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回復: 0

[稗官野史] 蒲牢是什麼神獸﹖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3-5 07:58: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蒲牢在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為龍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當鯨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鍾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的形狀。敲鐘時﹐讓鯨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傳說龍生九子老四是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文選》中漢班孟堅(固)的《東都賦》曰﹕「於是發鯨魚﹐鏗華鍾」。《注》﹕「(三國)薛淙《西京賦·注》曰﹕海中有大魚曰鯨﹐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鯨魚擊蒲牢﹐輒大鳴。凡鍾欲令聲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為鯨魚。」後因以蒲牢為鐘的別名。《全唐詩》六一六皮日休《寺鍾暝》﹕「重擊蒲牢唅山日﹐冥冥煙樹睹棲禽。」古時鐘上多作獸頭。
  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鍾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與蒲牢有關的文字﹐最早出現在東漢班固《東都賦》﹕「於是發鯨魚﹐鏗華鍾」。三國時期薛淙在《西京賦·注》記載得更為詳細﹕「海中有大魚曰鯨﹐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鯨魚擊蒲牢﹐輒大鳴。凡鍾欲令聲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為鯨魚。」後人由此以蒲牢為鐘的別名。
  唐代詩人皮日休的《寺鍾暝》寫道﹕「重擊蒲牢唅山日﹐冥冥煙樹睹棲禽。」而到了明代﹐文人陳仁錫在《潛確類書》中﹐又將蒲牢明確為龍子﹕「龍生九子﹐(皆)不成龍﹐各有所好。一曰蒲牢﹐平生好鳴﹐今鍾上獸鈕是其遺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12:17 , Processed in 0.1668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