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復: 0

[稗官野史] 民國被攪亂的春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1-16 19:08: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913年的春節和往年不同,這已是這一年裡的第二個「新年」了。一個多月前,中華民國剛剛慶祝了建國後的第一個元旦。在老百姓的口中,它被稱為「新新年」,以區別於傳統春節的「舊新年」。但這個「舊新年」過得有點亂… …
  臨近臘月,北京人想的是隨後而來的「忙年」,根本沒將官府定下的「新新年」放在眼裡。1913年是陰曆癸丑年,原本該臘月二十三就封印的官府,卻在「舊新年」裡遵命如常辦公;但在「新新年」那一日則好好地熱鬧了一番:「北京自總統府國務院以下,外省自都督府民政府以下,相與懸旗結綵,脫帽鞠躬,歡呼民國萬歲者,何等興高采烈。」
  但除了官府外,北京城裡並無多少過節的氣氛,普通人家的日子一如往常。元旦期間,《大公報》記者在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民眾對這個新年大多瞠目以對,然起視人民,一若不知有新年也者,一若不知有元旦紀念也者。臨近臘月了,北京人想的是隨後而來的「忙年」,根本沒將官府定下的「新新年」放在眼裡。
  之所以出現這般各行其是的局面,與民國元年突如其來的曆法改革大有關係。在1912年民國新政府成立的次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便頒布了命令:「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看上去,沿襲了幾千年的夏歷,就要被這一紙通令宣告廢止了。
  報紙號召民眾過新「元宵節」,可看不到滿月、吃不上湯圓的元宵節沒有一點節日氣氛。為了使民眾了解新曆法,更為了確立「易正朔」的合理性,沒來得及在元旦大張旗鼓慶祝的南京臨時政府,決議於1912年1月15日補行慶典。這個不倫不類的慶祝日該如何命名,才能讓百姓認同呢?如果依據常理推斷,既然元旦成了新年第一日,半個月之後便該是元宵節了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 17:38 , Processed in 0.1928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