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回復: 0

[稗官野史] 一代宗師陶弘景的為什麼?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5-8 12:00: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陶弘景﹐字通明﹐生於南朝﹐他經歷了南朝的宋、齊、梁3個朝代。陶弘景是中國本草學發展史上貢獻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也是中國醫藥學史上對本草學進行系統整理﹐並加以創造性地發揮的第一人。在陶弘景生活的年代裡﹐本草著作有10餘家之多﹐但各說各的﹐沒有一個統一標準﹐臨床運用非常不便。於是陶弘景擔負起「苞綜諸經﹐研括煩省」的重任﹐將當時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別整理成《神農本草經》和《名醫別錄》兩部書﹐進而又把兩者合而為一﹐加上一些個人在這方面的心得體會﹐最後著成《本草經集注》﹐裡面共收藥物730種﹐成為中國本草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陶弘景小時候很聰明好學﹐讀書勤奮﹐深受先生喜愛。他長到四五歲的時候﹐就常用蘆荻做筆﹐在沙地上寫寫畫畫。陶弘景學習有個習慣﹐就是愛「打破砂鍋問(璺)到底」﹐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馬上請教別人﹐常把先生問得啞口無言。有一次﹐陶弘景聽先生講出自於《詩經》裡的「螟蛉義子」的來由﹐產生了懷疑。古代的時候﹐由於人們對自然界了解不多﹐所以產生了許多的知識誤區﹐當時的人們相信蜾蠃(一種大黃蜂)都是雄體﹐自己產不出幼蟲﹐就是將螟蛉(一種昆蟲)的幼蟲銜回家撫養﹐慢慢地螟蛉幼蟲就變成了蜾蠃﹐成了蜾蠃的兒子﹐所以﹐後來大家都管領養的孩子叫「螟蛉子」。其實﹐這是個荒唐的傳說。好學的陶弘景帶著這個疑問﹐天天鑽到自家的菜園裡﹐他找到一窩蜾蠃整天觀察。陶弘景發現它們有雄也有雌﹐又觀察了幾天﹐陶弘景發現了蜾蠃銜螟蛉回家的原因﹐原來﹐蜾蠃也有自己的幼蟲﹐螟蛉幼蟲被銜回窩裡﹐是給蜾蠃自己的幼蟲當「點心」的﹐根本就不存在「螟蛉義子」這回事。
  通過這件事陶弘景感到﹐做學問一定要善於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有了疑問要親自觀察﹐絕不能人云亦云。因此在陶弘景日後整理醫學典籍時﹐他既做到尊重原作﹐不信口雌黃﹐又有所補充和創造﹐終成一代醫學大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9 22:30 , Processed in 0.1998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