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回復: 0

[稗官野史] 解密皇帝為何偏偏選龍做圖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3-30 00:45: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從古至今,龍袍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都是特別神秘的。其實古代中國人締造出了很多瑞獸,比如龍、麒麟、鳳凰等,尤其是麒麟,有太平、安康、祥瑞的意思。可為什麼偏偏選擇龍作為皇帝衣衫上的圖案呢?簡單地說,因為龍的寓意要比麒麟更深刻一些。
  麒麟說起來很有意思,有學者認為,我們創造麒麟這個瑞獸早期是受長頸鹿的啟發。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創造這樣一個形象,一定是基於某一種形象。在遠古時代,有人把這個形象帶過來的時候,中國人就不能接受,所以就對麒麟的形象加以改變,把它的脖子縮短了,紋飾也變得更花一些。我們認為麒麟只是一個祥瑞之獸,而龍作為神獸,能夠上天入地,包括入海、入水,無所不能。這是龍作為皇帝象徵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我們說皇帝是「真龍天子」;皇帝開心叫「龍顏大悅」,不開心了就是「龍顏不悅」;皇帝的床叫「龍床」,坐的椅子是「龍椅」什麼都跟龍有關。以前還有一齣京劇叫《打龍袍》,主要是說皇帝犯了錯誤,犯錯誤依然會受到懲罰,但是不能直接體罰皇帝,所以就打龍袍作為一種象徵性的懲罰。
  這是一件清中期皇帝的夏季吉服龍袍。在我們的印象中,明黃色才是皇帝使用的顏色,才是龍袍的顏色,而這件龍袍卻是藍色的。可能有人會覺得是不是搞錯了,其實沒有錯。實際上,龍袍的顏色有四種黃、白、紅、藍,即明黃(這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月白色、大紅和石青色。過去說的「八旗」也是這四個顏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以及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到了雍正時期,龍袍就定為這四種顏色:石青、明黃、大紅、月白,而且石青色是打頭的。到了乾隆時期,把顏色比較重的石青色改成了藍色,所以藍色的龍袍越往後顏色就變得越淡。皇帝一年四季的衣服是在變化當中的。皇帝因為有禮制管束著,所以龍袍的形制都是一樣的,但使用的材料不同。這是一件夏服,是透光的,把手擱進去,隔著衣服能隱隱約約看見。這是一種很薄的紗,上面繡著龍。明代龍袍上的龍都碩大無比,不像清代。清代龍袍形成定式以後,一件龍袍上有九條龍。而這塊料子上後面只有兩條,前面是一條大龍。
  皇帝的龍袍有很多種。首先是禮服,也叫「袞服」,是在諸如登基、大壽、冬至等這些最重大的場合穿的;次一等就是「吉服」,是在吉慶的日子穿的;再有就是「行服」,最後就是「燕服」。所謂燕服,就是平時不見人的時候穿的。皇帝是九五至尊,皇帝龍袍上的龍也相應有一些不一樣的特徵。清代對龍袍上的龍紋有明確的規定,只有皇帝是五爪龍,皇帝以下的大臣們用的都是四爪龍,所以也稱為蟒。但千萬不要以為只是從長相就可以區分出來,因為它有時候是仿年代的,這在瓷器上尤甚,這時候並不能說明它的等級高低。清代的時候,國家處在鼎盛時期的時候,對百姓的限制是比較少的,只對龍袍上有這麼一點兒限制。對皇帝來說,第一是顏色用明黃色,皇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皇后以下逐漸下降,但是其他方面的管制並不那麼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9 10:59 , Processed in 0.8050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