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回復: 0

[稗官野史] 西晉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動亂的教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5-21 11:07: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去世,留下了一個統一僅10年的龐大帝國和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癡呆皇帝晉惠帝。不幸的是,這個癡呆皇帝偏偏有一個又醜又凶、狠毒無比的皇后賈南風。晉武帝死後第二年,賈南風就與楚王司馬瑋合謀,殺死了晉武帝的老丈人、輔政的太傅楊駿,由此拉開了中國歷史上最無情的權力爭奪戰、歷時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的序幕。
  楊駿死後,朝政為汝南王司馬亮和衛瓘所主持,賈南風先是指使司馬瑋殺掉司馬亮、衛瓘,隨即又矯詔殺了司馬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正當賈氏一黨志驕意滿進而廢殺太子之時,趙王司馬倫與孫秀借為太子報仇之名,矯詔廢殺賈南風,除盡賈氏一黨。司馬倫專掌朝政後,仍不滿足,索性篡位自立。緊接著,齊王司馬冏聯合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起兵,滅掉司馬倫一黨,迎晉惠帝復位。不曾想,司馬冏獨攬朝政的位子還沒坐熱,僅過半年就被長沙王司馬乂所殺。然而,司馬乂重演司馬冏故事,掌權沒多久旋即被司馬顒、司馬穎以及東海王司馬越所滅。
  這一次,上位的是司馬穎。接下來更亂,先是司馬穎為司馬顒所敗,再是司馬顒在與司馬越的對峙中敗下陣來,「八王之亂」最後以司馬越的獲勝而告終。不過,司馬越也並未笑到最後。「八王之亂」不僅耗盡了西晉的人力、物力、財力、兵力,也幾乎滅盡了西晉的精英集團,正當西晉內亂不已之時,劉淵等趁亂起兵,中國歷史進入最黑暗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專權五年之後,司馬越在一片內憂外患中死去,屍骨未寒,就被石勒剖棺焚屍,宣告曰:「亂天下者此人也,吾為天下報之,故焚其骨以告天地。」
  「八王之亂」堪稱中國歷史上權力鬥爭的集中寫照和縮影。君臣反目,骨肉相殘,朝政失綱,後宮失序,爾虞我詐,朝雲暮雨,各色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今天你殺人,明天人殺你,殺人的人再被人殺,一直到全部殺光為止。在這場權力爭奪戰中,無論賢愚,不分長幼,都如飛蛾撲火般爭相湧進權力的漩渦中心。比如,趙王司馬倫,儘管「素庸愚」、「頑鄙無識」,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權力乃至對皇位的渴望。甚至卓識如陸機,雄豪如劉琨,才華如左思、潘岳等,早先都曾名列賈氏黨人賈謐「二十四友」之中,為人所詬病。賈氏一黨敗亡,「二十四友」雖然雲散,但除左思避居、潘岳等被誅外,其他人仍未從權力鬥爭中抽身而退。陸機兄弟不聽顧榮「還吳」勸告,先依司馬穎,又被司馬穎所殺,留下「華亭鶴唳,可復聞乎」的長歎。劉琨先結附於司馬倫,後依違於司馬冏,若不是後來戰歿沙場,亦難不讓人指為追逐權力之輩。可以說,權力如同一劑春藥,迷失了人的心性,使人不辨形勢,不明事理,前赴後繼,執迷不悟,義無反顧。
  從八王之亂到隋朝建立近三百年間,整個中國特別是北方,戰亂不斷,漢族和其它各民族也不斷融合,最終以「五胡」為代表的少數民族融入漢族作為結局。雖然漢族仍然是整個中國的主體民族,但由於這次民族融合具體環境和條件與以前有很大的差別,融合之後的漢民族人口組成結構發生了變化,導致了漢民族的心理因素隨之發生了變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5 22:39 , Processed in 0.1225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