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回復: 0

[稗官野史] 秦穆公讓177個活人為他殉葬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4-18 22: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史料記載﹐秦穆公死後有177個活人為他殉葬。這大概是春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殉葬。陪葬的規格應該是按秦穆公的遺囑定的。從當時的習慣、制度、禮儀以及人們的反應看﹐為秦穆公舉行的盛大埋葬、厚葬儀式都是對秦穆公遺囑的落實。這177個都是些什麼人?主要是他的妻妾和奴僕。秦穆公妻妾成群﹐且生育能力很強﹐光長大成人的孩子就有40個。在當時的風俗習慣裡﹐國君大夫們的妻妾奴僕都是他們的私有財產﹐他們可以自由處置。他們死後﹐還要讓這些人在黃泉之下服侍陪伴。
  此時﹐中原諸國已逐漸重視人的生命﹐慢慢放棄了活人陪葬的風俗。而西部、南方、北方甚至東部沿海﹐還有很多地方的人生活在荒蠻之中。
  秦國在穆公的領導下正由荒蠻向中原文明靠攏。任用百里奚、蹇叔這二位對中原文化制度熟悉的專家治理國家﹐一定能引導貴族和民眾向中原先進的生活生產方式轉變。但剛剛接觸中原文明﹐想學習消化吸收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改變陋習並不容易。秦穆公不是秦國最後一位有活人陪葬的國君。多年以後﹐秦獻公即位後﹐才終止了活人殉葬的制度。
  把177人活埋到墳墓中﹐肯定會在民眾中引起很大的震動。這時候﹐視死如歸的勇敢者可能是少數﹐膽戰心驚的哀嚎者居多。他們發出的淒厲絕望的聲音引起民眾的共鳴和憐憫。殉葬這一殘忍的制度漸漸背離了人心。另一方面﹐陪葬的往往有不少好人。秦穆公死後﹐和以前的國君一樣﹐會讓他喜歡的人死後繼續陪伴著他。如果他是一個殘暴、昏庸、荒淫的國君﹐他可能不會讓賢良的君子為他殉葬﹐那樣就不會在社會上引起波瀾。但秦穆公是一位踏實能幹的厚道國君﹐他喜歡的正是百姓心中的好人。所以﹐把很多活生生的好人殺了給他陪葬﹐大家都覺得有些可惜、難過。當時﹐人們就唱出了《黃鳥》之歌表達悲傷之情。歌中唱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左傳》曾這樣記載﹕「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三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這三人應該是管理秦穆公車輛馬匹的官﹐人們說他們都是大家喜歡的良臣。
  民心所向就是大勢所趨。人們對活人陪葬的異議和不滿加速了這種制度的消亡。到後來﹐秦國就使用陶俑代替了活人殉葬。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4 04:44 , Processed in 0.2889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