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回復: 0

[稗官野史] 明武宗荒誕不經之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0-7 03:49: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明武宗正德帝是歷史上頗有爭議的一位皇帝。他天資聰穎﹐只要是和做皇帝無關的事兒﹐從鬥雞走狗、騎馬射獵到吹拉彈唱﹐甚至於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學就會。人們認為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無道昏君。然而﹐近些年來﹐歷史學界的一些學者﹐對這個結論提出了質疑。
  朱厚照是張皇后親生﹐而且是嫡長子。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明孝宗病逝﹐年僅十五歲的朱厚照順理成章登上皇位﹐改年號為正德。朱厚照生來好動﹐自幼貪玩﹐尤其喜愛騎射。孝宗一心想把他培養成為太祖朱元璋那樣文武兼備的聖君﹐所以對他的騎射遊戲頗為縱容﹐這也養成了他日後尚武的習氣。孝宗怕他玩物喪志﹐在病逝前一天﹐特意把大學士劉健、謝遷、李東陽召至乾清宮暖閣﹐委以託孤的重任﹕「東宮聰明﹐但年尚幼﹐好逸樂﹐先生輩常勸之讀書﹐輔為賢主。」
  即位之初﹐厚照就顯示出了惡作劇的才能﹐在奉天殿他常常讓猴坐犬背﹐燃起爆竹﹐一時間猴跳狗奔﹐皇宮的莊嚴蕩然無存。原來在東宮侍奉他的那幫宦官﹐特別是太監劉瑾、谷大用、張永等八人﹐更是得到他的寵幸。小人得志﹐蠻橫得不得了﹐眾人叫他們「八虎」。
  這幫人整天陪武宗吃喝玩樂﹐擊球走馬﹐放逐鷹犬。這些玩膩了﹐朱厚照突然想體會一下經商的樂趣﹐「八虎」便出主意﹐在宮中模仿市集開了六家酒館、店舖、妓院。太監扮做老闆、百姓﹐武宗則扮做富商。朱老闆與宦官們相互貿易﹐討價還價﹐爭忿喧譁。買完東西就上飯館﹐然後逛妓院﹐醉在哪裏便住宿在哪裏。像這樣的宮廷鬧市﹐夜以繼日﹐一連就是幾天。
  後來﹐他又覺得宮裏太悶﹐規矩太多﹐有如牢籠﹐遂在皇宮西側籌建豹房。工程需要投入﹐厚照於是對金銀產生莫大的興趣。劉瑾乘機進言說﹕「你父親當皇上的時候﹐天下官位都由司禮監舉用﹐這活極肥。你要不信﹐把掌印太監抄了﹐準有三屋子金銀。再把官全換了﹐讓新官一人拿個一兩萬﹐直接賄賂朝廷﹐咱們就賺啦。」如此建議﹐厚照居然大歡樂之﹐並立刻委託劉瑾去辦。
  豹房位於西華門外﹐與宮殿相連﹐有室兩百多間﹐歷時五載落成﹐耗費國庫白銀二十四萬多兩。豹房建好後﹐厚照迫不及待地搬了進去﹐從此不再受宮廷內清規戒律的限制﹐整天與宦官、番僧、異域術士廝混在一起﹐玩得昏天黑地﹐只在傍晚的時候會見群臣。朝中大臣照例一再規勸﹐厚照也照例溫言嘉諭﹐接著迅速置諸腦後。諸多老成之臣失去耐心﹐紛紛辭去﹐或因諫諍被升任外調﹐只剩三閣老李東陽等人與劉瑾周旋。
  名曰「豹房」﹐應該是豢養生猛野獸、禽鳥蟲魚的處所﹐其中更應以豹為主。實際上﹐據《萬曆野獲編》及明朱國楨著的《湧幢小品》等書記載﹐其中僅有文豹一隻、土豹三隻而已。蓄養得最多的是大群的各族女子﹐她們被訓練成能歌善舞、充滿邪氣的妖艷私娼﹐供武宗狎玩。
  正德四年(1509)﹐厚照開始喜歡蒙古人﹐製作了大批氈帽皮裘﹐動員一宮的人穿上﹐互相扮演韃子自娛。又與眾蒙古人策馬奔馳﹐往往終夜不還﹐投宿民家﹐行止與凡人不分。當時的朝鮮使臣回國報告說﹐皇帝所為之事﹐非如陳後主、隋煬帝﹐而如小兒之戲。
  史載﹐武宗每夜行﹐見高屋大房即馳入﹐或索飲﹐或搜其婦女﹐民間苦之。其侍臣知悉主子怪癖﹐竟助紂為虐﹐搜掠良家婦女以充幸御﹐有時竟達十車之多。到後來﹐武宗就連平民寡婦亦不放過﹐弄得民間洶洶﹐有女家﹐掠寡男配偶﹐一夕殆盡。
  正德五年(1510)出了一件大事﹐寧夏安化王朱寘以誅劉瑾為名反叛。雖然反叛一個月即被平定﹐但其檄文中陳述的劉瑾罪狀引起了朱厚照的警惕。原來﹐「八虎」表面上相交甚歡﹐實際上劉瑾為了獨攬大權﹐常常排斥其他「七虎」。這一次﹐「八虎」之一的張永參加了平叛﹐搜集了許多劉瑾的罪證﹐悄悄地告了他一狀﹐罪名有十七條之多。朱厚照看後倒吸一口冷氣﹐想劉瑾執掌大權以來﹐執法理財﹐揀選幹才﹐倒也做了一些於朝政有益的事;而樹威結黨﹐凌虐百官﹐顯然並非善類。朱厚照秉性中也有剛斷的一面﹐隨即派人捉拿劉瑾﹐並且親自主持了抄家。得私刻玉璽一枚﹐穿宮牌五百﹐以及盔甲、弓弩等違禁物品﹐金銀財寶則不計其數﹐特別是發現他平時常用的摺扇中﹐竟然藏有兩把鋒利的匕首。朱厚照這才大吃一驚﹐下令將劉瑾凌遲處死。
  凌遲﹐俗稱「千刀萬剮」﹐在明朝屬於法定刑﹐按規定要割千刀以上﹐三日而死。每下一刀吆喝一聲﹐犯人昏厥則潑醒再割。如犯人捱不足三日﹐傳說劊子手是要抵罪的。劉瑾挺過了第一天的三百五十七刀﹐回牢居然還喝了兩大碗稀粥﹐真不知他哪來的胃口﹐這個六十歲的老閹奴實在具有極佳的心理素質。第二天﹐割到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劉瑾再也沒有挺過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厚照煩透了沉悶的皇宮和無聊的政事﹐微服行遊京師也提不起興致來。佞臣江彬於是鼓動武宗離開京城到西北遊幸﹐這對於一向以雄武自居的武宗頗有吸引力﹐因為他一直夢想著能在廣闊的草原上一展雄姿﹐開創不世之業。江彬還告訴他那裏多美婦﹐這自然更增加了武宗的興致。
  正德十二年(1517)﹐武宗一行浩浩蕩蕩來到宣府。宣府即宣化﹐當時稱為宣府鎮。它雄踞京師西北﹐扼守在長城線上﹐距北京約四百里﹐是蒙古敵軍南下的必經之途。武宗決定在這裏營建鎮國府。為什麼稱「鎮國府」呢?原來武宗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凡往來公文一律以威武大將軍鈞帖行之﹐並為自己更名為朱壽﹐後來又加封自己為「鎮國公」﹐令兵部存檔﹐戶部發餉。亙古以來﹐還沒有哪個皇帝自降身份向朝廷稱臣的﹐真是視國事朝政為兒戲。《明史·武宗本紀》說他耽樂嬉遊﹐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
  在江彬的鼓動下﹐武宗除了大肆修繕鎮國府外﹐還下令將豹房內的珍寶、婦女運來﹐填充鎮國府。他把宣府稱做「家裏」﹐有久居常駐之意。宣府是北方的重要軍鎮﹐是抗擊蒙古入侵的第一道防線。武宗在內心裏仰慕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盼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立下赫赫軍功。而且在宣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再也不用聽大臣們喋喋不休的勸諫了。他下令大臣一律不許來宣府﹐只有豹房的親隨可以隨時來去。
  在豹房和鎮國府兩處﹐武宗為所欲為﹐樂不思蜀。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王子伯顏叩關來襲。朱厚照大為興奮﹐火速回京佈置親征。其時距土木堡之變不到七十年﹐朝臣聽到「親征」一詞無不神經過敏。於是又是一輪的規勸、教訓﹐甚至威脅﹐但朱厚照決不願意放過這次實戰機會﹐終以「大將軍朱壽」的名義統兵出戰。作為懲罰﹐他不給任何一個文官隨駕的榮幸。
  據《明武宗實錄》載﹐雙方大戰幾天﹐朱厚照親臨前線同敵人戰鬥﹐據說還親手斬敵一人﹐不過也險象叢生﹐乘輿幾陷。朱厚照親自指揮的這場戰鬥﹐取得了殺敵十六名﹐己方傷五百六十三人、亡二十五人的戰績﹐這當然也算得上一次勝利﹐因為韃靼軍終於被打退了。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久懷異志、陰謀作亂的江西寧王朱宸濠殺死朝廷命官﹐率眾起兵作亂。朱厚照找到藉口﹐再次御駕親征。為圖個耳根清淨﹐下旨「再言之﹐極刑」。群臣已經領教了皇帝的執拗﹐自己也精疲力竭﹐只好隨他去了。八月二十二日﹐朱厚照率領大軍從北京出發。按慣例出師是不能帶內眷的﹐朱厚照和他寵愛的劉娘娘相約在潞河會面。劉娘娘相贈一簪﹐以為信物。如此看來﹐這皇帝老爺確實有點兒浪漫。孰料朱厚照縱馬過盧溝橋時把簪子顛掉了﹐遂按兵不行﹐大索三日不得。如此領兵﹐簡直是兒戲。
  四天後﹐大軍走到涿州﹐卻傳來了再壞不過的消息。南贛巡撫王陽明絲毫不懂得體察聖意﹐居然不等朝廷降旨就率軍征討﹐三下五去二就把不爭氣的寧王活捉。朱厚照聞報跌足不已。叛賊已平﹐還親什麼征呀?但朱厚照自有他的鬼聰明﹐他隱匿捷報﹐繼續南行。軍至臨清﹐依約派中使去接劉娘娘﹐但劉美人不見信簪﹐辭謝說﹕「不見簪﹐不信﹐不敢赴。」武宗見美人心切﹐沒有辦法﹐便獨自乘舸晝夜兼行﹐親自迎接美人。
  十二月初一﹐武宗抵達揚州府。第二天﹐武宗率領數人騎馬在府城西打獵﹐從此﹐天天出去打獵。眾臣進諫無效﹐便請劉美人出面﹐終於勸住了好玩成性的皇帝。十二月十八日﹐明武宗親自前往妓院檢閱各位妓女﹐一時花粉價格暴漲﹐妓女身價倍增。
  這一鬧足足八個多月。王陽明早在六個月前就把寧王押到了南京﹐苦求皇上受俘﹐朱厚照一概不准。最後王陽明終於福至心靈﹐重新報捷說所有功勞全是大將軍朱壽先生的﹐靠他老人家的威德和方略﹐以及他身邊的一干功臣﹐才能迅速平亂﹐自己親冒矢石、大戰鄱陽的事跡自然一字不提。這一本遞進去﹐旋即准奏。
  受俘之後﹐朱厚照總算勉強同意北返。走了一陣子﹐又突發奇想﹕要把寧王放回去再作亂﹐由自己親手擒回。臣下聞之如五雷轟頂﹐勸諫的話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回程路上﹐武宗皇帝當然也不會閒著﹐游鎮江﹐登金山﹐自瓜洲過長江。八月﹐經清江浦﹐武宗見水上風景優美﹐魚翔淺底﹐頓起漁夫之興﹐便自駕小船捕魚玩耍。結果﹐提網時見魚多﹐武宗大樂﹐盡力拖拉﹐使船體失去平衡﹐他本人也跌落水中。明武宗在北京長大﹐不懂游水﹐入水後手忙腳亂﹐一陣亂撲騰﹐親侍們雖然把他救起﹐但水嗆入肺﹐加之惶恐驚悸﹐身體便每況愈下了。也可能他是受驚之後﹐加上秋日著涼﹐引發了肺炎。在今天﹐肺炎只是一般病症﹐消炎加上保養就能痊癒。但在明朝﹐肺炎、肺積水可是要人命的絕症。
  正德十六年(1521)春正月﹐武宗一行才回到北京。十四日﹐武宗仍舊強撐﹐在南郊主持大祀禮。行初獻禮時﹐武宗皇帝下拜天地﹐忽然口吐鮮血﹐癱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大禮不得不終止。到陰曆三月﹐武宗皇帝已處於彌留狀態﹐他對司禮監太監說﹕「朕疾不可為矣。其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與閣臣審處之。前事皆由朕誤﹐非汝曹所能預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言畢﹐這位英俊愛玩的大明天子終於玩完﹐崩駕於豹房﹐時年三十一歲。可嘆的是﹐武宗淫樂一生﹐嬪妃如雲﹐美女無數﹐卻沒有留下可以接替皇位的子嗣。據史書典籍記載﹐武宗一生所建實無﹐所毀多有﹐貪杯、好色、尚兵、無賴﹐所行之事多荒誕不經﹐為世人所詬病。事實果真是這樣的嗎?
  近些年來﹐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其一﹐明武宗朱厚照在後世人眼中之所以是十足的壞人一個﹐只是因為繼位為帝的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以藩王入大統的堂弟明世宗。世宗對武宗既沒好感﹐也沒直接的血統關係﹐在此前提下﹐後朝貶抑前朝以凸顯繼位天子之聖明﹐實是理之當然。因此﹐明世宗在《明實錄》的編撰中令史臣多錄其惡﹐絲毫不「為尊者諱」﹐甚或添油加醋﹐無中生有﹐把「八虎」及江彬等魚肉鄉里之行徑﹐一古腦都寫在武宗賬上﹐使得武宗皇帝之荒唐天下人皆知。
  其二﹐即使是史書所錄﹐也常常矛盾百出﹐互相牴牾﹐到底哪一個是真正的武宗﹐尚需後世讀者、史家仔細辨別。如﹐《武宗實錄》正德十四年載﹐刑部主事汪金上疏諫武宗飲酒過量﹐疏後附有史臣的一段話﹕「上嗜飲﹐常以杯杓自隨﹐左右欲乘其昏醉以市權亂政﹐又常預備瓶罌﹐當其既醉而醒﹐又每以進。或未溫﹐也輒冷飲之﹐終日酣酗﹐其顛倒迷亂﹐實以此故。」簡直是個酒徒、醉漢!
  同是《明實錄》﹐講到不久後武宗巡視西北邊﹐沿途行軍時的情景說﹕「自宣府抵西陲﹐往返數千里﹐上乘馬﹐腰弓矢﹐衝風雪﹐備歷險厄﹐有司具輦以隨﹐也不御。閹寺從者多病憊弗支﹐而上不以為勞也。」既然是終日受到群小擺佈、只知沉湎於酒的愚人﹐怎麼又成了一個孔武有力、衝鋒陷陣的英雄皇帝?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 05:54 , Processed in 0.2749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