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回復: 0

[稗官野史] 清朝皇帝是如何吃飯的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4-10 03:4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古代規矩很多,宮廷中規矩更甚,大至皇帝即位小至穿衣吃飯,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特別是清朝時期,皇帝吃飯也是一個機密,他們的飯菜是什麼?怎麼吃?什麼時候吃?誰來做?誰來送,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和流程。
  清朝時期,皇帝並不都是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有的皇帝一日只有兩餐,即早膳和晚膳。皇帝在吃飯時,也是只有自己一個人,並在專設的桌子前單獨進餐,民間稱為「吃獨食兒」。雖然皇帝喜歡吃獨食兒,但吃飯時不會就他一個人,旁邊會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監。因為菜太多,桌子擺得滿滿的,用餐時遠處的菜便夠不著。但不必擔心,皇帝吃飯時,並不用自己夾菜,太監會送到嘴邊。
  皇帝用膳時,除了太監在場,不遠處還會站著聽賞的人,如寵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時高興,更多時候是吃不完,就會把美食賞賜下去。被賞的人只能在另設的桌子前,站著吃完。因為是皇帝賞的,即使不餓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極了」。
  清朝皇帝是如何吃飯的?早期,帝王吃飯時還會有樂隊助興,後來的皇帝只有壽誕或慶典活動的餐會上,才會用樂。但吃飯時擺譜,卻一直被發揚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曾經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講到了了自己吃飯的事情:「關於皇帝吃飯,另有一套專業術語是絕對不准別人說錯的。飯不叫飯而叫「膳」,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廚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飯的時候並無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我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監便照樣向守在養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監說一聲「傳膳!」殿上太監又把這話傳給鵠立在養心門外的太監,他再傳給候在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 …這樣一直傳進了御膳房裡面。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巳經走出了御膳房。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地直奔養心殿而來。進到明殿裡,由套上自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平日菜餚兩桌,冬天另設一桌火鍋,此外有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4 06:37 , Processed in 0.2936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