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7|回復: 0

[外夷傳奇] 美國人眼中的晚清變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4-20 00:11: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902年6月﹐宮廷剛剛從西安返回北京﹐北京各個駐華使館的很多女士都收到了一份邀請﹐請她們入宮覲見慈禧太后﹐並且出席宮廷宴會。女士們於是來到一處公使館商議如何應對。這次會議非同尋常。很多人沒有什麼特別目的﹐只是想進宮看看而已。有一兩個人曾經進過宮﹐但是她們卻也沒有參加過覲見儀式。其中有些人經歷過1900年時期的義和團運動﹐看到過從皇城上探出來的槍炮﹐向英國公使館狂轟濫炸﹐那年6月、7月、8月當中整整八個星期的時間﹐他們被困在公使館中﹐哪裏也去不了。這些人心中滿是仇恨。其中有一位夫人因為她在此期間的勇敢表現而受到了她的政府頒發的勛章。當時她與丈夫待在防禦工事上﹐一顆炸彈飛來﹐房屋崩塌﹐牆壁傾倒﹐她的丈夫被埋在了廢墟之下﹐然後第二顆炸彈爆炸﹐又被從廢墟下炸飛了出來﹐居然還沒有受到什麼傷。這些女士當中有一些是新來到北京的﹐沒有過這些痛苦的經歷﹐不過卻聽說了很多慈禧太后的事情﹐總之﹐她們全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位被她們稱為「母龍」的人物。
  主持會議的人是這些公使夫人中在北京居住時間最久的﹐可以說是一個元老﹐她擔任會議主席﹐第一個要決定的問題就是以什麼方式進入紫禁城。沒有費太多唇舌﹐她們就決定使用轎子﹐因為坐轎子是最體面的﹐在中國只有貴夫人才可以坐轎子。然後主席問大家關於覲見的次序。有一個夫人提議說﹐沒有必要過於講究這些﹐大家一起上前就可以了﹐這樣沒有什麼次序和優先﹐人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去見太后﹐觀察這條母龍﹐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個夫人卻說:「現在6月的天氣﹐熱死人了﹐周圍有那麼多護衛﹐最好還是和太后保持一定的距離比較好﹐否則我們肯定像掉進了熱鍋裏一般。」
  對於這些建議﹐主席似乎有些焦慮﹐不過﹐她毅然保持著鎮定和威嚴。這時﹐一個溫柔的聲音說﹐按照傳統﹐在會見中﹐所有的人都要對坐在寶座上的人保持恭敬的態度。「恭敬!」一個憤怒的聲音打斷了她﹐「更應該讓她跪在我們腳底下祈求我們的寬恕﹐他們曾經拿槍炮對付我們﹐還想讓我們對她恭敬?」不過﹐最後還是決定﹐外交使節在宮中接受朝見時採用什麼禮節﹐她們這次進宮就採用什麼禮節。我在這裏寫出這些細節﹐是為了說明這些駐北京的公使夫人們在第一次會見之前都是什麼樣的態度。
  「幾天之後﹐我們跟隨一大隊穿著華貴的格格們進入大殿﹐一切都與事先想像的不同。我們看到慈禧太后坐在一個高臺上的寶座之中﹐皇上坐在她的左邊﹐一些軍機大臣跪在她身邊﹐而引我們進殿的那些高貴的格格們跪地請安﹐我們全都忘了幾天前在開會的時候表達的仇恨﹐全都因為週遭的環境和太后本身的威儀而心生敬畏﹐我們不自覺地按照覲見皇室的傳統向她三鞠躬。我們當時唯一的感覺就是﹐這個坐在寶座上的威嚴的女人﹐全身都透著一種帝王之氣。她的雙手掌握著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的命運。她睿智的黑眼睛彷彿可以看穿我們的心思﹐她也的確非常驕傲﹐看一眼就能把眼前的每一個人的性格都看透。」
  等公使夫人們按照各自的身份站定後﹐那位資格最老的公使夫人出列﹐向太后行禮問好﹐寶座之上傳來了非常親切的回答。接著﹐有司儀一個個地報出每個夫人的名字﹐報到名字的夫人便正式登上高臺﹐來到寶座前﹐向太后行禮﹐太后伸出手與其握手﹐然後便走向左側﹐以同樣的方式向皇上行禮。
  這似乎就是慈禧太后改革宮廷傳統禮節的開始﹐在此之前﹐她一直垂簾聽政﹐不得不從幕後發號施令﹐完全在世人的眼光之外﹐而她也無法了解民生的疾苦。那時﹐人民和國家一直受到傳統習俗的束縛﹐但是從她開始﹐她的私人儀式和典禮開始變得為人民服務。說得詩意一些﹐她似乎覺得「規矩儘管很好﹐但是卻從來不害怕打破其對其他靈魂的束縛﹐規矩不是為了個人設立﹐但是卻應該為個人服務。」
  興辦鐵路、電報、電話、新的教育體系以及其他許多革新﹐似乎都是光緒皇帝的功勞﹐但實際上﹐我們必須承認﹐是慈禧太后的個性、權力﹐以及政治讓他的夢想成為了現實。自從她從幕後走出來﹐讓畫家繪製自己的肖像﹐婦女的自由也便有了保障。
  有一天﹐我去美國使館拜訪﹐他們給我看了兩幀慈禧太后的大幅照片。其中一張約三平方英尺﹐是送給羅斯福總統的﹐另一張是送給康格少校的。其他所有國家的執政者和駐北京的外交大臣也都收到了同樣的禮物。我心裏想:「太后真是精明。她知道外面流傳著關於她的虛假圖畫﹐她知道肖像畫不會完全真實﹐所以便想讓所有文明的政府都能擁有自己真正的照片。」這精明可能不是她自己擁有的﹐有可能是那些勸她成為第一個讓外國人給自己畫像的中國君主的人促成的。
  幾年之前﹐慈禧太后有一個夢想﹐一如既往﹐這個夢想比她那個聰明的外甥的所有夢想都要偉大。這個夢想就是想在中國實現君主立憲制。但是如果想要夢想成真﹐還必須要依靠滿族人﹐因為政府由他們掌控﹐任何激進的改革都必須依靠掌握大權的滿族人。不過太后想要自己完成這一榮耀之舉﹐希望能夠在自己有生之年圓滿實現。
  她的這一想法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反對最強烈的人是當初支持她廢黜光緒自己執政的人們。保守派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冒險﹐準備用盡各種辦法來阻撓。但是太后還是召來了滿人中最傑出、最進步的端方作為自己的助手﹐任命他率領一個考察團去考察西方政府不同的政體﹐目的是回國之後能夠給她建議﹐看能否在中國實現君主立憲制。
  考察團乘坐專列從北京來前往天津。火車車站就在皇宮門前﹐考察團進入車廂﹐狹窄的候車廳和過道裏擠滿了前來為他們送行的人們。但是﹐突然「砰」的一聲轟鳴﹐一次爆炸﹐半截車廂被炸掉了﹐有些人受了傷﹐考察團的一位成員輕傷。那個攜帶炸彈的刺客被炸得面目全非﹐難以辨認。之後幾天﹐北京城內一直人心惶惶。衛兵們把守著所有的城門﹐特別是入宮的城門﹐皇室想盡一切辦法捉拿恐怖分子。但是一切努力最後卻都失敗了﹐人們沒有辦法得知車站的刺客是否還有同謀。考察團的大臣們低調地各自回府﹐然後又在天津聚在一起﹐開始了出國考察之旅。
  考察團每到一國都受到了熱情款待﹐各國盡量給他們提供考察憲政的機會。他們一回到北京﹐便發表了一個調查報告﹐共計一百二十卷﹐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中國應該倣傚日本﹐盡快建立君主立憲制。這次考察團的首領端方﹐即便不是最優秀的滿族政治家﹐也是其中之一。他和袁世凱一樣﹐在義和團運動期間﹐為自己轄區內的外國人提供保護。他十分讚賞美國對促進中國開放所作的工作﹐這在他在1906年2月在華爾道夫飯店所作的演說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他在那次演說中說:「吾等很榮幸能夠在此向各位證實美國傳教士為了促進中國進步而做的一切。他們將西方文明之光帶到了中國各地﹐他們耗盡心血﹐將西方諸多宗教著作和科學著作翻譯成中文﹐為中國做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他們創辦醫院和學校﹐為貧苦大眾送去幸福和安慰。中國的復興近在眼前﹐而傳教士們對此貢獻良多。對此﹐中國人民不無感激。」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只是在特殊場合講的一些客氣話﹐因為當時端方身邊都是外交官﹐那些人想要聽這樣的話。但是之後﹐他參加了兩次南京大學的畢業典禮﹐事實進一步證明他所說的一切都發自內心。其中一次畢業典禮上﹐他對在場的學生說:「這是我第二次來到貴校出席畢業典禮。這裏一切都井然有序﹐對此我非常欣賞。看到你們知書達理﹐學識淵博﹐我非常欣慰。校長與各位老師對學生們關愛有加﹐令我深感感激。我在所有細節中都看到了這一點。我希望各位畢業生走入社會之後﹐依然能夠記得老師給他們的關愛﹐能夠在為人處事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德行。中西所有偉大的宗師所遵循的基本原則都是仁愛。而年輕的先生們﹐你們也要常懷仁愛之心。這樣﹐你們的學識才能夠有的放矢﹐你們的才能才能施展。」
  我引用這些話﹐只是想說明被太后選定為考察團首領的這個人的開明。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考察團中還有一位重要的成員載澤。他娶了皇后葉赫那拉氏的一個妹妹﹐也就是娶了慈禧太后的一個侄女。他們本來就是君臣﹐再加上這種姻親關係﹐而端方無法像親戚一樣向太后匯報旅行中的所有細節。太后日理萬機﹐不可能有時間看完那多達一百二十卷的考察報告。因此把自己的侄女婿召進宮中﹐讓他或坐或跪(我們難道不相信她會讓他坐著?)﹐向她詳盡地報告旅行中所有的細節﹐遊歷過的國家的種種﹐這也不失為一件樂事。她十分想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將君主立憲付諸實施﹐但是最後卻未能成功。至於中國何時能夠採用君主立憲﹐只能留給時間來回答了。
  慈禧太后所發起的另一項重大改革就是抵制鴉片。當時整個中國四處都是吸食鴉片的人﹐有人對我說﹐成年人口中大約三到四成的人都對鴉片上癮﹐我們由此可以想見這項舉措的重要意義。一天﹐我走在北京街頭﹐經過一個門口﹐從中傳出一股令人作嘔的討厭的氣味。
  我又向前走了幾步﹐走到全城最好的一家古玩店﹐進入後屋﹐發現街上的那股氣味變得更強烈了。因為店裏的一個夥計剛剛抽完大煙。我離開這家店﹐去了另外一家﹐發現那家的店主因為吸大煙已經幾乎破產。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慈禧太后發佈了一道詔書:「自鴉片煙弛禁以來﹐流毒幾遍中國﹐吸食之人廢時、失業、病身、敗家。數十年來日形貧弱﹐實由於此﹐言之可為痛恨。今朝廷銳意圖強﹐亟應申儆國人咸知振拔﹐俾祛沈痼而蹈康和﹐著定限十年以內將洋土藥之害一律割除淨盡。其應如何分別嚴禁吸食並禁種罌粟之處﹐著政務處議妥章程具奏。」
  政務處立刻起草了執行這個詔書的細則。其中包括所有吸食鴉片之人都必須登記﹐並領取準許證。
  吸食鴉片的官員分為兩類﹐年輕的必須在六個月內完全戒煙﹐而年老人沒有特定的時間限制﹐但是這兩類人在禁煙期間﹐都必須挑選合適的人選來代替自己執行公務﹐所需費用自理。所有的煙館都必須在六個月內關閉﹐除了用於醫療之外﹐不許再製造、販售煙槍、煙燈。賣鴉片的商店可以繼續存在十年﹐這是這項買賣可以存在的最長期限。
  政府許諾為戒煙者提供藥品輔助戒煙﹐並鼓勵各地成立禁煙學會﹐但是這些學會不得討論與禁煙無關的政治事務。除中國之外﹐受這場運動影響最嚴重的就是英國了。這道詔書發佈之時﹐英國每年要向中國輸送五萬箱鴉片。不過英國立即同意﹐如果中國真心求變﹐願意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消減產量﹐英國也會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減少對中國的出口。很不幸﹐慈禧太后在這場改革勝利前就死去了﹐但是無論這場改革的結果如何﹐慈禧太后的開山之功都不可抹殺。
  這是慈禧太后開創的一系列比較特別的改革措施﹐而此外﹐她還認為﹐光緒皇帝努力想要建立的鐵路局、礦務局、西方模式的教育機構等﹐也都應該付諸實施。她不僅廢除了舊的考試制度﹐還創建了新的模式﹐所有畢業自歐美大學的人都可以通過新的考試(很大一部分人僅僅通過他們所持的文憑)獲得中國的文憑﹐成為政府的官員。這樣的考試制度已經在推行了﹐有許多西方學校的畢業生﹐其中大部分是基督徒﹐獲得了舉人或翰林的身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4 04:53 , Processed in 0.1031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