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回復: 0

[稗官野史] 孔子身高僅比姚明矮5公分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7-29 21:2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孔子,可是清晰描述孔子卻很難。下面的幾種認識沒準會雷倒你。
  孔子到底長什麼模樣?兩千多年來世人一直沒有定。山東省文物部門透露,目前最早的孔子壁畫像已經在山東現身,這是在東平縣一座漢代墓室中發現的孔子見老子問禮故事的彩繪壁畫。孔子研究專家認為,這身布衣打扮的孔子像表明,在當時的老百姓心目中,孔子就是一位普通布衣學者。
  在這幅存世兩千年左右的孔子壁畫中,孔子面部的鬍鬚清晰,道道皺紋滿額,鼻翼高挺,頸後凸瘤,形象寫實。孔子為何要拜見老子?有學者認為,史料記載確有其事。孔子三十五六歲那年,在魯昭公的支持下,帶著幾個弟子西行到洛邑向老子學習。
  至於孔子究竟容貌如何,如今有據可考的官方史料並不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長九尺六寸,俗謂長人而異之。」由孔子弟子撰寫的《論語·述而》,更側重描述孔子的氣質,以10個字概括:「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據傳孔子出生後,曾因相貌醜陋遭到母親遺棄。
  至於如何醜陋,又有多個版本,「七陋」的說法流傳最為廣泛。專家介紹,宋代一部孔子家譜中,竟描寫出孔子有49個地方與常人不同。畫像中的孔子也在漫長的歷史中實現著身份的轉變。漢畫像石中所出現的孔子,多半是一位學者形象。流傳最為廣泛的版本要數唐朝吳道子所繪《孔子行教像》:孔子寬衣博帶,不著官服,不帶官氣,拱手站立,面目慈祥,虔靜,不離學者的形神特徵。至顧愷之所繪《孔子為魯司寇像》中,孔子著官服、戴官帽,一副官員氣派,體現了孔子較高的政治地位,但也是面容和藹,一副「為政以德」之態。
  在孔府檔案裏有一份描述孔子形象的材料,說到了孔子的腰圍:「先聖身長九尺六寸,腰大十圍。」所謂「圍」,《辭海》如是解釋:「計量圓周的約略單位,即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攏的長度。亦指兩臂合抱的長度。」這裏顯然是指前者。在司馬遷的《孔子世家》裏,稱「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九尺六寸」有多高?按西漢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和穆鐵柱、姚明的個子差不多,或有誇大。
  孔子成為超高的「長人」,應是他老人家「仙逝」約三百年後的事情。顧頡剛先生在《春秋時代的孔子和漢代的孔子》一文中指出:「到了漢朝,真是鬧得不成樣子了。我們只要把緯書翻出一看,真是笑歪了嘴。他們說,孔子母徵在遊於大澤之陂,睡,夢黑帝使請己。往,夢交,語曰:『汝乳必於空桑之中。』覺則若感,生丘於空桑。他們說他的頭像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方高。身長九尺六寸,人皆稱他為長人… …」這些大抵是漢初方士化的儒生們臆想附會的「傑作」。
  南子是當時上流社會腐朽糜爛生活的最佳代表。她原本是一個小國也就是宋國皇室的貴族,與自己堂兄朝暗通款曲。後來南子嫁給了衛靈公,但她並沒有結束她與堂兄朝情人的關係。衛靈公覺得一對一的性生活不過癮,便特意把南子的情人朝請到宮中來,玩二對一。南子看衛靈公如此超然大度,也主動和衛靈公的屬下大臣彌子瑕勾搭成奸。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沈迷於淫亂的女人,聽說具有聖人之稱的孔子來到衛國,便派人把孔子召進了宮中。時年五十六歲的孔子此時已經把“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的著名理論拋到九霄雲外,喜滋滋地走進了衛國的皇宮,大禮叩拜,希望一睹南子的芳容。但使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只隔著竹簾和南子說了幾句話,聽到了幾聲南子頭上珠環翠繞的首飾叮叮噹噹的響聲,結果連個面兒都沒見著。
  當孔子滿懷失望地回到住地時,早已等得不耐煩的徒弟子路立馬拍案而起,話中帶刺地說:「老師,您怎麼去見那個女人呢?您平時不是告訴我們女人與小人一樣嗎?何況這個女人的臭名昭著?您怎麼自己就不潔身自好呢?這不是坦坦蕩蕩的君子行為。」突然被自己的弟子這麼一責問,孔子嚇了一跳,本能地脫口而出,舉起雙手,賭咒發誓說,要是我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天打雷劈!
  難怪孔子後來說,食色性也,性也。細品一下便知其中奧妙。
  孔子是不是私生子只有他媽知道,甚至連他媽也未必知道孔子那個時代沒有親子鑒定。復旦大學教授朱維錚表示「孔子原來是私生子」是司馬遷說的。問題是,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而司馬遷生於公元前145年,中間相差四百年,司馬遷怎麼就知道孔子是私生子呢?孔子是不是私生子我們不得而知。但封建社會的專制者為統治需要、一些奴性十足的知識分子為了和統治階級勾搭成奸,任意曲解孔子倒是真的。
  在《論語》中,孔子對窮兵黷武,動輒興兵討伐深惡痛絕,因此與諸侯絕口不談軍旅之事,這就給後人留下了能文不能武的印象。其實,孔子並非重文輕武,這在電影《孔子》中也有相當大篇幅的刻畫。
  《左傳》哀公十一年,齊國攻打魯國。魯國當政者問計於孔子的弟子冉求,最後冉求率軍大敗齊國。戰後孔子表揚冉求說:「這樣做是合乎道義的。」孔子的學生能打仗,連當時的人都覺得奇怪。據《史記》記載,魯國獲勝之後,季康子問冉求:「子之於軍旅,學之乎?性之乎?」冉求回答:「學之於孔子。」這一回答,足以證明孔子是向學生教授過演兵佈陣、行軍作戰之法的。我們所熟知的射、禦,就是孔子教授的軍事體育項目。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8 14:23 , Processed in 0.2693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