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回復: 0

[稗官野史] 《水滸傳》中宋江憑什麼當上梁山的「大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2-1 02:30: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是濟州府鄆城縣的一名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深受領導的賞識和器重。宋江生平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加上他揮金如土﹐喜歡為他人排難解紛﹐樂於周全人性命﹐名聲傳遍山東、河北﹐在別人眼裡宋江就如同一場能救萬物的及時雨。
  生辰綱事發後﹐宋江擔那血海般關係為晁蓋通風報信﹐才使晁蓋等七人能夠僥倖躲過此劫﹐上了梁山﹐繼而奪得寨主之位﹐奠定了梁山事業最初的起義組織和領導機構。因為和梁山盜匪私下聯絡﹐宋江不僅丟了飯碗﹐還成為一名殺人犯﹐這是令宋江所始料不及的。從春風得意驟變為一無所有﹐從救世主淪落為階下囚﹐宋江遭受的損失是慘重的﹐甚至是毀滅性的。即便如此﹐宋江也沒有聽晁蓋的勸告上梁山落草為寇﹐相反他選擇了刺配江州﹐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重整旗鼓﹐東山再起。
  皇帝的昏庸和朝廷的腐敗﹐沒有讓宋江在那次「大赦天下」的優惠政策中得到解脫﹐宋江企圖在宦海中東山再起的希望徹底破滅了﹐這讓宋江在心理上發生了重大轉變﹐要想名垂青史﹐出人頭地﹐只有上梁山領導人馬與朝廷抗衡﹐打出梁山的威名﹐換取迫使朝廷招安 的籌碼這一條路可走。他的這種心態從他在潯陽樓酒後題的反詩「他年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和反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巷口」中可以看的出來。
  晁蓋上梁山以後﹐對於佔山為王、衣食無憂的現狀非常滿足﹐既沒有制定發展綱領﹐也沒有壯大革命隊伍﹔既沒有長遠的規劃﹐也沒有近期的打算﹔既沒有考慮梁山的前途﹐也沒有考慮兄弟們的歸宿﹐只是義氣用事」﹐整日裡與弟兄們逐日宴樂﹐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今朝有酒今朝醉似的得過且過﹐沒有遠慮﹐沒有近憂﹐沒有進取心﹐沒有緊迫感。
  宋江上梁山後﹐晁蓋用請宋江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的提議作為對他救命之恩的宋江的回報﹐宋江在推辭中沒有說自己才能欠缺、威望不夠之類謙虛的話﹐自己之所以不做寨主是因為晁蓋比他年長﹐自己不能以小欺大﹐情願做第二把交椅。宋江此時很明白﹐自己剛上梁山就奪人之位是很不道地的事﹐加上自己立足未穩﹐沒有功績﹐民心不附﹐即使有這種念頭也不能輕舉妄動。但是自小學吏的宋江卻讓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表面上是讓新頭領謙讓示下﹐實際上是在與舊頭領劃清界線﹐因為舊頭領都是跟隨晁蓋多年的手下﹐而新頭領們則絕大多數是宋江拉攏到梁山的﹐是宋江的心腹。一場由宋江率領的新勢力 與晁蓋領導的老資格之間的鬥爭悄悄的拉開了序幕。晁蓋可能也意識到了宋江這種安排對他構成的潛在威脅﹐所以當李雲和朱富二人上梁山後﹐便有意的讓二人去左邊白勝上首坐定﹐以增加自己這邊的力量。
  宋江到梁山後﹐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建功立業﹐謀求政治資本。宋江雖然武功平平﹐不懂兵法﹐卻敢率軍掃平祝家莊﹐攻陷高唐州﹐依賴眾位頭領的奮戰擁護﹐借助三卷「天書」的指導啟發﹐最終獲得勝利。這兩次大捷﹐不僅為梁山爭取到了三五年的糧食﹐為梁山兄弟出了一口惡氣﹐也使宋江積累了豐富的臨陣對敵、排兵佈陣的經驗﹐使宋江在梁山的威望漸漸的壓過了晁蓋﹐聲名遠播。很多江湖好漢都是慕宋江之名來梁山入伙的﹐這就使宋江的圈子和勢力遠遠超過了晁蓋。同時宋江很注意收買和籠絡人心﹐楊雄、石秀慕名上梁山後﹐晁蓋聽到他二人曾有偷雞、放火的行為時﹐認為他們連累我等受辱﹐壞了梁山名聲﹐便要殺了他們﹐被宋江好言相勸﹐救下了性命。隨後晁蓋把武功不錯的楊雄、石秀排在了地暗星楊林之下﹐後來宋江把他們提拔到了位列第三十二和第三十三位置的天罡星之列。王英是個好色之徒﹐但是身材短小﹐不好找對象﹐只好威逼硬搶﹐見到漂亮女人就強行求歡﹐見到扈三娘更是瞪直了雙眼﹐手顫腳麻﹐槍法便亂了。平了祝家莊後﹐宋江讓父親宋太公認扈三娘委乾女兒﹐並把扈三娘許配給王英﹐不僅兌現了先前的承諾﹐還和王英成了親戚﹐關係更近一步。
  鑒於宋江對自己一步步的架空和深層次的威脅﹐身為粱山泊主的晁蓋心裡非常不自在﹐加上宋江時常掛在嘴邊的「招安」投降主義路線對梁山兄弟﹐尤其是軍師吳用的負面影響﹐使梁山的發展方向背離了自己的意願﹐因此晁蓋對宋江從萬分感激逐步演變為非常反感﹐甚至是恨之入骨。為了證明自己的領軍實力﹐為了挽回自己的領導尊嚴﹐為了提升自己的英雄威望﹐為了鞏固自己的寨主地位﹐自以為是的晁蓋採取了以攻為守的策略﹐硬要親自走一遭打上一次漂亮仗﹐竟然率領比宋江先前出征時更少的人馬去攻打曾頭市﹐結果因為頭腦不夠冷靜﹐加上急功近利﹐中了敵人埋伏﹐被史文恭在面頰上射中了一支「藥箭」﹐大敗而歸﹐繼而身體沉重﹐生命垂危。
  按照江湖慣例﹐一把手死了﹐二把手就會很自然的接班﹐沒什麼可爭論的﹐況且身為二把手的宋江在梁山上具有極高的威望﹐在江湖上享有響亮的名聲﹐晁蓋死後宋江掌權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正是晁蓋至死也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所以到了最後關頭﹐已自言語不得的晁蓋﹐臨死前拼盡了最後一絲氣力對宋江說﹕「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晁蓋知道﹐僅憑宋江的武藝和手段是捉不了史文恭的。晁蓋的意思也很明顯﹐就是說什麼也不能讓宋江做梁山寨主。晁蓋的「遺命」不單單是單說給宋江聽的﹐更是說給梁山眾弟兄聽的﹐這是晁蓋中箭後說的唯一一句話﹐也是晁蓋生命中的最後一句話。晁蓋雖然死了﹐但是畢竟留有「遺命」﹐這條「遺命」是壓在宋江頭上的千鈞擔﹐是紮在宋江心頭的一根刺﹐讓他非常痛苦。即使權力交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即使人心所向的宋江對寨主之位垂涎已久﹐即使林沖、吳用、公孫勝並眾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宋江也不敢違背晁蓋「遺命」做山寨之主﹐只是答應權當此位﹐並宣佈日後不論是誰捉到史文恭﹐替晁蓋報了仇﹐須當此位。
  吏道純熟的宋江臨時主持梁山工作後﹐立即著手調整幹部﹐很多人得到了提拔和重用﹐使梁山上下皆大歡喜﹐盡皆一心。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宋江沒有急於攻打曾頭市為晁蓋報仇雪恨﹐而是以給晁蓋做百日「功課」為幌子﹐天天守在山寨﹐目的在於時刻提防晁蓋的心腹發動政變﹐害了他的命﹐奪了他的權。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宋江不惜把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長者盧俊義害得啷鐺入獄﹐家破人亡﹐最後不得不上梁山落草為寇。有這樣一個武功高強名聲灌耳的人物給自己當下手﹐宋江的虛榮心得到了一定滿足。
  盧俊義捉了史文恭後﹐為晁蓋報了仇﹐按照晁蓋的「遺命」﹐應當立為粱山泊主。但是到手的位子豈能拱手讓與他人?所以宋江和吳用在晁蓋靈前上演了一出早就練習好了的、拙劣的雙簧表演﹐宋江再三推讓盧俊義當粱山泊主﹐並闡明了自己在相貌、名望、能力三個方面都比不上盧俊義的客觀理由﹐結果引起眾人不服。被百十名頭領的眼睛惡狠狠的瞪著﹐這種場面讓被迫初到梁山﹐身邊只有一名心腹﹐只立過一次戰功的盧俊義感到惶恐不安﹐即使完成了晁蓋的「遺命」﹐說什麼也不敢接受寨主之位。宋江在「強姦」了晁蓋的「遺命」後﹐為了封住他人口舌﹐又和盧俊義抓鬮攻打東平府和東昌府﹐約定誰先打破城池就當粱山泊主。在人員安排上﹐宋江把吳用、公孫勝列入盧俊義的隊伍﹐吳用和公孫勝都是宋江的支持者﹐又是軍師﹐自然會不時的向盧俊義灌輸某些思想﹐無非是讓盧俊義要以大局為重﹐順應民意﹐放棄競爭寨主之位之類的話。所以盧俊義在攻打東昌府時﹐竟然一連十日﹐不出廝殺﹐故意拖延攻城時間﹐好讓宋江先打破東平府城池。與此同等﹐宋江對東平府是連夜攻打得緊﹐最終趕在盧俊義前面打破了城池﹐最終名正言順的坐上了梁山頭把交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6 16:44 , Processed in 0.0951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