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回復: 0

[稗官野史] 揭秘誰是史上唯一被皇帝父親追諡為皇帝的太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5-24 21:59: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歷史上﹐死後被追諡為皇帝的太子不乏其人﹐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後﹐追諡生父景穆太子拓跋晃為景穆皇帝﹔隋哀帝楊侗被擁立為皇帝後﹐追諡生父元德太子楊昭為孝成皇帝﹔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追諡生父懿文太子朱標為興宗孝康皇帝。可以說﹐追諡曾經當過太子的父親為皇帝﹐是後輩子孫稱帝后從下到上表現孝道的一種慣例。與他們相比﹐唐高宗李治以父親身份從上到下追諡兒子李弘為皇帝﹐不能不說是其中的一個特例。
  上元二年(675)五月﹐唐高宗下詔﹐追諡太子李弘為「孝敬皇帝」﹐喪葬制度一准天子之禮。在中國歷史上﹐被父親追諡為皇帝的太子﹐李弘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對此﹐清人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稱「唐高宗以太子宏(弘)薨﹐而贈孝敬皇帝﹐則以父而追帝其子﹐不經之甚矣」﹐即批判唐高宗此舉荒誕不經﹔蔡東藩在《唐史演義》中也稱所有喪葬制度﹐竟許用天子禮﹐謚為孝敬皇帝。太子死謚皇帝﹐是從古未有之事。那麼唐高宗為何要置封建禮制於不顧﹐破例追諡亡故不久的李弘為皇帝呢?
  李弘(652~675)﹐字宣慈﹐唐高宗第五子﹐也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第一子。李弘的名字頗有寓意﹐據說隋末唐初道教中有「老君當治」、「李弘當出」的讖語﹐預言太上老君將轉世為人主﹐化名李弘來拯救眾生。唐高宗為其取名李弘﹐可見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因系武則天所生﹐唐高宗愛屋及烏﹐對李弘非常寵愛。4歲時﹐李弘被封為代王﹔5歲時﹐唐高宗廢掉原先的太子李忠﹐改立李弘為太子。為了培養李弘﹐唐高宗除了為其選聘名臣作為輔弼老師﹐還經常讓他實習參政﹐如龍朔二年(662)唐高宗幸驪山溫湯﹐太子監國﹔次年又詔太子每五日於光順門內視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決之﹔咸亨二年(671)正月﹐唐高宗幸東都﹐留皇太子李弘於京監國﹔次年十月﹐又命皇太子監國。
  李弘為人寬厚仁慈﹐深為帝及天后鍾愛。被立為太子後﹐李弘敬禮大臣鴻儒之士﹐未嘗有過之地。對父母如此﹐對臣屬如此﹐對普通士兵和百姓同樣如此。監國期間﹐李弘關心將士﹐體恤民情﹐做出了很多寬仁愛民之舉。當時﹐大唐正對高麗用兵﹐軍中經常有士兵逃亡限內不首及更有逃亡者﹐因此會受到身並處斬﹐家口沒官的嚴厲處罰。李弘知道後﹐引經據典﹐強調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希望朝廷可以修訂法律﹐以後再出現有士兵逃亡者﹐家中人不用再受連坐之罪﹐唐高宗從之﹔李弘又請以同州沙苑地分借貧人﹐唐高宗許之。一個「從之」﹐一個「許之」﹐不難看出唐高宗和武則天對李弘的欣賞。然而﹐李弘接下來做的一件事﹐卻極大地觸怒了武則天﹐武則天從此也對他有了看法。
  原來﹐武則天將情敵蕭淑妃殘忍殺害後仍不解恨﹐又把蕭淑妃所生的義陽、宣城二位公主幽於掖庭﹐致使兩位被幽禁的公主年齡很大了卻沒辦法嫁人。李弘猛地見到這兩位因母得罪的姐姐時﹐先是驚惻﹐繼而動了憐憫之心﹐於是遽奏請令出降﹐懇請唐高宗讓她們過上正常女人的生活。唐高宗對蕭淑妃之死本就心存愧疚﹐再者兩位公主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只是迫於武則天的淫威不敢造次。李弘的上奏道出了唐高宗的心聲﹐於是許之。武則天聞訊後﹐既是出於對蕭淑妃怨恨的延續﹐也是為了防止這兩位公主日後興風作浪﹐便隨便將她們許配給了兩個普通侍衛。在武則天看來﹐作為自己的親生兒子﹐李弘不站在自己這邊﹐反倒幫助敵人﹐武則天從此對李弘產生隔閡甚至怨恨﹐李弘由是失愛。
  咸亨四年(673)二月﹐唐高宗將李弘召至東都洛陽﹐準備納左金吾將軍裴居道之女為太子妃。為此﹐唐高宗還下令為李弘新建一座宮殿。裴妃甚有婦禮﹐是個相當有婦德的賢淑女子﹐唐高宗滿意地對侍臣說﹕「東宮內政﹐吾無憂矣。」意思是說﹐李弘有這麼個賢內助﹐將來即位執政﹐就不用朕擔心了。七月﹐太子新宮成﹐上(唐高宗)召五品以上諸親宴太子宮﹐極歡而罷。唐高宗本來身體就不好﹐這次暢飲後﹐身體便出現了故障。八月唐高宗以不豫﹐詔皇太子聽諸司啟事。這一安排﹐表明唐高宗慮及自己身體不支﹐有禪讓太子之意﹐而這恰恰是早已習慣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的武則天所不願意看到的。從此武則天與李弘的私人恩怨﹐已經上升到涉及將來掌權的政治對立面。
  武則天是個權力慾望極強的女人。一步步提升自己﹐進而問鼎皇權﹐是武則天實現女皇夢的必由之路。上元元年(674)八月﹐在武則天的鼓動下﹐唐高宗下詔「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內外稱為「二聖」﹐武則天已經與唐高宗平起平坐。這麼多年夫妻下來﹐唐高宗對武則天是了解的﹐為了權位﹐這個心狠手辣的女人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出來﹐包括害死自己的親生骨肉。作為當朝皇帝﹐唐高宗都無法遏制武則天在政治上的強悍勢頭﹔自己百年之後﹐誰又能控制得了這位身居高位的女強人?知子莫如父﹐李弘遠遠不是武則天的對手。為了保護李弘﹐唐高宗甚至萌生了欲下詔令天后攝國政的念頭﹐也就是想把權力交給武則天。但是迫於群臣關於「天下者﹐高祖、太宗二聖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謹守宗廟﹐傳之子孫﹐誠不可持國與人﹐有私於後族」的勸諫﹐唐高宗才把皇帝繼續當下去。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30 03:42 , Processed in 0.1509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