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回復: 0

[稗官野史] 古人穿鞋為何不分左右腳?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7-11 11: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鞋子分左右腳,這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但如果時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腳,還是頗為另類的現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稱之為「運腳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古人穿鞋始終不分左右。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難穿?非也!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軟,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動物皮也處理得很柔軟。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對寬鬆,尺碼比較大,不會有穿不上或是磨腳的現象。有意思的是,古代鞋子不講尺碼,只說鞋號,稱「腳第幾」。
  雖然鞋子不分左右,但古人買鞋還是講左右的。試鞋時,一般會先伸左腳,只要左腳能穿下,右腳就不用試了。這是因為,人的左腳一般比右腳稍長一些,這與手剛好相反。在古代,還有人也因左腳畸長而出名,如楚國的宰相孫叔敖,《荀子·非相篇》中便記其「長左」。
  因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制鞋用的鞋楦只有一隻。其實,鞋子不分左右國外亦然,西方鞋子分左右距今也不到200年的時間,出現於1818年的美國。中國第一雙分左右的皮鞋,誕生於1876年,由上海浦東人沈炳根試製成功,可見穿鞋分左右的歷史很短。
  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腳鞋」,也叫「直腳鞋」。古人的鞋子為何不分左右?可能與古代人忌諱穿顏色、款式不一的「鴛鴦鞋」有關。在古人眼裡,兩隻鞋必須一模一樣,兩隻不一樣的「鴛鴦鞋」則被視為不潔,只有賤民才穿,這與現代前衛一族有意穿之,以顯時尚,完全不同。
  與官匪都有勾結之人在民間俗稱為「黑白兩道」,其來歷便與「鴛鴦鞋」有關。古代鞋履等級區分嚴格,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連所穿鞋子的顏色都有嚴格規定。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影響極深的北魏孝文帝曾在「服制改革」中規定,鞋履的顏色「士卒百工無過綠、青、白;奴婢侍從無過紅、青,犯者問斬」。而對做買賣的生意人,西晉朝廷則規定,凡市儈必須一腳穿白鞋,一腳穿黑鞋,這種鞋就是「鴛鴦鞋」。
  這種一雙鞋分黑白兩隻的現象,古人稱之為「黑白兩道」。由於商人多佞,喜官商勾結,關係複雜,進而衍生出了現代含義的「黑白兩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1 05:39 , Processed in 0.1177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