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回復: 0

[稗官野史] 唐太宗李世民製造的四大冤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6-20 15:50: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時候赫赫有名的皇帝﹐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話說李世民即位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殊不知﹐就算是這樣一個被後人歌頌著的明君竟然也犯下了一生的錯誤﹐製造了四大冤案。李世民製造的四大冤案是什麼?
  1、武將盛彥師之死。盛彥師是一員武將﹐他剿滅李密、平定王世充﹐是難得的軍事奇才﹐但如果讓他當勸降的說客﹐那他可就是門外漢了。徐圓朗叛亂時﹐李世民有意選派盛彥師為安撫大使﹐目的是想藉助他的威名讓徐圓朗束手就擒﹐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想效果。不料盛彥師話還沒說上兩句﹐就被徐圓朗活捉。據《舊唐書·盛彥師傳》記載﹐盛彥師被俘後﹐面對徐圓朗的威逼利誘﹐始終大義凜然﹐表現出了對李世民的耿耿忠心。然而﹐盛彥師落入敵手﹐有辱使命﹐罪過不小﹐但李世民策略失准﹐用人不當﹐其罪更甚。李世民賜死盛彥師﹐與其說是為了發洩對盛彥師的不滿﹐倒不如說是為了推脫自身責任﹐掩蓋自身失誤。
  2、戰功赫赫的李君羨之死。李君羨本是唐朝將領﹐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授其為左衛府中郎將。貞觀二十二年﹐因「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謠言遭到貶官﹐隨即被御史羅織罪名彈劾﹐被唐太宗以「欺君壓民」的罪名下令處決。《資治通鑑》記載﹐貞觀初年﹐一句「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讖語﹐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警惕和對大臣們的猜疑。當他得知李君羨小名叫「五娘子」﹐其武連郡公、左武衛將軍、玄武門守將等一系列封號官職中皆帶有「武」字﹐正好與「女主武王」暗合時﹐李君羨的霉運便接踵而至。他先是被皇帝「深惡之」﹐接著被調出京城﹐不久就被御史彈劾「與妖人交通謀不軌」﹐最後李世民連審都不審﹐就下詔「君羨坐誅﹐籍沒其家」。厄運來得如此迅速﹐如此連貫﹐恐怕李君羨至死也弄不清楚自己怎麼得罪了李世民。
  3、刑部尚書張亮被殺。刑部尚書張亮被殺的罪名是「謀反」。因為他私下裡與幾個江湖術士談論了這些敏感話題﹐因為其老婆喜歡巫術進而干預政事對他產生了負面影響﹐所以這位農民出身的凌煙閣功臣成員﹐很快就被推上了「謀反」的風口浪尖。「謀反」﹐是皇帝最不願意聽到的字眼﹐不管是真是假﹐必欲除之而後快。正當李世民為找不到過硬的證據而焦頭爛額的時候﹐他突然又聽到張亮私下裡畜養500壯士為義子的事﹐總算是一個現成的把柄。於是﹐李世民就來了個主觀推斷﹐於是﹐這位當年輔佐李世民爭奪帝位的死黨﹐這位剛剛從高麗戰場返回長安的滄海道行軍大總管﹐這位臨死前還在苦苦哀求寬大處理的刑部尚書﹐被「下詔處斬﹐籍沒其家」
  4、忠心之臣劉洎之死。劉洎是唐朝的宰相﹐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命太子李治在定州監國。劉洎被任命為檢校民部尚書﹐兼任太子左庶子﹐與高士廉、馬週一同輔佐太子。同年十二月(646年1月)﹐唐太宗班師﹐返回定州﹐在途中患病﹐劉洎與中書令馬周前去探視。褚遂良傳問太宗起居時﹐劉洎哭著道﹕「聖體患有癰疽﹐令人憂懼。」褚遂良卻向唐太宗誣奏道﹕「劉洎曾說﹕『朝延大事不足憂慮﹐只要依循伊尹、霍光的故事﹐輔佐年幼的太子﹐誅殺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不久﹐唐太宗病癒﹐並向劉洎詢問此事。劉洎據實回答﹐而馬周也為他作證﹐但褚遂良卻堅持自己的說法。唐太宗遂賜死劉洎﹐讓他自盡。
  儘管李世民犯了錯﹐製造了四大冤案﹐但是他在位期間貞觀之治達到一個高度﹐他在位的23年會成為1300年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標桿。成為1300多年來我們的一個民族情結﹐具有了所有人仰望的高度。一個人與一個時代不期而遇。一個時代因一個人而登上歷史的巔峰﹐一個人因一個時代而名垂千古。所以他還是功大於過的﹐人嘛誰不會犯錯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07:42 , Processed in 0.1536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