託付的重臣﹐他也是個胡人﹐所以趙武靈王的舉措﹐也大大促進了兩方的文化相融。但這也造成朝廷的不和諧﹐一方是華夏族大臣﹐一方是狄族大臣﹐華夏族排擠看不起狄族大臣﹐每每立儲兩方都爭論不休。還有一方面﹐以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為代表的趙國貴族﹐很是不同意胡服騎射的建議﹐其實還有個原因。
  因為有了胡人加入趙國並充當重任的話﹐那會給他們的權利帶來很大的威脅﹐會嚴重瓜分他們的勢力。在趙國君主面前﹐沒有背景好操控的胡人﹐能力不僅強﹐還沒那麼多的複雜心思﹐而皇室宗親﹐本事沒有﹐野心不小。所以趙武靈王親自向這些貴族解釋原因﹐公子成等人在趙武靈王面前﹐也不得不低頭﹐第二天便開始著胡服上朝。從此以後﹐趙武靈王便開始仲裁了一些沒有能力的貴族﹐提拔一些胡人重臣﹐並提高騎兵的待遇等等一系列措施﹐導致趙國的百姓﹐都渴望家裏出現個騎兵。
  這些改革﹐也導致後來的趙國成為超級強國。趙武靈王也開始了他一系列征戰﹐收復其他國家等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的強國﹐並且大會天下諸侯﹐成就人生巔峰時刻。但到了壯年﹐趙武靈王便開始慢慢走入極端了。趙武靈王也不好色﹐便立第一任夫人生下的孩子公子章為太子﹐而且這個公子章也隨他父親一樣驍勇好戰﹐也打敗了不少敵人。但第一任夫人死後﹐他又娶了第二位美貌至極的夫人吳娃﹐這吳娃據說像極了他夢中情人﹐因此格外疼愛。而這吳娃也是個聰慧﹐生前從不祈求趙武靈王什麼﹐臨終前﹐卻懇求他立自己的兒子趙何為太子。趙武靈王沒法﹐只能答應她了﹐便廢了公子章太子之位﹐立了趙何為太子﹐並讓肥義去教導趙何﹐也就是培養下一代君王。
  後來﹐他為了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軍事上﹐便早早退位﹐傳給了趙何﹐這一來他可以心無旁騖的管理軍事﹐讓趙何管好國內事務﹐二來﹐他在外征戰若不幸離去﹐也不至於像他即位一樣﹐國內動盪。他想讓自己的接班人平穩接過自己的位置。但一國兩政的法子﹐最終造成了趙國動亂﹐因為這權利最後慢慢都到了趙何手上。所有人都圍著趙何﹐趙武靈王感覺自己的權利被架空了似的﹐又看見自己的大兒子公子章無辜被廢﹐頹靡不已﹐心裏也過意不去﹐便慢慢意圖給公子章謀取一些權利。
  這舉動被肥義知曉了﹐肥義義正言辭的拒絕趙武靈王這個不靠譜的想法﹐肥義拒絕﹐代表趙何也不願意給權利公子章。而公子章被身邊的小人挑撥﹐心裏的一些野心也死灰復燃﹐趙武靈王看到這些﹐便想這兩兄弟打起來﹐他在做個和事佬調和就行。於是便藉著選看墓地為名﹐讓公子章和趙何跟著﹐一行人來到沙丘﹐公子章藉著趙武靈王的命令﹐要邀請趙何。趙何和肥義知道此事是個陰謀﹐便讓公子成在外嚴防把守﹐肥義前去赴約﹐如果肥義沒回來﹐死在那裏了﹐那就開始反擊。
  果真肥義沒回﹐公子成便下令包圍公子章﹐經過激烈的戰鬥﹐公子章不敵﹐跑到了趙武靈王的宮殿﹐趙武靈王接納了他。下人準備詢問趙何的想法﹐但公子成阻止了﹐如果去詢問的話﹐那趙何是很難親口下令去殺父兄的。但不詢問的話﹐直接誅殺了他們﹐到時無力迴天﹐趙何肯定會接受的﹐便讓人將公子章及其黨羽誅殺﹐趕走趙武靈王身邊的人﹐只留下他在宮中。趙武靈王幾次突圍﹐但他們只圍不殺﹐不讓趙武靈王出去﹐趙武靈王吃盡了宮中水果蔬菜糧食﹐堅持三個月﹐便活活餓死了。
  趙武靈王的改革實際是觸犯了這些貴族利益﹐他後來又將國家分成兩部分統治﹐權利逐漸被奪去﹐最終造成這樣孤立無援的局面。他為這個國家著想﹐但歷史上的革命者﹐向來就是艱難的﹐而趙武靈王這個強大的男人﹐也最終成為了歷史上的過去。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09:26 , Processed in 0.3028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