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回復: 0

[稗官野史] 後金皇太極的改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6-16 07:14: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皇太極這個人很不簡單﹐以往我們過多把目光放到他在軍事的勝利上﹐而忽略了他在政治上的大規模改革﹐而後者才正是後金興起的主要原因。
  在努爾哈赤當政的晚年﹐政策上有不少失誤﹐他實行對對漢官漢民的殘暴政策。屠殺、鎮壓、奴役激起漢族各階層的反抗﹐造成後金社會的動盪不安。皇太極即位後馬上就調整對待漢官漢民的政策﹐使漢官漢民的地位有所改善﹐以緩和女真族與漢族之間的尖銳矛盾。
  在皇太極即位後的第四天﹐就頒布了一項命令﹕「治國之要﹐莫先安民。我國中漢官漢民﹐從前有私慾潛逃﹐及今奸細往來者﹐事屬已往﹐雖舉首﹐概置不論。嗣後惟已經在逃﹐而被緝獲者﹐論死。其未行者﹐雖首告亦不論。」在頒布這項法令以後的第三天﹐又頒布了一項新的重要法令﹐這個新法令要求停止築城等過重的勞役﹐使老百姓可以「專勤南畝﹐以重本務」。新法令還說在社會上「滿漢之人﹐均屬一體」﹐凡審判罪犯﹐承擔「差徭公務」等﹐不得差別對待。
  這些政策的頒布對後金漢人的人心安定起了重要作用﹐從而為後金的軍事行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努爾哈赤時期﹐後金的國家行政機構十分簡陋﹐以旗代政﹐一職多能。皇太極致力於中央政府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一套比較完整的國家行政機構﹐天聰五年(1631)﹐設立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天聰十年(1636)四月﹐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崇德改元前一個月﹐即天聰十年(1636)的三月間﹐改文館為「內三院」﹐即內秘書院、內國史院、內弘文院。這是繼天聰五年仿明制設立六部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的建政活動。五六月間﹐還設立了都察院和更定蒙古衙門為理藩院﹐以完善中央統治機構。皇太極通過完善中央統治機構的過程﹐削弱八旗貝勒的實權﹐逐步集權於中央的過程﹐從而鞏固了皇權。因皇太極的銳意進取﹐大清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一系列的政府體制改革﹐為將來大清入主北京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滿族社會中沿襲著一種很古老的婚姻習俗﹐崇德改元之後﹐皇太極也對此進行了堅決的改革﹐規定﹕「自今以後﹐凡人不許娶庶母及族中伯母、嬸母、嫂子、媳婦。」同時還廢止了「夫死妻殉」的陳舊習俗。天聰六年(1632)滿文改革家達海﹐改進了初創時期的滿文。於是滿族有了自己的文字﹐這些都是皇太極治理下了不起的成就。
  皇太極重視農業生產﹐他認為農業是「立國之本」﹐「國之大經」﹐因此頒行一系列保護和鼓勵農業生產的法令。農業的改革是大清的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像努爾哈赤時候的經濟危機再也沒有出現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8 04:38 , Processed in 0.2701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