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回復: 0

[稗官野史] 十幾個宮女為何殺不死嘉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9-28 09:29: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嘉靖皇帝通過逼迫楊廷和退休,通過嚴懲在左順門請願的官員,通過對張璁等擁護者的提拔和對楊慎等反對派的懲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樹立起自己的絕對權威。但誰也沒有想到,就在他躊躇滿志之時,有幾個宮女竟然敢虎口拔牙,幾乎活生生地要把這個不可一世的當朝皇帝勒死。這倒是中國有記載的歷史上聞所未聞的故事。
  說到這件事情,恐怕還得補充敘說一下嘉靖皇帝的身世,說一下這個故事背後的故事。嘉靖皇帝的父親朱佑杬和母親蔣氏到湖廣安陸州後,一共生了四個子女,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最小的一個。但是他從來就沒有見過他的哥哥,因為他的哥哥在出生之後五天就夭折了;他也沒有見過他的大姐,因為這個大姐在4歲的時候也病死了,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出生。正德二年(1506)嘉靖皇帝出生時,他的二姐當時4歲。但當他6歲的時候,這個二姐也病死了,死的時候只有10歲。
  那個時候沒有計劃生育之說,高出生率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出生率高,人口卻並沒有瘋漲,這就和高死亡率有直接關系。因為那時的疾病防禦和醫療系統都比較欠缺。但作為一個藩王府,經濟條件應該比較優越,醫療條件也不會太差,四個子女竟然死三個,這就只能從兩個方面尋找原因。第一,可能是這個家族的身體基因不是太好。第二,可能是這個家族對於湖廣安陸州這個地方的水土不是太適應。當然也許兩者兼而有之。
  到嘉靖皇帝13歲時,父親朱佑杬也病死了,只剩下他和母親蔣氏相依為命。母親蔣氏對兒子的牽掛與關切,固然是母子情深,但不能不說這和前面三個子女的夭亡,以及僅存的這個兒子朱厚熜的身體並不硬朗有關。從各種記載來看,這位嘉靖皇帝確實從小就體弱多病,來到北京,又有一個適應環境的過程。特別是做了皇帝,成為後宮之中唯一的“男人”之後,問題就更多了。
  當然在後宮裏面還有不少宦官在服役,但那都是形殘之人,算不得真正的男人。這也是中國和東方各君主國的一個共同特點。為了保證皇位的後繼有人,皇帝可以妻妾成群。各種小說和評書所說的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並不過分。而實際上,不僅僅是后妃,在皇宮裏面服役的任何一個女人只要皇帝願意,都可以成為他施欲的對象,都可以為他傳宗接代。這是一個方面,由這個方面就導致了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為了保證皇族血緣的正統,除了皇帝和他的兒子們之外,在後宮服役的任何男人、任何有機會單獨接觸到後宮女人的男人,都必須是廢除了生育能力的人,也就是說,必須是宦官。
  15歲開始做皇帝的朱厚熜,所處的就是這樣一種環境。在前殿,和他討論國家事務、和他爭論大禮議的人,都是鬚眉男人。而在後宮,陪伴他的,除了廢除了生育能力的宦官之外,又全是女人。而且,這些女人都是經過挑選出來的、可以稱得上是美女的女人。於是就開始有人向皇帝出主意了。出什麽主意呢?主意有兩種。第一種主意,是勸說皇帝清心寡欲,多考慮國家大事,少接近女人,生活要有規律。但在中國歷史上,能夠接受這種主意的皇帝好像不是太多。嘉靖皇帝也屬於不能接受這種意見的皇帝之一。第二種主意,是建議皇帝想辦法強身健體、想辦法增強各方面的能力。在中國歷史上,包括嘉靖皇帝在內的所有皇帝,一般都樂意接受這類的意見。但是至少在現在,我們還沒有發現出這種主意的人在教嘉靖皇帝學習體操、練習武術,比如華佗發明的“五禽戲”,比如傳說中由朱元璋發明的“洪拳”,或者是“少林功夫”、“武當拳術”等。看到的只是不斷有人給他進獻房中術、不斷有人給他提供長生不老藥。
  有一位非歷史學家說到他發現的一個現象,那就是,當某一個朝代皇帝的子嗣即後代發生問題時,也意味著這個皇朝正在走下坡路。這倒是一個有意思的發現,它至少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這個朝代的某些皇帝生兒子艱難,或者生了兒子卻難養活,那當然說明他們的體力或精力下降,他們也就沒有太多的意志和力量,沒有太堅定的信心去管理國家了。比如我們正在說到的這個嘉靖皇帝,以及他的兒子、孫子,還有清朝的咸豐皇帝、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全都在子嗣上出現問題。於是明朝政權和清朝政權的統治也開始出現問題了。反過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前半生打仗、後半生管理國家,那得處理多少事情?但他卻一口氣生了26個兒子,女兒還不算在其內。清朝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一生戎馬,也有十多個兒子;康熙皇帝要管多少事情,倒有一百多個孫子,認也認不過來。而大明王朝、大清王朝則都是由他們創立或者推向鼎盛的。
  嘉靖皇帝所處的時代正是明朝政權或者走向鼎盛,或者走向衰退的時代,而他恰恰又是一個體弱多病且在子嗣上出了一些問題的皇帝,這在某種意義上影響著明朝的國家走向。嘉靖十三年九月,這時的嘉靖皇帝年僅28歲,卻因病連續一個月沒有上朝。而在這之前,更因為身體問題,嘉靖皇帝已經連續兩年沒有親自祭天了。當然說是兩年,其實也就是兩次。每年的冬至日,皇帝得到北京南郊的天壇祭天。嘉靖皇帝對這兩件事情一並作了解釋,這個解釋記載在《明世宗實錄》中,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朕自幼多病,每次發病,總要持續五到七天才見好。這些年來,朕的身體更不如前,已經兩年沒有去祭天了。本想好好進行調整,以便來年身體好轉,能親自祭天。但近來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倒加重了;咳嗽多痰,夜不能寐,所以一個月都沒法上朝。」
  嘉靖皇帝的這個解釋是說得過去的。它也更能說明,嘉靖皇帝為什麽那麽在乎別人對他的態度,特別是別人對他父母親的態度。試想這樣一個隔三岔五就要病一次,一病就要七八天才見好的孩子,父母親要花多少精力在他身上。特別是已經有三個孩子因為體弱多病而死,那麽他們對這個“碩果僅存”的孩子又該是怎樣的操心和勞神?
  皇帝因病連續一個月不上朝,這並不少見。但連續兩年不祭天,在嘉靖朝之前的明朝卻是前所未有。即使是不守規矩的正德皇帝,也只是因為正德十五年南巡滯留南京而耽誤了一次,盡管因為在淮安落水,一病不起,但回到北京後還是補行了第二年的祭天禮。可見這祭天的重要性。因為皇帝自稱天子,俗話說“君權神授”,你既然是上天的兒子,如果連祭天這樣重大的事情都不親自去做,皇帝也就缺乏基本的為人子、為人父的品質了,這皇位的合法性也就值得懷疑。所以《大明集禮》中有“天子之禮,莫大於事天”的戒條。皇帝不祭天不事天,就是大不孝。你皇帝如此不孝,還指望臣民為你盡忠嗎?所以嘉靖皇帝要一再聲明不是自己不想親自祭天,而實在是身體虛弱,無法成行。
  事實上,嘉靖皇帝既然是以“議禮”而建立自己的統治權威,那麽在祭天的問題上他是不含糊的,不但不含糊,而且積極性特別高。從嘉靖元年到九年,當時還是每年的孟春同祭天地於南郊,嘉靖皇帝每次都是親自為之。但當在“大禮議”中挫敗了楊廷和等人之後,嘉靖皇帝便更熱衷於改革禮制。於是在嘉靖九年,他力排眾議,恢復洪武初年的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所謂天地分祭制度。他的理由是,父親是天、母親是地,所以都要分開祭祀。其實這分不分開,都是最高統治者一句話的事情。
  明朝建立的時候,天地是分祀的。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把天地合在一起祭祀,所說的理由則是父親和母親本來就應該生活在一起,怎麽能夠分開呢?就這一句話,合了。而現在也就是嘉靖皇帝的一句話,就分了。忙碌的卻是為皇帝的決定提供依據的禮部官員們。他們引經據典,吵得不亦樂乎。皇帝一句話,就是結論,於是大家都稱贊他的決定才是最英明的,並且樂此不疲地為這個英明決策尋找理論依據。
  自己制定的規矩,自己就得做。所以在嘉靖九年及此後的嘉靖十年、十一年的冬至日,嘉靖皇帝都親自到南郊祭天。但嘉靖十二年、十三年的冬至,都因為身體原因而沒有親自祭天,所以造成的輿論壓力就十分大。所以他要反復作出解釋。
  皇帝和普通人一樣,有病就應該治療,這本來是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是給皇帝治病和給普通人治病,卻不一樣。普通人病了,郎中望、聞、問、切,然後開出藥方,進行治療,目的很單一,就是把病治好。但皇帝卻不同,他病了,專門給他治病的郎中,當時叫“禦醫”,也要望、聞、問、切,也要開出藥方,也要對他進行治療把病治好,但目的卻不僅如此,原因就出在他有眾多的嬪妃這個問題上。
  這個問題又得分兩個方面來看。
  一方面當然是皇帝自己。身體不好,體弱多病,那就應該好好調養,不要有過多的欲望。但滿眼都是秀色,處處都是誘惑,嘉靖皇帝自己就把握不住了。唯一能夠管住他的是皇后,但嘉靖皇帝脾氣怪僻,皇后也管不住他,也不敢管他。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是那些年輕美貌的嬪妃,誰又願意守著一個專心養病的皇帝?她們也希望皇帝能夠身體強壯。
  這兩個方面的需要,都只有寄托在一種人的身上,哪種人?就是既能給皇帝治病又能讓皇帝迅速強壯的人,哪怕是假強壯、外強中乾的強壯也行。而這種人也十分現成,他們就在皇帝的身邊。不在皇帝身邊也不要緊,一道旨意下去,相隔千山萬水也得把他們召來。於是就出現了兩個最能讓體弱多病的嘉靖皇帝滿意的人,一個叫邵元節,一個叫陶仲文。
  邵元節是江西貴溪人,是龍虎山上清宮的道士。在當時江西貴溪縣龍虎山的上清宮可是了不起的地方,是天師道的“祖庭”,世代相傳的張天師就住在上清宮,總領天下道教。所以這個貴溪也就以盛產道士而著名,邵元節就是當時龍虎山最著名的道士之一。人們相信他能祈雨、祈雪,也相信他能治病,特別是能治療不育癥。不僅如此,這個邵元節還有政治頭腦。正德時,寧王在南昌謀反,派人用厚禮請邵元節,邵元節硬是托故不往。
  嘉靖皇帝即位後,身體不好,有人便向他推薦邵元節。邵元節應召來到北京後,立即得到嘉靖皇帝的接見,被安排在當時北京最著名的道觀之一顯靈宮居住,專門掌握皇家的祭祀禱告。盡管文官們對嘉靖皇帝寵信邵元節十分不滿,但邵元節絕非浪得虛名。
  首先,這位邵元節一定是位氣象學家。有一段時間北京該下雨的季節沒有雨、該下雪的時候不下雪,但經過邵元節的祈禱,雨雪竟然就下了。當然這雨雪絕非是邵元節能夠“祈禱”而來的,但至少他預測到了下雨下雪的時間,所以選擇了適當的時間祈雨祈雪,這就有些像我們現在詮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一般。
  其次,邵元節一定是位男子不育癥的治療專家。嘉靖皇帝15歲即位後,盡管後宮佳麗三千,卻沒有一個能夠給他生兒子,連女兒也沒有。但自從按照邵元節的要求調節身體、崇信道教之後,當然也是吃了邵元節配制的藥物之後,三年的時間一過去,嘉靖皇帝竟然是“皇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7 04:49 , Processed in 0.1379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