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回復: 0

[稗官野史] 油條與湯圓產生於宋代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12-8 09:49: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人很早就在北方種植麥子,在南方種植水稻,依靠著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天恩賜的陽光雨露,以及自己的勤勞與智慧,發展出遙遙領先於世界的農耕文明。但在很長的時間內,麥麵與大米只是充當滿足口腹之需的主食。兩宋時代,隨著農作物產量的增加,人們的飲食需求開始從胃的低層次上升到舌尖的高層次,麥面與大米逐漸被開發成口味更加豐富的風味小吃。
  宋朝的麵食點心花樣繁多,麵條類有晻生軟羊面、桐皮面、鹽煎面、雞絲面、插肉面、三鮮面… …;饅頭類有羊肉饅頭、筍肉饅頭、魚肉饅頭、蟹肉饅頭、糖肉饅頭、裹蒸饅頭… …;燒餅類有千層餅、月餅、炙焦金花餅、乳餅、菜餅、胡餅、牡丹餅、芙蓉餅、熟肉餅、菊花餅、梅花餅、糖餅… …
  油條是一種利用油炸的高溫將麵團迅速膨化的小吃,相傳產生於南宋。它的誕生,跟宋人對一個奸臣的痛恨情緒有關。秦檜是南宋的主和派宰相,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抗金名將岳飛,宋人以一種特殊的烹飪方式對此表達義憤:用麵條捏成秦檜的模樣,放入滾油中炸,借此解恨。所以油條又稱「油炸檜」。從庖丁解牛,到油炸檜,飲食之於中國人,從來就富含情感,蘊藏著人們對於人生的頓悟、對於人間的愛憎。
  大米也不僅僅是用於果腹的主食,宋人還用它來製作各式糕點:糖糕、花糕、蜜糕、糍糕、蜂糖糕、栗糕、麥糕、豆糕、小甑糕蒸、重陽糕… …著名的蘇式點心,好以桂花、玫瑰調香,口味香甜,在兩宋時期已經形成流派。湯圓這種用糯米包裹上糖餡煮熟的甜點,也是發明於宋朝,南宋詞人姜白石有一首詩寫道:「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宋人用吃湯圓的方式,含蓄地寄托情思,期待與親人團圓相聚。
  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就如一個人每一天都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熱量,以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飲食也提供了歷史推進的驅動力。人類社會的文明,正是從我們的祖先學會生火燒熟食物開始的。兩宋時期,中國人的飲食發生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美國漢學家安德森在他的《中國食物》中描述說,「中國偉大的烹調法也產生於宋朝。唐朝食物很簡樸,但到宋朝晚期,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緻烹調法已被充分確證。」1998年,美國《生活雜誌》曾評選出這一千年來影響人類生活最深遠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飯館與小吃入選第五十六位。對此我們不必大驚小怪。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4-27 07:01 , Processed in 0.1620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